“喂,你好!李法官,我是安某,保護黑土地的宣傳展板和條幅已經做好了,本周我和邱某、何某要在村里進行普法宣傳,請您過來驗收。”
2023年孫某、安某、何某、邱某在明知他人實施非法采礦行為,仍以提供設備、場所等方式幫助參與非法采礦犯罪,今年7月,通鐵法院以非法采礦罪判處相應刑罰,并當庭發送四份《生態環境保護令》。
“審判只是生態修復的開始,懲罰不是目的。”如今,這句話已成為通鐵法院全體環資審判者的共識。踐行綠色發展、系統保護理念,不給生態打“白條”,通鐵法院走出了一條特色的環資審判之路。
8月7日,通鐵法院一行人前往柳河縣、梅河口市開啟“生態普法”之行。根據保護令內容,孫某在其經營場所進行普法宣傳活動,孫某是通過提供機械設備的方式參與非法采礦犯罪,活動當天孫某邀請了自己的同行和司機向他們宣傳保護黑土地的重要性,同時以身釋法,講述自己的犯罪過程,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警示同行不要觸碰法律紅線,并且悔恨自己為貪圖牟利,給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也承諾在今后的生活中要積極保護生態環境。
8月8日,安某、何某、邱某在紅梅鎮進行普法宣傳,制作保護黑土地宣傳展板放置村委會,印制“珍稀黑土地 關愛生態環境—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宣傳條幅向同村村民傳遞保護黑土地的重要意義,曾經的“破壞者”化身生態環境“守護者”,以自身經歷作為鮮活例子告誡村民,提醒村民“不要為了一己私利,心存僥幸,不惜觸碰法律紅線。”
為強化“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會效果,在活動現場,李法官結合通鐵法院審理的環資案例和農村地區常見的非法采礦、濫伐林木、盜伐林木、非法占用農用地、非法狩獵等破壞生態環境犯罪,用貼近生活、淺顯易懂的語言為村民釋法說理,提醒村民要樹牢保護生態環境、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的法治意識,共同遏制破壞環境資源等違法犯罪行為。
通鐵法院深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司法實踐,作出懲罰不是終點,更重要的是向群眾傳遞環境保護與修復理念,在環境資源審判中,不能將判決作為案件辦理的終結。2023年2月23日,通鐵法院發出吉林省首份《生態環境保護令》以來共計發送環境保護令33份,原地管護責任書2份,涵蓋通化市兩區五縣20余個村鎮,通過探索保護令狀、責任書在環境資源案件中的適用拓寬審判職能,努力引導每一個生態環境破壞者轉變為守護者;同時,為了不讓生態環境保護變成空頭口號,流于形式,持續有落實后續的回訪和跟進,確保生態環保走深走實。
完成回訪、普法任務的李法官一行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鳥語花香伴隨著徐徐微風
讓人感到寧靜而愉悅
看著眼前的綠水青山
每個人的心中都更加堅定要守護好這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畫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