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警方接到預警,一老人向涉詐賬戶轉賬75萬元。民警第一次上門詢問,老人堅稱沒有被騙,錢是轉給了認識的人。察覺老人處于被深度洗腦狀態,避免其再次轉賬,民警再次上門勸阻近3個小時,老人仍不為所動。
之后,民警調整策略,通過“資金賬戶保護+親屬關注+叮囑中介防止賣房”,對老人進行全方位保護,老人找親戚要借20萬,還要求民警停止保護,均被拒絕。
在民警苦勸一個月后,老人終于反應過來自己被騙,將事發經過手寫了三頁紙,老人轉出的75萬元被騙子買了黃金,被警方扣押,將在近期返還。
詐騙老年人的方式多種多樣,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詐騙方式:
冒充親戚或朋友進行詐騙:詐騙分子會通過各種手段獲取老年人的個人信息,然后以親戚、朋友的身份與老年人建立聯系,以各種理由向老年人借錢或者要求老年人轉賬。
投資理財詐騙:詐騙分子會向老年人推薦虛假的投資理財產品,承諾高額回報,誘騙老年人投資。一旦老年人投資,資金便石沉大海,無法追回。
祛病消災詐騙:詐騙分子會利用老年人的身體健康需求,聲稱有靈丹妙藥或者神乎其神的治病方法,騙取老年人的錢財。
虛假中獎詐騙:詐騙分子會通過短信、電話等方式通知老年人已經中獎,然后以各種理由讓老年人先交納一定費用才能領取獎金,實際上并不存在這樣的獎項。
代購代銷詐騙:詐騙分子會以幫助老年人購買緊俏商品或者推銷高利潤產品為名,收取老年人的預付款后卷款消失。
為了避免這些詐騙,老年人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保持警惕:時刻保持對陌生人和未知來源的信息的警惕性,不要輕易相信他人的言辭和承諾。
不輕易泄露個人信息:保護好個人隱私和財務信息,不要隨意將這些信息透露給陌生人。
謹慎對待投資理財:對于任何看似誘人的投資理財機會,都要保持清醒頭腦,仔細核實相關信息,避免盲目跟風。
及時求助:如果遇到可疑情況或者遭受詐騙,要及時向家人、警方等求助,并盡快采取措施減少損失。
此外,社會各方面也應該加強對老年人的關愛和保護,提高他們的防騙意識和能力,讓他們能夠安享晚年生活。同時,政府和相關機構也需要加強監管和打擊力度,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和安全穩定。
請注意,以上內容只是常見的一些詐騙方式,并不能涵蓋所有情況。因此,老年人需要時刻保持警惕,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以免上當受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