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北大教授在2024年7月受訪時說:「全世界的醫院都不掙錢」。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來看一下幾家美國著名醫院的運營收入與支出。用數據說明,美國醫院有多么的掙錢。
美國醫院的分類、收入與支出
根據美國醫院協會(AHA)2024年1月發布的《Fast Facts on U.S. Hospitals, 2024》(數據來自 2022 財年),美國共有6120家醫院, 其中社區醫院5129家,占總數的84%。絕大多數醫院是非盈利性醫院,占總數的80%以上。另外有1000多家私人盈利性醫院,占總數的15%左右。
圖源:美國醫院協會(AHA)
美國的教學醫院也有很多不同。比如芝加哥大學醫學中心醫院,斯坦福大學醫院都是隸屬于大學。而哈佛大學十幾家教學醫院都是獨立經營的社區醫院,和哈佛大學醫學院只有合作關系,沒有隸屬關系;盡管在這些教學醫院工作的醫生,大多數也同時在哈佛大學醫學院任教。
美國醫院的主要收入來自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所收取的費用,占醫院總收入的80%以上。絕大部分的醫療服務收入是商業醫療保險的返款。其次是聯邦醫保、州和地方政府的醫保(國家負責老人和窮人的醫療費用),以及來自國際患者的收入。
除此之外,其它收入來源于社會慈善捐款、科研經費、科研項目轉化、教學經費等不同渠道,這部分收入一般不會大于總收入的15%。在此必須指出一點的是,美國醫院的收入與醫院用藥沒有任何直接關系,醫院用藥計為運營成本,沒有利潤,不計為收入,沒有「以藥養醫」的做法。
工資是美國醫院運營的最大支出,一般會占總支出的一半。另外醫院耗材、醫院運營和管理費等成本大約為總支出的1/3 左右。
美國醫院都會有一些患者看病后不付費的(uncompensated care),少則幾百萬,多則上億,一般在總運營額的1% - 5%。這部分費用,通常定為醫院的慈善捐款,計為運營成本。
無論是非盈利性醫院還是盈利性醫院,美國醫院平均凈收入都在6% - 12% 之間。有些運營效率高的私人盈利型醫院年凈收入可以高達15% (net income margin)。
非盈利性醫院可以免交任何稅收,凈收入可以用來醫院擴建、科研開發、職工福利等。盈利性醫院凈收入除交稅外,更注重醫護人員的工資收入,以及為社區多提供一些免費醫療服務,相對的科研和教學投入會少一些。
3 家美國TOP醫院是如何掙錢的
現在我們來看以下3家美國TOP醫院是如何掙錢的:
1.美國醫療集團 HCA HEALTHCARE Inc。
2.梅奧診所 (妙佑醫療)MAYO CLINIC
3.雪松西奈 CEDARS SINAI HOSPITAL
1.美國醫療集團(HCA HEALTHCARE Inc)
成立于1968年的HCA,是美國最大的、最為盈利的醫院管理集團。這家上市公司旗下管理著186家醫院和2400多家獨立的手術中心、急診室、家庭醫療診所。
2023年總收入高達4645億人民幣,稅后凈收入372億人民幣,凈利潤率為8%。醫療服務收入占總收入的93%。員工總數超過30萬人,包括4萬5千多名醫生。
總床位數49588,2023年度門診總量超過4千萬,總住院人次超過2百萬。
為什么HCA這么能掙錢?
作為盈利性上市醫院管理集團,從過去50多年的發展史來看,HCA的發展經歷了初始階段的資本運作、醫院并購,中期的增效降本,到現階段的高效、高收益的規范化醫院管理,最大限度發揮了集團式的醫院管理優勢。
HCA旗下的醫院,已經不再是傳統的醫院。企業型的管理機制,總部和分院的密切合作,促使每一個分院都著重于提高運行效率和改善盈利能力,全力創收。后勤、設備管理、基建、人事、信息等輔助部門由總部統一管理,系統化、規范化運營。
全美共有二十多家規模在200張床位以上的醫院營運利潤在25%以上。全美利潤最高的25家醫院中,盈利性連鎖醫院占據了其中的15個席位,其中營運利潤率最高的弗拉沃斯醫院(Flowers Hospital)利潤率高達53%。HCA旗下共有10幾家醫院榜上有名,包括營運利潤率達到26%的達拉斯醫學城醫院(Medical City Hospital)。
在筆者看來,HCA的醫院管理具有以下七個特點:
1.醫院規模大,管理效率高,系統化、規范化、標準化、專業化,最小化浪費;
2.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醫生服務患者,醫院由專業的管理人員負責;
3.上市公司,資金充足,資本運作極致,收購小型高效醫院;
4.醫院規模大,有效的控制系統運營成本,最大限度地創收;
5.每家醫院都是小而精的??漆t院,避免經營大而全的綜合醫院;
6.醫護人員收入高,績效收入高,人員穩定,離職率極低;
7.及時裁掉不掙錢的醫院、沒有效率的醫生、沒有效率的管理人員。
HCA 的總裁哈圳(Hazen)先生是業界公認的醫院管理專家。他已經在HCA工作了40多年。他的年薪高達1億5千萬人民幣(2千1百萬美金),是業界收入最高的醫院管理集團總裁。他不是醫生出身,教育背景是金融和哈佛大學MBA。
HCA董事長福瑞斯特(Frist)也不是醫生出身,教育背景也是金融與管理:普林斯頓大學金融管理本科,哈佛大學MBA。他的爺爺是一位心內科醫生,他的爸爸是一位內科醫生,于1968年創立了HCA,開創了專業醫院管理的先河。
2.梅奧診所(妙佑醫療)MAYO CLINIC
梅奧兄弟于1889年在偏遠的明尼蘇達州羅切斯特小鎮成立了一個小診所。如今,梅奧診所是美國排名第一的最佳醫院。
梅奧旗下有三家醫院,2022年總收入高達1165億人民幣,凈收入50億人民幣,凈利潤率為4%,醫療服務收入占總收入的84%。
梅奧員工總數超過76000人,包括7300多名醫生??偞参粩?938。2022年度門診總數超過180萬,總住院人次超過14萬。
梅奧新任院長吉安瑞克.法魯吉亞醫生(Gianrico Farrugia, M.D)曾經是梅奧佛羅里達分院的院長,在梅奧醫院工作超過30多年,是業界公認的領軍人物。他的年薪超過2500萬人民幣。
梅奧每年在醫學創新科研方面投入也很大,超過47億人民幣。
3.雪松西奈醫院(CEDARS SINAI HOSPITAL)
坐落在洛杉磯市中心的雪松西奈醫院是美國排名第二的最佳私人非盈利型醫院。醫院主樓頂端明顯地可以看到「大衛6角星」,象征著強大的猶太資本后盾。
雪松西奈旗下在洛杉磯地區有五家醫院。2023年總收入493億人民幣,凈收入100億人民幣,凈利潤率為20%。醫療服務收入占總收入的91%。
員工總數超過15000多人,包括2800多名醫生。總床位數1048。2023年度門診總數超過180萬,總住院人次超過5萬。
雪松西奈新任院長彼得.斯拉文醫生(PETER SLAVIN, M.D)曾經是麻省總院的院長,哈佛醫學院教授,在麻總工作超過30多年。剛剛卸任的前院長湯姆斯.佩斯萊克(THOMAS PRISELAC)是醫院管理專家,他也不是醫生出身,在雪松西奈醫院工作了近40年。他們的年薪都超過4000萬人民幣。
雪松西奈醫院每年在醫學創新科研方面投入也很大,超過30億人民幣。
美國3家醫院運營數據對比 (作者制圖,數據來源于各醫院的財務年報)
綜上所述,絕大多數美國醫院都是非常掙錢的,同時也非常大手筆地花錢。美國醫學科學在世界的領先地位與大量的醫學科研經費投入有直接關系,幾十億、上百億的醫學創新投資比比皆是。
同時,美國的醫療總消費為世界之最,是美國軍費開支的5倍多。據美國國家衛生健康費用(NHE)數據,2022年美國醫療總費用4.46萬億美元,占GDP比例達17.3%。
4.46萬億美元是什么概念?2022年,全球排名第三的經濟體日本GDP為4.23萬億美元;2023年,全球排名第三的經濟體德國GDP為4.42萬億美元。也就是說,如果將美國醫療支出視作一個獨立經濟體,其經濟規模竟力壓德國和日本,位居世界第三。
主要的資金來源分布為:政府支出占比48%(聯邦政府占比33%,州政府占比15%),是最大的單一出資方;個人支出占比28%;企業支出占比18%。
主要的費用支出去向分布為:醫療機構30%;醫生服務15%;處方藥品13%(零售藥店占9%,醫療機構占4%);第三方檢查檢驗5%;醫療器械5%;另有牙科、公衛、護理、投資等其他方面。
主要的支付形式分布為商業保險(29%)、政府老人保險Medicare(21%)、政府窮人保險和兒童保險Medicaid&CHIP(19%)、個人自費(10%)、企業自費(8%)、退伍軍人和公務員費用VA&DOD(3%)
圖源:華福證券
作者 | 馬克溫博士
作者簡介 | 現任首都醫科大學國際戰略發展執行官。曾任美國華盛頓大學附屬西雅圖兒童醫院副院長、斯坦福大學國際醫學中心行政總監、芝加哥大學國際醫療中心總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