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購房的邏輯已經徹底發生了改變,若干年前“地段為王”的理論已經過時了。以前買房的人把地段當成了好房子的唯一評判標準,有沒有學校不重要、有沒有商業不重要、大交通是否便利不重要。當然,在當年很多人憑借著這樣的邏輯購房也實現了財產的增值。當時,拿到當下可不就不行了。因為購房的邏輯變了。
目前,中國的樓市正處在一個下行周期中。而且從目前來看,這個周期的時間并不短。很多人都出于持幣觀望的狀態。特別是多套持有者和當初高位購房的人,都在期待房價今早反彈。從7月公布的數據來看,一線城市已經逐漸止跌,二三線城市的壓力一人存在。在517政策之后,目前一線城市二手房整體價格已跌回2016年中的水平。
在二手房以價換量的時代,地段已經不再是唯一的要求。房屋的品質、 物業、配套都成為了阻礙房屋價格和流通性的重要原因。越來越多的人,買房除了考慮孩子上學、交通方便,也開始更加重視實際居住體驗,那些地段好的差房子,將逐漸被淘汰。未來房子能否大漲不知道,但是未來靠近這3個位置的房子一定不愁賣。
一、地鐵
現在很多城市都有地鐵,沈陽也不例外。地鐵的開通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了極大的便利。一些相對較遠的地鐵盤如果位置好,配套全的話已然不愁賣家。所以,距離地鐵直線距離有多遠已經成為當下購房的一個重要參考,也是影響價格的重要原因。
二、商業
無論在那個城市,有實力的開發商在建筑住宅項目的時候都會配建大型商業。任何一個地塊也都會有一定的商業配比。這些直接關系到入住之后生活的便利性,看看沈陽那些現在自帶商業綜合體的住宅項目,房價都漲了多少,就算現在房地產下行,這些項目的價格也是相對堅挺的。
三、公園
作為市政投入的大手筆項目,一個公園少則百畝多則千畝。空氣好不說,景觀也是一樓的。在老齡化嚴重的現在,環境對于大家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一些低密度的小區,價格高的主要原因就是高綠化率。 改善生活的其中一個不就是居住環境么。這樣可以享受“氧吧”的房子怎么能不槍手呢?
現在房地產市場不好,存續下來的開發商都在產品、物業、配套等方面發力。試圖用“好房子”打動購房者。而作為普通百姓,購房無非就是自主和投資。如果選對項目那可以說是一步到位,既改善了生活又能賺到錢,想想都美啊。說白了,現在已經“不允許”沖動購房了,買房之前一定要冷靜,并且選對方向。除了上述3個位置問題以外,開發商的實力、產品設計、物業服務等同樣值得關注。這樣才不至于“血本無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