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麻煩各位看官點擊一下“關注”,感謝大家的支持。
今年5月份開始,英國、澳大利亞、文萊等國的多家航空公司,紛紛宣布停飛或削減直飛中國的航班。
其中,就連運營44年之久的倫敦-北京航線,竟也被英國航空公司官宣暫停!
這些外航公司集體跑路背后,究竟發生了什么?
外航大佬“逃離”中國
近日,由于中東地區的緊張局勢,導致多家歐洲航空公司繼續停飛中東航班。
信息來源:中華網·新聞2024-08-13《多家歐洲航空公司繼續停飛中東航班 緊張局勢延續》
其中,法國航空公司與荷蘭泛航航空公司以及德國漢莎航空集團都對外宣布了相似的決策,一時間國際航線上空陰云密布。
寫作不易,為增加創作收益,文中加入5秒廣告解鎖,觀看5秒后便可以免費閱讀全文,感謝各位的理解與支持~~~
按理說,這些外國航空公司在中東地區丟失了不少市場,首先要做的應該是尋找空缺來補足,但事實卻恰恰相反。
英國航空、維珍大西洋航空等外航大佬,卻毅然決然的選擇離開中國市場。
他們的突然離開,讓那些觀望已久的航空公司紛紛跟隨,難不成國際航線要變天了!
不由得讓人想問,中國這么大的市場難道不香嗎?
錢袋子癟了
8月13日,英國航空宣布自2024年10月26日起,將暫停其北京航線的服務。
信息來源:中華網·新聞2024-08-13《英航宣布停飛北京航線,工作人員:跨國旅行游客數量下降》
盡管暫停和停飛的意義并不相同,但英國航空的決定卻相當耐人尋味,他們并沒有計劃性的削減航班次數,而是直接停飛所有班次。
英國航空(British Airways)是英國最大的航空公司,而英航的北京--倫敦航線也已有44年之久,屬于是新中國改革開放進程的見證者。
之前的停飛是由于口罩原因,當時的國際航線處于停擺狀態,超30家航空公司宣布停飛國際航線,部分國家連國內也禁止飛行。
信息來源:環球網2020-03-24《超30家航空公司宣布停飛所有國際航線,超20家已全線停飛》
那段時間,航空公司差點虧得底褲都沒了,導致口罩結束后,多家航空公司的國際航線恢復日程難以確定。
從實際情況來看,不恢復航線和關停航線的結果是一樣的,航空公司由于利益問題,手里沒有多余的錢去維持“冷門航線”。
而中國游客的出行熱情大大降低,是外國航司停飛中國航線的主要原因之一。
全球旅游限制雖然在不斷放寬,可中國游客卻沒有了口罩之前的激情,大家不愿意出門旅游消費了,導致客源短缺。
航空公司之所以青睞中國市場,自然是因為我國人口大,消費需求旺盛。
然而,口罩過后,一切都變了,因為“老百姓的錢袋子癟了”!
手頭沒錢誰愿意消費呀,國內航班能不坐都不坐,更何況出國旅游,上座率自然是直線下降。
航司成本太高
如果僅僅是上座率低,那一些小的航空公司關停中國航線還情有可原,畢竟像文萊、澳大利亞航空等,本身全靠旅游業支撐。
但英國航空的倫敦--北京航線一周有四個班次,將其合并之后也不至于跑空趟,為何要停飛呢?
而且維珍航空做的更絕,他們連暫停都沒用,直接宣布永久通知倫敦--香港航線。
信息來源:東方財富網2024-07-24《又一外航停飛中國 中外航司國際航班恢復為何兩重天》
一幕幕、一樁樁,好似在告訴我們,這些外國航空公司的離開并沒有表面那么簡單。
細究之后發現,多家航空公司在客源短缺以及運營成本飆升的情況下,早已難以維系。
中國對出境人員的監管力度增強,以及口袋余額不足,讓客源數量的增長趨勢被死死按住。
既然無法增加收入,那就只能降低成本,可俄羅斯卻成為了“攔路虎”。
歐洲航班往返中國需要經過“俄羅斯領空”,在俄烏戰爭沒打之前,戰斗民族基本上誰來都能過,但戰爭爆發之后,歐洲的所有航空公司都需要繞道。
俄羅斯國土面積那么大,歐洲航司必須得繞個大彎才行,一來二去之間,多出來幾個小時。
要知道,幾個小時對航運公司來說,意味著巨大的成本,他們不僅要承擔燃油成本,還要額外增加工作人員。
更重要的是,以前機票賣的價格已經不便宜,若是因為國際局勢原因大幅漲價,反而再度加劇客源稀缺的問題。
眼看著成本比之前增加了三四成,可思來想去又找不出解決辦法,最終選擇暫停或關閉去往中國的航線。
中國航司主動出擊
當外國航司紛紛逃離中國的時候,中國航空公司卻開始加碼國際航線布局。
我國需要解決基本的出行問題,外國航司不賺錢不代表中國航司不賺錢。
首先,中國航空公司去往歐洲的航班,可以從俄羅斯領空經過,大大縮減飛行里程以及飛行成本,單單這一點,性價比就碾壓歐洲航空公司。
其次,中國航司枝繁葉茂,我們當前的態度非常積極,在外界都選擇縮小市場份額時,寧可賠錢賺吆喝,也要打響知名度,率先占領空出來的坑位。
本來客源就不足,中國航司還瘋狂加碼,頗有一股將競爭對手逼上絕路的架勢,不過也能理解,既然你們外國航空公司玩不起,不想玩了,那干脆送你們一程。
航空領域的科技戰爭
在國際航線的競爭中,不僅僅是一門生意,其背后還是一場“科技戰爭”。
中國航司需要通過占領市場來打贏第一戰,我們有雄厚的資金,成熟的宏觀調控能力以及上好的服務質量,相信在長久的實踐過程中,中國航空能再上一個臺階。
我們中國人講究一個“取舍”,別人覺得不賺錢時,中國卻不怕辛苦,失去的雖然是利潤,得到的卻是技術和未來。
如同我們的新能源汽車一樣,只有先進入市場,通過實際運營獲取真實數據反饋,最后優化自身產品力,從而實現中國航空技術的騰飛。
結語
國際航空看似只是一門生意,背后卻反映著國際政治格局的親疏冷暖,以及國力的變化。
俄羅斯作為其中的一個變量,看似中國航空受益匪淺,實則是我國堅持和平共處的具象化體現。
在波詭云譎的國際局勢中,美西方也曾多次利用各種規則掣肘我國,這是一種巨大的阻力,所以,趁此機會打贏“國際航線”的爭奪戰,對中國未來的航空領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