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七月十五是道教的中元節,有說這一天是鬼節,晚上不要走夜路什么的。
這一天也是佛教的盂蘭盆節(會),說的是目連的母親青提夫人,家里很有錢,但為人既吝嗇又貪婪,經常在目連不在時殺了牲畜大吃大喝。死后墮入了餓鬼道。目連成道后以神通力看到母親受苦。于是以神通力運飯給她吃,但食物剛進嘴便化為火炭。
目連無計可施,十分悲哀,又祈求于佛。佛陀教目連于七月十五日建盂蘭盆會,借十方僧眾之力讓母吃飽。目連乃依佛囑,于是有了七月十五設盂蘭供養十方僧眾以超度亡人的佛教典故。
聽王玥波的一部評書也說了類似的故事,只不過那個母親生前利嘴,到了陰間依舊,在陰間的鬼怪們都避之不及。忘了是出自哪個故事了。
百科上說:中元節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祀節日之一,同時具備儒、釋、道三家的歷史淵源 。此名源于道教,其節俗始于古代儒家秋嘗祭祀的古老習俗 。發展到宋代,形成了一日三節的形態,即在每年農歷七月十五,道教祭地官,祈求定人間善惡,民間祭祀祖先、孤魂野鬼。佛教受儒家影響,設盂蘭盆會,以超度歷代先祖。道教作為中國的本土宗教,又受到宗法制的影響注重孝道,因此中元節祭祖節俗得以扎根民間。
我對中元節的印象不深,也忘了是什么時候才知道有這個節的。后來發現原來佛教在這一天也有盂蘭盆節。
張家輝首次執導的電影《盂蘭神功》我雖然看過,但劇情都已忘記了,只記得有個場景是戲臺上唱戲,臺下一排排空空的座椅,據說這場戲是給gui看的。
個人覺得,南方比北方更注重傳統的節日吧。
在后海的北側,鴉兒胡同里有一寺:敕賜廣化寺。平時不開門,只在初一和十五的時候有法事開門。
去年曾湊巧趕上了十五當天在現場看到了放生一類的法事。
想到了今天是十五又是中元節,那么會不會有什么不一樣呢?并且在什剎海旁邊有個火德真君廟,是道教的廟,是不是也會有什么活動呢?
兩個地兒很近,那就趁著不足太陽的今天去看一看:
這一次也就不修圖了,就當是個紀實現場記錄吧。
首先是廣化寺:
以下為
首先廣化寺在胡同里,火神廟就在鼓樓南什剎海邊上,兩個地方來看,個人感覺明顯佛教比道教香火旺。(也有可能跟廣化寺平時不開門,火神廟基本都開門有關系)
放兩張非該主題照片:
北京太熱了,供奉的佛像也是需要吹空調滴
火神廟旁這老爺子自食其力,吹笛子很賣力的討生活,我覺得雙臂上如同肩章的二維碼很有意思。
有朋友可能會說了,不是說一日三節嘛,第三個節呢?這個我也不懂,只能說,在馬路上晚上能見到有燒紙的算是吧?估計南方的朋友們會有更多的講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