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作為一種廣泛受歡迎的有氧運動,不僅能提升心肺功能,還能增強下肢力量。然而,不少跑者在追求健康的同時卻忽略了正確的跑步方式,導致各種跑步傷害。無傷跑就成為很多跑者所追求的境界,無傷跑有這樣幾個關鍵點,跑友們不要走錯方向,把無傷跑反而跑成隱患跑。
1、跑前熱身與跑后拉伸
跑前熱身的動作準備是運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部分,熱身和動作準備可以起到升高體溫、調動心肺、激活肌肉、動員神經的作用。跑后拉伸能夠有效減少肌肉酸痛,包括運動后短期肌肉酸痛和延遲性肌肉酸痛。研究表明,運動后靜態拉伸能減少肌肉的緊張反應,加快微循環從而減輕肌肉腫脹,減少局部疼痛的神經訊號產生和傳遞??梢约訌娂∪獾膹椥?,預防傷病。
跑友在跑步前后一定要拿出專門的時間來進行這兩項活動,形成良好的跑步運動習慣。否則就會增加在跑步過程中傷病積累的風險。
2、充分的休息
休息是跑步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一定不可以在過度疲勞的時候進行跑步訓練。絕大多數的傷病并非來自于錯誤的跑姿,而是來自于過度訓練。根據自己身體的信號,可以選擇跑一休一、跑二休一、跑三休一。切忌在身體疲憊的時候還要去跑,這樣不僅無法達到跑步訓練應有效果,反而容易引發傷病的發生。
3、合理的跑量安排,10%原則
10%原則就是說每周跑量增加不超過上周跑量10%,以盡量減少受傷的風險。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否則每周按照10%增加,不出幾個月,就會上升到一個非常大的數字。
可以考慮在一次增加跑量后,增加幾周的穩定期,讓身體充分適應的新的跑量,然后再考慮下一次的增加。
4、漸進式的跑姿改善
很多人認為跑步受傷的原因是跑姿不對。但其實每個人的身體條件不同,適用于自身的跑姿也就會有所不同,幾乎沒有完全統一的標準。
并且一個人跑姿的形成是身體各項條件疊加平衡的結果,貿然去做改變,反而可能會誘發傷病的出現。經常會有跑友按照所謂“標準跑姿”去跑步,反而發現自己不會跑了。
因此,跑姿的改善也應該是漸進式的,并且需要配合大量交叉訓練。比如想把后腿掌著地改成前腿掌,那么如果不增加腳踝力量而一味得去改,那么腳面和小腿前側的肌肉就會承受更大的壓力而出現疼痛。所以就需要選進行腿踝力量和肌肉彈性的訓練。
5、關注身體疼痛信號
跑步的過程中身體經常會發生疼痛,包括肌肉酸痛,關節疼痛、某些位置的刺痛等。一定要對疼痛的信息號敏感。因為馮道很可能是傷病出現的信號預演,不要因為疼痛不明顯或可以忍受,或運動開始一段時間就會消失等原因就忽視。一定要找到疼痛的原因,并進行解決處理。
另外,身體疼痛的出現就會改變我們在運動過程中的方式 ,改變做動作時肌肉的募集,從而讓動作出現代償,這樣還會引發更多的傷病。
6、積極的康復訓練
對于跑者來說,疲勞與傷病是兩個最大的敵人。在訓練與比賽的過程中,要通過各種手段進行身體的恢復與再生。
在運動的過程中,參與運動的組織結構有骨、關節,肌肉、肌腱、韌帶、筋膜、滑囊及其毗鄰的血管、神經等因反復的機械運動等而受到損害屬于慢性損傷。
遭遇急性傷病,應及時就醫,而慢性損傷則經常被我們忽略。慢性損傷雖然對機體生命無明顯影響且多不需要手術治療,但其造成的慢性疼痛影響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所以對于這些損傷要進行專門的康復治療。
這些手段包括:靜態拉伸、PNF牽拉、關鍵松動術、筋膜槍放槍、筋膜刀放松、按摩、物理治療等,這些康復手段對自身恢復是很有效果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