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華為Mate 60的橫空出世讓許多準備看笑話的“外部”突然閉上了嘴,也讓紛紛擾擾的國內輿論清凈了三天。
沒錯就是三天,三天過后輿論再次紛紛擾擾起來。
“割韭菜”;
“低配高價”;
“智商機”;
時至今日,網上甚至因為“HarmonyOS NEXT”的緣故出現了“阿里郎手機”的說法。
但不論網上出現怎樣的負面輿論,都未能影響Mate 60系列成為“一機難求”的存在。據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6月末,華為Mate 60系列全版本銷量已超過一千萬臺。
而近期這款“一機難求”的智能手機,卻突然降價了……
華為手機普遍降價
在某消費投訴平臺上,華為7月份投訴量一度達到了4000多件,環比增長18倍。其中,Pura 70 系列相關投訴數量已高達3674件,占華為手機總投訴量的47.66%。
之所以出現如此大規模的投訴增長,主因就是“降價”。
7月18日,華為官宣對Pura 70 系列進行降價促銷,降價幅度高達800元。
針對這次降價活動,消費者不滿主要集中在兩點。
1、Pura 70的降價太突然,上市僅三個月官方就宣布降價,消費者甚至一度對品牌力、品控產生了質疑。
2、Pura 70的降價后的價保出現了“雙標對待”,不僅是各大電商平臺的價保不一樣,甚至還線下門店銷售的機器不提供價保的服務。
Pura 70系列降價之后,Mate 60系列也宣布了降價。
其中,Mate 60 直降 500 元,Mate 60 Pro 直降 800 元;且 nova12 活力版也降價了 300 元。據媒體進一步了解, 若在降價活動前購買了相關產品,客戶可在時效期內申請“價保”,進行差價返還。
華為為什么要調整價格?
頻繁的調整價格不僅僅對于消費者是一種“傷害”,對于華為自身品牌公信力及價值都有著不利的影響。
既然如此,華為為什么還要調整價格?
1、Pura 70的降價很簡單,就是銷量不及預期。
P系列是華為的主力機型,最高峰時曾年銷近1600萬臺(P30)。
受制裁影響,P系列在2020年后出現下滑,P40系列出貨量在960萬臺左右,P50系列2021年僅出貨130萬臺,2022年也才220萬臺,P60系列在2023年只有180萬臺。
于是,今年4月份上市的Pura 70被給予了厚望,當時機構也預測2024年Pura 70的出貨量將達到千萬臺。
然而錯過了高考季降價、618購物節的Pura 70并沒有太亮眼的表現。而相對而言,主力對手iPhone 15則在618購物節及高考季瘋狂搞活動,對其影響也非常大。
2、Mate 60系列仍將在11月份前挑起銷量重擔。
既然Pura 70系列的銷量不及預期,那么Mate 60系列的就要分擔一定的壓力。今年2月份時便有經銷商向媒體透露,Mate 60系列的銷量已經超過1700萬臺。
同時該媒體也報道稱,7月底時,華為Mate 60系列就已經在持續鋪貨,或為此輪降價做準備。
就此可以斷言,華為旗下兩大主力Mate 60系列、Pura 70系列選擇降價,有為四季度Mate 70系列上市而選擇的讓道降價,同樣也在為第三季度出貨量目標做準備。
外機構:華為正在減少對國外芯片供應商的依賴
本周三,市場調研機構 TechInsights發文稱,2024年第二季度,華為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49%,達到1160萬臺。
與此同時,該機構還總結了近期華為在智能手機市場的動作。
1、高端機型占比增加。
華為的高端機型的占比還在增長,同時其批發平均售價(ASP)和批發收入均創歷史新高。
2024年第二季度,華為發布Pura 70系列,主要針對蘋果和三星所占據的高端市場,與此同時華為也正在通過其試探海外市場。Pura和Mate系列在華為總出貨量中的占比同比大幅增長。
2、折疊屏市場增長最猛。
第二季度,華為的Mate X系列和Pocket系列分別同比增長了400%和50%。與此同時華為還在8月份推出了面向大眾市場的Nova Flip,該機構認為在未來幾個月華為仍具備推動折疊屏手機增長勢頭的能力。
3、減少對國外芯片供應商的依賴。
雖然美國在今年撤銷了高通和英特爾等美國公司4G出口許可,但是TechInsights認為,這些已經不足以對華為的智能手機業務造成實質性影響,包括華為入門級手機、中端機在內的手機,已改用華為的麒麟處理器,目前華為對進口芯片的依賴性還在減少。
4、蘋果面臨的阻力為華為留下增長空間。
除了中國市場,該機構認為華為在全球范圍的出貨量增長都明顯,主要集中在亞太地區。雖然華為依然面臨著定價策略、質量控制和系統優化等挑戰。但主要競爭對手蘋果同樣面臨著諸多問題,這就為華為接下來在本土市場的高端領域留下增長空間。
小結
不管是Pura 70,還是Mate 60都已經成為了過去式。
如果說Mate60是麒麟回歸,依然肩負著為華為續命的使命,那么接下來的Mate70則是華為一個的新起點。
為什么這么說呢?
Mate60只是麒麟的回歸,而Mate70則是麒麟+HarmonyOS NEXT+鴻蒙生態,近乎完全體的自主的生態體系。
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媒體會“夸大”博流量、公眾也需要一個口嗨的噱頭……
幾乎可以肯定……Mate70系列會在包括外觀、處理器、屏幕、影像、續航、架構以及AI等方方面面做出較大的調整,同時也會引起圈里圈外的關注。
但永遠不能排除的一點是上市一段時間后的流量反噬,這時候小問題就會變成大問題。
此時……
對于華為來講反而不需要那么著急的推出一個又一個看似成熟,實則“催熟”的產品。既然已經有了解決的辦法,不妨再多給自己一點時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