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一天早上,北京一輛公交車上,一個中年婦女韓浪,將硫酸潑向了一位花季少女的身上,導致女孩的臉部、頸部以及身上不少地方被硫酸腐蝕,給女孩帶來了永遠無法抹除的創傷。
然而,韓浪在作案后并沒有逃離現場,反而以一種近乎病態的眼神注視著受害者的痛苦。
更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當群眾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后,態度卻發生了轉變,開始對韓浪產生了憐憫、同情之心。
那么,究竟是什么樣的原因才讓韓浪做出如此極端的事情?為什么大家會同情韓浪?
牛馬一枚,小編每天白天在公司寫文章,下班之后還得天天加班到很晚,即便這樣每天收益才有50多塊,文中加入5秒廣告解鎖,就是為了能多有幾塊錢,希望各位看官老爺不要再罵了,小編在這里抱拳了!
韓浪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年輕時嫁給了一位比她大的男子,婚后不久,她生下了兒子成成,本應是幸福的開始,卻成為了悲劇的伏筆。
年齡差距過大導致夫妻之間缺乏共同語言,生活習慣和價值觀的差異日益凸顯。
隨著時間推移,丈夫逐漸感到被忽視,家庭關系日益失衡。最終,在結婚五年后,兩人選擇了離婚,給彼此和孩子都留下了深深的傷痕。
離婚后,韓浪獨自撫養年幼的成成,母子倆相依為命,為了維持生計,韓浪不得不長時間工作,日常生活十分繁忙。
她早出晚歸,在工作與照顧孩子之間疲于奔命,盡管經濟狀況緊張,但韓浪依然努力為兒子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希望能彌補孩子因父親缺席而產生的遺憾。
每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透過窗簾照進房間時,韓浪就已經起床準備早餐,看著兒子大口吃著自己做的早餐,韓浪的嘴角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并且,六歲的成成是個乖巧懂事的孩子,他像個小大人一樣,總是關心母親的辛勞,會主動幫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每當韓浪疲憊地回到家,看到兒子為自己倒好的一杯水,或是整理得井井有條的房間,她的心里就會涌起一股暖流。
成成經常趴在媽媽的膝頭,用稚嫩的聲音說:"媽媽,我長大了要好好照顧你,不讓你這么辛苦。"
聽到這句話,韓浪的眼眶總是泛起淚光,她緊緊地抱住兒子,在心里默默地說:"媽媽會一直守護著你的,直到老去。"
韓浪雖然生活艱辛,但看到兒子健康成長,內心充滿欣慰,無怨無悔地接受現狀,以兒子為生活重心。
然而,命運總是喜歡捉弄人,2005年4月26日傍晚,一場噩夢降臨在這個小家庭。
當天,成成像往常一樣放學后在家附近的后山玩耍,這座小山丘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游樂場,平日里總能聽到他們歡快的笑聲。
但幾個小時過去了,天色漸暗,成成卻遲遲未歸,韓浪開始焦急地尋找,她的心跳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加速。
韓浪來到后山,呼喊著兒子的名字,聲音在山間回蕩,卻得不到回應。她跑遍了成成常去的每個角落。
山腳下的小溪邊,山腰處的大樹下,山頂的涼亭里,但無論韓浪如何尋找,都沒有發現兒子的蹤影。
隨著夜幕降臨,韓浪的擔憂越來越強烈,她立即報警求助,向警方詳細描述了兒子的特征和失蹤情況。
韓浪心中不禁產生了可怕的猜測,懷疑兒子可能被拐賣,這個想法讓她更加惶恐,夜里的寒風仿佛刺骨的利刃,切割著她的心。
她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成成受到傷害的畫面,淚水模糊了她的雙眼,警方接到報案后迅速趕到現場,組織了大規模的搜山行動,村民們也紛紛加入搜尋隊伍,希望能盡快找到成成。
手電筒的光束在黑暗中交錯,呼喊聲回蕩在山間,每個人都懷著一絲希望。
然而,搜尋結果令所有人心碎。
當搜救隊員打開那口廢棄的枯井蓋時,眼前的景象讓所有人倒吸一口涼氣,成成的遺體靜靜地躺在井底。
韓浪看到這一幕,她的世界瞬間崩塌,發出一聲撕心裂肺的哭喊,然后昏倒在地,那一刻,她感到自己的心也跟著兒子去了。
案件調查隨即展開,法醫們仔細檢查了成成的遺體,發現他的脖子上有明顯的勒痕,身上還有多處擦傷,這些證據清楚地表明,這是一起他殺案件。
成成死因被確定為勒頸窒息致死,警方走訪詢問目擊證人,最終鎖定了一名13歲的嫌疑人張強。
這個結果讓所有人都感到震驚,沒想到兇手竟是一個未成年人,經過深入調查,案發原因逐漸浮出水面。
原來,張強曾嘲笑成成沒有父親,稱他為野孩子,這種言語傷害觸及了成成心中最脆弱的部分。
成成不甘示弱,與張強發生了言語沖突,由于年齡和體力的差距,張強占據上風。
在爭執中,張強失手將成成推入了附近的枯井中,當他意識到自己犯下大錯時,恐懼占據了上風。
他慌亂中蓋上井蓋,試圖隱藏自己的罪行,這個過程中,成成可能經歷了怎樣的恐懼和痛苦,我們無法想象。
也許在生命的最后時刻,成成腦海中浮現的是媽媽的笑臉,他多么希望能再次被媽媽擁入懷中,感受那熟悉的溫暖。
考慮到張強未滿14周歲,根據法律規定不承擔刑事責任。
最終,法院判決張強進入少管所接受為期三年的管教。
在民事賠償方面,法院判決賠償金額為15萬元,由張強的父母承擔賠償責任。
這個結果雖然符合法律規定,但對于失去愛子的韓浪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她感到自己的人生已經失去了意義,內心充滿了絕望和憤怒。
然而,案件并未就此結束。
張強的父親張某拒絕履行賠償義務,通過律師了解規避賠償的方法,暗中轉移財產。
韓浪多次上門討要賠償,但每次都碰壁而歸。
最初,張某還會用各種理由搪塞,承諾下次一定支付,但隨著時間推移,他的態度越來越惡劣,甚至直接關門不見。
這種種行為無疑加深了韓浪的痛苦和憤怒。
有一次,當韓浪再次上門討要賠償時,張某的妻子拿著菜刀威脅她:“你再來,我就砍死你!”
這種種行為無疑加深了韓浪的痛苦和憤怒,她感到自己不僅失去了兒子,連最基本的尊嚴也被剝奪了。
面對這種情況,韓浪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然而,法院調查后發現張某家已無可執行財產。
這個結果讓韓浪陷入了絕望,她感到法律無法給予她公正,社會也無法理解她的痛苦。
在經歷了喪子之痛和討要賠償的艱難過程后,韓浪內心的怨恨不斷積累,她開始整日以淚洗面,夜不能寐。
成成的照片和遺物成為她唯一的慰藉,她常常對著兒子的照片喃喃自語,訴說著心中的苦楚。
漸漸地,報復的念頭在她心中生根發芽,她的內心經歷了激烈的斗爭,理智與情感在拉扯,最終,仇恨占據了上風。
2006年11月25日早晨,韓浪購買了一斤濃硫酸,開始實施她的報復計劃。
她跟蹤張某的大女兒晴晴,觀察她的上班路線,最終選定公交車作為行動地點。
當天早晨,韓浪在公交車站等候晴晴,當晴晴上車后,韓浪趁車輛轉彎時,將硫酸潑向晴晴的臉部。
剎那間,凄厲的慘叫聲劃破了清晨的寧靜。晴晴的臉部、頸部和雙手瞬間被嚴重燒傷,部分酸液還濺到了其他乘客身上。
車廂內頓時陷入一片混亂,乘客們驚慌失措地四處躲避,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氣味和痛苦的哀嚎。
這一幕成為了所有目擊者心中難以抹去的陰影,公交車司機立即停車,撥打了急救電話。
令人意外的是,韓浪并未逃離現場,而是選擇留下等待警察到來。
當警察趕到時,她平靜地表示,是我干的,我不后悔。她主動承認了自己的犯罪事實,表現出一種破罐子破摔的態度。
也許在她看來,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已經失去,剩下的不過是一具行尸走肉。
案件進入司法程序后,法院最終判處韓浪15年有期徒刑,并要求她賠償張某家36萬元,其他受傷乘客12萬元。
賠償項目包括醫療費、康復費用和精神損失費,這個判決試圖平衡法律的公正性和對受害者的補償,但對于所有涉案人員來說,都是一個難以接受的結果。
在庭審過程中,韓浪表示自己無力支付賠償金,拒絕賠償,張家則憤怒地要求從重處罰韓浪。
法官在宣判時表示理解韓浪的痛苦,但同時強調法律的公正性和保護無辜者的重要性。
整個庭審過程充滿了悲傷和憤怒的情緒,反映了這起案件給所有相關人員帶來的深重傷害。
這起案件揭示了一個悲劇性的循環:一個無辜的孩子失去生命,一個絕望的母親走上犯罪道路,又一個無辜的女孩遭受終身傷害。
韓浪的故事警示我們,在面對不公時,應當通過合法途徑尋求正義,而不是以暴力手段進行報復。
參考資料:
央視網:母親為給遇害兒子復仇 潑硫酸將兇手姐姐毀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