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房屋養老金上了熱搜。
不知道大家聽到“房屋養老金”這個詞的時候想到什么?
我的第一反應是“房子都未雨綢繆要建立養老金了,我們80/90后一代的養老金在哪里?”
你知道嗎?
本世紀初的初代網紅“木子美”都已經開始在為養老做準備了,一共買了400w商業養老保險……寄望于退休后也能過上體面的生活。
01
言歸正傳。
房屋養老金的說法,來源于8月23日,住建部領導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研究建立房屋體檢、房屋養老金、房屋保險這三項制度,在上海等22個城市展開試點。
熱搜起源于大家都關心,這個養老金“錢到底從哪里來?”“要不要自己再掏錢?”甚至不少解讀還跟房地產稅扯上了關系。
這不,今天,官方出來辟謠了。
住房城鄉建設部旗下媒體《建筑雜志社》發文稱,房屋養老金制度,被嚴重誤讀,房屋養老金不是房地產稅,公共賬戶不需要老百姓出錢。個人賬戶通過繳納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已經有了。
文章稱,房屋養老金和房地產稅完全是兩回事,傳言房屋養老金是另一種房地產稅,純屬混淆視聽、牽強附會,是刻意誘導,以此引發大眾誤解。
文章還稱,步入存量房時代,越來越多房屋出現老化,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不容忽視。
雖然每位購房者買房時都按建安成本5%至8%繳納了房屋維修基金。其在保障小區日常安全運轉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因數量十分有限,已難以滿足維護城市房屋安全和老舊小區更新需要。
房屋養老金的個人賬戶通過繳納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已經有了,試點的重點是政府把公共賬戶建立起來。
我把文章脫水一下,就是設立制度的初衷是未來房屋養老問題還挺嚴峻的,光依靠個人繳納的房屋維修基金遠遠不夠,所以還得從ZF層面設立基金,加多一層保險才行。
02
現在誤解是消除了,但是,問題還是來了,普通人由此都會聯想到以下兩個相關的問題。
1. 真的有必要嗎?
說一下我的觀點,這種曲突徙薪還挺有必要的。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初代的商品房年齡都已經40+,更別說年代更久遠的房改房了。
有數據為證,截至2022年底,中國城鎮既有房屋中建成年份超30年房屋占比接近20%,需要維護、改造的老舊房屋占比快速提升。
另外,新建的商品房,也不是就不用維護了。
在房地產高速發展的這些年,高層、超高層住宅全國遍地開花,以后的“養老”費用必定陡增。(我之前寫過買房千萬不能踩的10種坑,超高層就是其中之一,有興趣也可以復習一下:首付15%,6.7倍高杠桿下,這10種房子不要買!)
再有,最近兩年的地產過山車期間,房企暴雷、開發商拿地后樓盤降價等等,都會導致房屋質量下降。
即使不存在這些問題,在房地產上升期,危舊的老破小就是城市更新的一片藍海,大家擠破頭要進入這一條賽道攻城掠寨,找到人接手后推倒重來并不是難事。
但現在不一樣了,如果開發成本過高,無利可圖,老破小城改要進行城市更新,不是易事。而茍著,維持現狀,就需要一筆不小的修繕費用。
△圖片來源:公共圖庫
2. ZF的錢從哪來?
之所以,住房養老金制度被誤解為是開征房地產稅的一個由頭,我認為,一是因為,之前提到的資金來源包括地方財政、土地出讓金和中央財政安居工程補助金等等。
但現在財政收入面臨巨大壓力,賣地收入大幅減少都是不爭的事實。不開源,又何來新的支出呢?所以大家才自然而然想到新增稅收這件事。
二是,這么一個初衷好、勢在必行的政策,提出的時機卻不大對。
眾所周知,目前正是樓市低迷期,在這時出臺極易被理解為增加住宅持有成本的新政,既讓人懷疑政策落實的程度和實行的效率,又難免會讓人擔心好心辦壞事。
著眼當前,地方擔心的是,都把壓箱底的城央靚地掏出來了,房企什么時候才更積極拿地?
開發商想的是,首付、房貸利率一降再降,低得不能再低了,限購該解除的也都解除了,什么時候才有更多人愿意買房?
而買房人焦慮的則是,房價一降再降,什么時候自家的房子才能守住不破發?
至于我,最關心的還是什么時候也能攢夠400w,充實自己的商業養老基金……
03
最后,還有一個問題不得不再提一嘴。
目前,關于“房屋養老金”還沒有統一的定義。
從2004年開始,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已是辦理房屋產權證時必須繳納的費用。
這筆錢是專項用于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保修期滿后的維修、更新和改造的資金。
目前,全國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結余超過1萬億元,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結余超過百億元。
而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使用難,也是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時候同步研究如何提高其使用效率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