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公募行業,真是多事之秋。
本月9日,嘉實基金在盤后突然發布臨時公告,稱其原董事長趙學軍被帶走調查,但具體因由沒有明確提到,網上也因此出現了多個猜測的版本。前面我們也簡單地提到該事件,參閱:《公募行業強震,萬億級巨頭嘉實基金董事長被帶走!》
而就在剛剛,《第一財經》又報道,《80后基金經理夫妻檔“老鼠倉”,趨同交易近400只股票獲利1500余萬》。
文中指道,出事的是上海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經理姓張。
從證券會的處罰決定書來看,是對張姓基金經理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行為作出處罰。
證監會調查的結果顯示,張某違法行為發生在2018年10月31日至2022年8月5日期間。大家注意一下這個時間點,這也是媒體推斷出這位基金經理的重要依據。
證監會的處罰是,對張某沒一罰一。具體來說就是,沒收違法所得1566.26萬元,再另外罰1566.26萬元,總罰沒金額超過3000萬元,同時被采取10年市場禁入措施。
說實在,這個金額足夠嚇死我們普通老百姓。另一方面,在市場整體賺不到錢的情況下,普通基民的怒火燒到基金經理,也就不足為奇了。
那么現在問題來了,這個基金經理是誰,來自哪家基金公司?
《第一財經》指出,“張某與華安基金前基金經理張亮的信息存在重合?!?/p>
可能大家都還記得,2022年7月份,華安基金在發行一只名為,華安品質甄選的新基金,但中途卻突然“停售”,并增聘基金經理。后來傳出,基金經理張亮因個人問題,“被迫停售”事件。至2022年8月5日,張亮更是因“個人原因”卸任所有產品,且不再轉任該公司其他工作崗位。
再記得這個2022年8月5日,也就是說,如果張某真的是張亮,那么直至2022年8月5日張亮“被卸任”當天,張亮仍然在做著違法的勾當!
那么張某是否就是原華安基金的張亮?
第一財經在文章中提到,其記者向華安基金求證,截至發稿未獲有效信息。
那么上面提到的這支華安品質甄選后來怎么樣了?
相關資料顯示,華安品質甄選后來還是成立了,但基金經理很快換成了劉暢暢。
天天基金顯示,華安品質甄選成立兩年1個月以來,錄得28.94%的跌幅,近1年更是大跌18%。
從劉暢暢管理的8只基金來看,業績并不好看,其中華安文體健康混合C任職回報為-38.24%,華安安華C任職期間也大幅虧掉35.74%。
現在看來,至少華安基金這波為華安品質甄選臨時換的“帥”,并不成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