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運六氣,簡稱運氣。運氣學說是中國古代研究氣候變化及其與人體健康和疾病關系的學說,在中醫學中占有比較重要的地位。
運氣學說的基本內容,是在中醫整體觀念的指導下,以陰陽五行學說為基礎,運用天干地支等符號作為演繹工具,來推論氣候變化規律及其對人體健康和疾病的影響的。
在現存中醫書籍中最先論述運氣學說的見于《內經》的天元紀大論、五運行大論、六微旨大論、氣交變大論、五常政大論、六元正紀大論、至真要大論等七篇。他如六節臟象論,《黃帝內經素問遺篇》的刺法論、本病論等也有論述。運氣學說涉及到天文、地理、歷法、醫學等各方面的知識。
中醫界內有一句話可說明其重要性:不通五運六氣,遍讀方書何濟?
五運六氣分為“運”、“氣”兩個部分,分別由“天干”和“地支”決定。
十天干合化形成五種“運”,也叫中運、大運或歲運,是“宇宙場”對我們的影響:
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
其中陽干為“太過”,陰干為“不及”。比如甲為陽干,化土,甲年就是“土運太過”,辛年就為“水運不及”。那么2017年是“丁酉”年,用五運六氣來說代表什么涵義呢?就是木運不足了。有人問:“丁”五行不是火嗎?我們這里講的是天干化成的場,在中醫中是用來預測身體疾病的,或者用來研究八字算命,并不是單純的天干本身。
十二地支合化形成六種“氣”:太陽寒水、陽明燥金、少陽相火、太陰濕土、少陰君火、厥陰風木,代表“地球場”的影響:
子、午之年少陰君火司天,陽明燥金在泉;
卯、酉之年陽明燥金司天,少陰君火在泉;
寅、申之年少陽相火司天,厥陰風木在泉;
巳、亥之年厥陰風木司天,少陽相火在泉;
辰、戌之年太陽寒水司天,太陰濕土在泉;
丑、未之年太陰濕土司天,太陽寒水在泉。
“司天”為主氣,主導上半年之氣;“在泉”為輔氣,主導下半年之氣。一年中六氣也會根據年支有特定的變化規律可循,這樣一年的場態就研究清楚了。
比如2017年“丁酉年”,前面講過了,丁為“木運不及”,酉呢?查一下上表會發現,是“陽明燥金司天,少陰君火在泉”,所以上半年容易被金克,下半年容易被火泄,這樣利用五行與人體之象的對應,可以推測當年:
“易發“肝”“心”“肺”疾病,即肝膽、消化系統、心腦血管與呼吸系統疾病”。
今年2024年“甲辰年”,甲為“土運太過”,辰“太陽寒水司天,太陰濕土在泉”,所以上半年被寒水害,下半年被濕土埋。利用五行與人體之象,今年已發“脾胃病”“腎病”“骨病”“心臟病”“肺部疾病”等。
天干之“運”和地支之間還可以進一步合化,我們先不講那么復雜。下次我們就看幾個利用“五運六氣”治病的案例。
許柳田醫師簡介:主任醫師 第三屆安徽省基層名中醫 第三屆黃山名醫 首批安徽省健康素養巡講專家 黃山市中醫院新安醫學傳承診療中心特聘專家。
現任中國整形美容協會中醫美容常務理事,附屬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安徽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火針專業委員會常委,中華中醫藥學會皮膚科分會全國委員、安徽省常委,中國性學會中醫性學分會全國委員,國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白癜風精準醫療聯盟委員會委員,安徽省健康服務業協會皮膚健康分會常務委員等。
他溯源新安醫學理論和家傳中醫皮膚特色為基礎,擅長以五運六氣+五行脈+八卦九宮針法綜合診治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白癜風、黃褐斑、難治性痤瘡、脫發、皮炎濕疹、牛皮癬、陰疽、不孕不育、失眠等各種疑難雜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