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記者從浙江電力交易中心獲悉,近期,杭州、湖州試點打造的1282個“綠色充電樁”通過聚合參與綠色電力市場交易,采購光伏電、風電等新能源電力共9800萬千瓦時。這批綠電將供應給超過20萬輛電動汽車,助力交通領域綠色低碳轉型。
聚合,就是把多個充電樁的用電需求“打捆”,一起參與市場交易。由于電動汽車及充電設施是小而散的用電主體,無法直接參與交易,因而采用聚合形式形成規模。國網浙江電動汽車公司是具有資質的售電公司,通過全國省間綠電交易市場,其向省內及西北地區的新能源發電企業采購綠電,并為省內充電樁運營商代理售電,將綠電精準匹配至各場站“綠色充電樁”。
“以往,充電樁接入浙江大電網,無法區分用電來源。如今,通過市場化的交易合同以及綠電溯源技術,可以確保全綠電供應。”浙江電力交易中心相關負責人說。目前,這批充電樁覆蓋杭州、湖州的電動汽車快充站、公交專用充電站、商業樓宇公共充電站、機場充電站等多種業態場景。
8月以來,兩地電動汽車車主已消費綠電近800萬千瓦時,單個用戶平均用電量約40千瓦時。
國網浙江電力供圖
據悉,風電、光伏發電因受天氣影響,波動性、間歇性較強。而電動汽車就像一個個移動的儲能裝置,具有可充可放的特性。
近日,國家相關部門印發《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2024-2027年)》,提出要“加強電動汽車與電網融合互動”。而浙江電力交易中心與國網浙江電動汽車服務公司創新建立“促進電動汽車消費綠色電力”的交易機制,就是要充分挖掘電動汽車及充電設施的靈活調節能力,發揮其在新能源電力消納中的作用。
眼下,浙江通過峰谷電價等價格信號,引導車主在新能源發電高峰、全社會用電低谷時充電,實現小時級充電負荷轉移。此舉在幫助電網減輕高峰期調度壓力的同時,也能幫助車主降低用電成本。未來,數智化技術將不斷提升電車“充電曲線”和新能源“發電曲線”之間的匹配度,提升電網對新能源電力的消納能力和運行效率,支持新能源大規模發展。
上半年,浙江的電動汽車銷售滲透率超過了50%。目前全省共有電動汽車超過250多萬輛,年充電量超過60億千瓦時,如果都使用綠電,預計全年可減排二氧化碳660萬噸。(來源: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