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木
近期樓市有幾個比較特別的信號,對大家理解趨勢非常重要,下面挨個做分析。
首先是上海,歷史性取消了“7090政策”。
這個政策,可能有些人還不知道,大白話講就是,每個新盤,用70%的配比來做90平米以下的中小套戶型。
當初是因為二次房改后,大量人口涌入一線城市,上海怕房子不夠住,專門為新市民量身定做而來的。
結果沒想到,一晃就是十八年。
說實話,這十八年來,上海人居環境真的很差勁。
因為7090的限制,上海到處都是小房子,開發商為了好賣房,家家戶戶南北通透,于是又造了很多帶連廊的板樓,直接導致得房率大幅衰減。
10年前,一般18層左右的房子,得房率還能夠輕松做到80%,而現在,平均也就是73-75%的水平了。
也就是說,買個100平米的三房,套內面積比原來要足足少7-10個平方,相當于一個小臥室。
如果買到90平米,砍完公攤,也就不到70個平方,能干啥?往里面塞個2米的雙人床都費勁。
所以在買房這塊,上海人是最可憐的:扛著全國最高的房價,卻可能住著體驗最差的房子。
而現在才放開7090政策,也屬于是八月十五種豆子——晚了三秋。
現在上海小平米住宅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同質化內卷,結構性過剩,而改善型好房子,卻又少得可憐,即使出臺政策,5-10內也很難扭轉。
總之這個政策的改變,意味著,未來上海新建住宅面積將越來越大。
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為什么選擇時隔十八年后的今年才放開7090?為什么不是去年,或者明年?
我認為有兩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8月23日,住建部在新聞發布會上,多次提到“好房子”。 原話是:
現在我國的住房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就是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 建設綠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 ,現在在立標準、抓樣板上已經做了一些工作,下一步還要在建體系、優服務上下功夫。
你看,人家住建部都讓大家搞綠色低碳和智能了,你大上海再不給面子,也不能還停留在遠古時期,在層高不足3米,得房率不夠80%的小房子里,玩花活兒吧。
這是第一個原因。
其次是最近長三角地區,大量二三四線城市,比如什么紹興、溫州、金華、湖州、義烏等地,都開始玩100%的得房率的“第四代住宅”了。
空中花園、綠化陽臺統統不計入容積率,直接把今年浙江地區新建住宅的平均得房率干到了120%,相當于變相取消了公攤面積。
而且我還了解到,今年很多上海年輕人都選擇賣掉了上海的老破小,回老家發展,想想也是,放在120%的大平米房子不住,為啥要全家憋屈在一個得房率75%的小房子里?
上海老齡化本來就很嚴重,如果不考慮年輕人感受,萬一都跑了,誰來奮斗養老金? 最主要是今年上半年上海經濟也不容樂觀。
我看一眼數據,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除了香港以外,上海GDP始終保持全面第一,而今年從增速來看,很可能被北京逆轉。
主要是工業增速出現問題,尤其是汽車工業,遭遇其他城市的新勢力挑戰,失速嚴重。
還有社會消費也在滑坡,住宿、餐飲和日用品消費總額大跌,在消費降級的經濟下行期,一直很“貴”的上海,讓年輕人充分感受到了什么叫世態炎涼。
前段時間,上海因為一根黃瓜6塊3毛錢,登上熱搜,結果上海老大爺成功幫上海年輕人想開了。
回歸主線。
整體來說,上海放開7090政策,就是在內外壓力下,對“造好房”大基調的一次強烈響應。
其底部邏輯還是,房子不好賣。
房子好賣,房價上漲,沒人在乎質量,公攤50%也有人愿意買。 因為好賣,房子最爛的地方就是北上廣深,因為好賣,到處都是質量維權,地板漏水墻裂縫,人們不接受也得接受。
而房子不好賣,開發商和地方就會想盡一切辦法,卷質量,卷服務,求著讓老百姓進售樓處。
你想想象嗎?這些年,最好的房子,居然出現在重慶,就是因為重慶房價漲速最慢,只能靠卷質量。
一想到,房子質量是用房價下跌換來的,就覺得房地產市場真的糟糕透了。
接下來,在“不好賣”的基礎上,全國各地造好房的響應會更激烈,開發商會建造大量100%得房率以上的新房。
而這也將跟過去的二手房,形成一個強大的割裂帶。
你想想,20年房子都蓋一個樣,但突然第21年,房子更新換代了,玩起了100%得房率,代差之間,是接下來購房者的好事,也是之前買了二手房的不幸。
這跟房貸利率一個邏輯,之前買房的都被背刺了,含痛落淚,無處訴說。
不過,也不用過分悲觀。
一方面,好的地段永遠是最稀缺的,雖然未來有大量的好房子出現,但基本都在郊區,處于核心的好房子一定是少量的,而且價格都不便宜。
這意味著房齡在5-10年內,不出質量問題的改善產品+較好的地段,完全可以跟未來的“好產品”做對抗。
另一方面,絕對好地段的老破小依舊有市場。因為消費降級下,不可能所有人去改善,也不可能所有人去買大房子,因為買不起。
那么背靠優質學區和地鐵的剛需老破小,反而租金收益率會很高,而且流通性很強,依然值得入手。
最慘的是沒什么好資源,地段也一般的老房子,未來不單要遭遇保障性商品房暴擊,還要被“好房子”碾壓,價值長期走衰,趕緊抓時間都賣掉。
接下來馬上要進入金九銀十。
能不能扭轉今年的市場情緒,就看這個階段了,而市場在這之前,一定會做好所有準備。
比如這幾天我認識的很多營銷總,每天都在開會,研究如何做營銷活動,如何制定優惠策略。
地方放開“限跌令”后,打折降價潮將席卷整個金九銀十。
還有官方也在大幅下調房貸利率,比如最近廣州首套房貸利率,已經卷到了2.89%,創下廣州房貸利率歷史最低,幾乎要跟公積金貸款撞車了。
預計進入9月份,美聯儲降息后,我國也要跟著降息降準,大量城市開始實現2字頭房貸利率。。。這也是房地產歷史周期中,討論最激烈的歷史最低利率水平。
為了降低凈息差壓力,8月26-27日,全國二十多家中小銀行接過大銀行接力棒,開始打響新一輪降息潮,普遍降低10-35基點左右。
3年定存普遍跌到2%左右,接下來還會越來越低,銀行里存錢不值錢,將成為所有人面對的話題。
最后還是提醒一下大家:3%定價的儲蓄險,還有3天基本就要全部退出市場了。屆時全國就沒有3%定價的儲蓄險產品了。
后臺也有不少讀者朋友問我值不值得入手。
我的建議是,如果你本身有穩健配置、子女教育、自身養老規劃等中長期需求,那抓住這個時間節點入手長期年化接近3%的儲蓄險,未來大概率不會讓你失望。
這就相當于換一個地方存錢,過幾年取出來,收益遠高于銀行。
但如果覺得自己能跑贏3%,那么買這個東西的意義不是很大。主要還是評估自己的個人投資能力。
大家也可以去咨詢一下,自己適不適合,因為現在很多年齡已經不能買了。咨詢通道:
點我了解龍抬頭3.0
過去普通人投資渠道很少,未來更少。
無外乎,背靠稀缺資源的房子、黃金、國債和儲蓄險。
至于股市,玩過的人都明白,但房子,只要城市、地段和產品沒問題,接下來靠全球降息后的貨幣大通脹,兜兜轉轉價格還會漲上來。而黃金現在就可以定投,國債靠搶,儲蓄險則是能早盡早。
本文完,感謝閱讀。關于投資和理財更多的信息和信號,我都會放在星球里,跟5200多投資愛好者共同分享財富保值秘密,歡迎加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