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 blue blue
今年的就業環境,大家有目共睹。
不管是工作的推進,還是新機會的探索,
似乎都比以往更艱難一些。
?2024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
預計達到1179萬人,比去年多出來21萬人。
有人預測,2025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
將會達到約1200萬人。
預備進入職場的畢業生們,
面對各種選擇,躊躇不安。
在職的,想在經濟下行的環境中如何保住工作。
想離職的,在人生曠野和果腹面包間舉棋不定。
離職的,努力尋找新的工作機會,維持來日的生活。
某書某音某瓣關于工作職場的發問層出不窮。
但,看來看去就會發現,
一百多年了,太陽底下還是無新事,
不管1924年還是2024年,
原來,都差不多。
以下關于1924年的內容均摘自美國記者、商人、作家卡爾·克勞的《四萬萬顧客》。
·2024年:
國企or外企
·1924年:
出于種種原因,中國人喜歡去外國公司工作。
總體來說,相比中國公司,外國公司薪酬更高,工作時長更短,假期名目不少,晉升空間也十分廣闊。
盡管將禮拜天作為休息日已不再是單純的宗教傳統,更是逐漸成為一種商務習慣,且上海許多中國銀行和大公司也紛紛遵循,但這絕非普遍做法;超過十分之九的中國商號除了過年之外都不打烊,一天10—12小時的工作時長更是家常便飯。
從另一方面來看,上海的外國公司每天有兩小時午休,周六中午就打烊,還享有禮拜天、眾多法定節假日以及兩周暑假。據統計,外國公司一年的工作時長加起來1800小時不到,中國公司卻超過3000小時。
此外,很多人堅信,賺錢最多、最輕松的途徑就是做外貿,有抱負的男孩子應該學習進出口貿易,盡管如今世事艱難,這個想法并沒有多少事實依據來支撐。結果,上海的中國男孩個個都擠破腦袋想進外國公司,好比洛杉磯的美國男孩都想闖好萊塢一樣。
·2024年:
外語,一份優質工作的必要敲門磚
·1924年:
英文讀寫和口語表達以及打字能力是進入外國公司的基本條件,上海每個有此打算的男孩都會盡早學會這幾樣。他并不指望依靠學校或課本學出漂亮的英文。就算能掌握這門語言,也是后話。通過反復試錯的方法,只要想辦法登上外國公司的工薪名單,就有機會得到公司的培養。
最基本的語言門檻,不過是掌握能夠給公司留下好印象的適量單詞,他會盡可能走捷徑,只學那些最實用的詞語,先拿下這份渴求的工作再說。剛學會分辨、拼讀字母表上的字母,他就會找一本二手英文書信手冊,這樣武裝一下,就可以用無比標準的英文來應付極其復雜的函件了。
中國男孩最重視的是求職信,他們會仔仔細細地抄下“勤勉”“忠實”“正直”等復雜的英文詞,最后高調寫上老掉牙的結語:“您順從而忠實的(ob'd't and f'thf'l)仆人敬上。”我猜他們中很多人可能都在想,什么叫“ob'd't”而“f'thf'l”的仆人,英漢詞典里根本就找不到這兩個詞。
如果你愿意費點心思安排這些申請者面試,往往就會發現,這些行文流暢的寫信人對自己的口語非常不自信,他會帶一位朋友來幫他渡過難關。朋友會解釋說申請者的英文理論知識非常完備,只是很少有機會對話,并推測說,一旦融入語言環境,學會你習慣的那種英語,他就能流利交談,令你大吃一驚。
·2024年:
咦?辦公室除了我,其他實習生都是關系戶。
·1924年:
盡管大家普遍相信這些流利英語求職信的威力,我卻一直懷疑它們的效用。任何辦公室一有職位空缺,在職員工那數不清的待業表親堂親、侄子或弟弟們立刻就冒出來了,似乎恰是對口人選。
當然,倘若某位寫信人有幸被外國經理約見,在面試中贏得好感,通過出納批準,順利入職,數月或幾年后人們會突然發現,他實際上是出納的弟弟、總會計師的侄子以及三四位職員的表親或堂親,此時,人人都會驚嘆這種緣分,如此幸事乃上天安排,無須質疑。從另一方面來說,倘若經理的確欽點了一位其他員工都不認識的陌生人,且這名新員工來自遠方,一個老鄉也沒有,不屬于上文提及的巧合,但這種狀況絕非幸事。這位孤獨的員工可能會堅持一段時間,在經理的支持下贏得看似毫無懸念的留用機會,然而,他最終留下的概率依然小之又小。
從表面來看,一切風平浪靜,如果經理向其他員工詢問新員工的表現,他們只會夸獎他挑來的人。但疏漏會不斷出現:一封重要的信錯過了時機,某張發票各項的總額統計錯了,一包本該送往爪哇島泗水的廣告材料被送到了新加坡,日文版送進了中國報社。這些小疏忽的線索直指落單的孤獨新員工。狼群步步緊逼,他毫無希望。
·2024年:
“年輕人眼光要長遠,你這個年紀不要在乎錢。”
“是的,我也希望未來能在這個崗位上多學習,快進步。”
·1924年:
求職者對自己能拿多少薪水漠不關心,他愿意 從零報酬做起,以便雇主觀察他的能力。如果他的確是個機靈小伙兒,那就更傾向于低薪而非高薪。他希望自己在工資單上看起來微不足道,讓任何人都找不到辭退他的理由。
他只是想先當學徒,了解外貿的奧秘—他愿意從削鉛筆、傳口信開始,步步為營,待日后負責電報解碼或開具領事發票等工作,來獲取更多尊嚴和高薪。他往往情愿幾年之內只拿剛好可以糊口的薪水,也不會選擇去另一個公司謀求更高的職位。 很少有中國人愿意跳槽,除非萬不得已,對他們所有人來說,工作穩定比高薪要重要得多。
·2024年:
好焦慮,明天誰可能會頂替我,
成為老板最忠誠的牛馬。
·1924年:
受雇之后,中國人就開始鞏固自己的地位。如果他寫了求職信,信中一定保證過自己無比勤勉、無比忠實,從我的雇員來看,他們的確幾乎個個都是勤勉而忠實的。其他國家的員工或許止步于此,中國員工卻以此為起點。中國員工或多或少認為這些美德只是基本素養,受雇后更是通過深入學習掌握各種辦法來成為你的左膀右臂。
最典型、最驚人的例子是貼身仆人,他們也遵循同一原則,但行動更為殷勤。倘若現在我決定要自己換裝、無須仆人幫忙,那就等著后悔吧。中國仆人不在乎你搖鈴多少次。既然他的工作是照顧你,他就會開開心心地照顧你,無論你多么不講理、多么愛找碴兒。他為你做得越多,他的地位越穩。你不搖鈴、自己動手,才會讓他擔心。那會削減他對你的價值。
辦公室雇員沒有隱藏領扣或開瓶器的機會,但他會用更多、更重要的方式來證明自己是不可或缺的。雇員會竭盡所能地了解自己的特定職責,如果其他人學到了他的本事,只可能是偷學的。
·2024年:
“老自己加班,公司沒了你不轉嗎?”
·1924年:
實際上,中國人心目中的辦公室組織理念是這樣的:辦公室離開他就會陷入一片混亂,直至他回來擺平才能正常運轉。結果,我可以離開辦公室去度假,一切安好,甚至比我在崗的時候還要順利,但倘若一名中國高管因病請假數日,我們就得派人去病榻前確認函件中需要講明的細節。
勸中國人去度假非常難,因為這意味著得讓另一個人大量接觸他的工作細節。他害怕等他回來發現有人已經取代了他,或對他的工作已經了如指掌,那樣一來,他就不再是不可或缺的人了。
中國勞動力最早的大雇主是那些建造了棉紡廠和香煙廠、成立了船運公司、組建了大型煤油分銷公司的外國人,他們至今依然還是大雇主。這些公司一家也沒有對中國雇員的忠誠度產生嚴重依賴。
中國員工不承擔重要職位,每個人或多或少處于某個外國人的直接管轄之下。這些公司的確會盡其所能保證員工享有穩定的就業、合理的晉升機會以及豐厚的養老金。老牌公司的團隊精神完全依靠這些才得以養成。能說自己供職于美孚石油公司或怡和洋行的中國人非常自豪,但這是他們多年來與這些公司公平交易的結果,新公司無法輕易復制。
除了工作就業以外,《四萬萬顧客》中還涉及了許多如公司運行、廣告營銷、當時的女性行為及心理等內容。
《四萬萬顧客》
美國國家圖書獎獲獎作品
《午夜北平》作者保羅·法蘭奇傾情推薦
作者卡爾·克勞創辦的廣告公司是20世紀初上海四大外資廣告企業之一,他在多個領域首開先河,如成功使用“摩登女郎”形象,引領民國廣告業風潮;推出與商品相關的出版物,促進國人對新事物的理解和接受;靈活調整促銷方式使贈品適應中國市場等。
全書行文輕松詼諧,語言幽默風趣,讀來常讓人捧腹。卡爾·克勞最主要的還是用他獨有的敏銳眼光和詼諧精準的文字,用豐富的案例及對顧客心理的精準研究,不描繪了他所經歷的一系列逸聞趣事,還展現了這些事件背后,中國豐富的文化和有趣的思維方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