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東宮博物館(冬宮埃爾米塔日博物館)收藏了大量珍貴的西夏文物。以下是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西夏文物:
? 雙頭佛:這是佛教中絕無僅有的稀世珍品。其造型獨特,雙頭神情各異,分別向左右微側和稍垂,頭頂螺髻,鼻梁挺直,雙眼俯視,面部豐滿慈祥,略帶微笑,神情生動、優雅柔和,富有感染力。兩臂胸前雙手合十,另兩臂下垂、向左右下方伸展,一體四臂,四只胳膊各作姿態,搭配在同一個軀體上,顯得自然妥貼。
? 佛畫:如“水月觀音”佛畫,主尊觀音菩薩呈游戲坐姿于石座上,慈悲安祥。畫面中右側有傾斜的山峰,左側石桌上有內插柳枝的水瓶,石座周圍綠水蕩漾,右下方岸上有信徒二人。觀音菩薩面相及頭冠有藏地風格特征,其余為漢地特征,體現了西夏繪畫融合漢藏藝術風格的特點。還有出土的文殊、普賢菩薩像佛畫等,這些佛畫在繪畫風格上能看出明顯的漢傳佛教造像對西夏的影響,也可視為漢傳佛教造像的一種外延風格。
? 西夏文書:科茲洛夫從黑水城挖掘的文物中有西夏文刊本和寫本達8000余種,還有大量的漢文、藏文、回鶻文、蒙古文、波斯文等書籍和經卷。這些文書內容涉及政治、法律、經濟、軍事、文化和語言文字等各個方面,是研究我國五代、遼、宋、金、元時期,特別是西夏和阿拉善中世紀歷史文化的珍貴資料。
西夏文物出現在俄羅斯東宮博物館,主要是因為20世紀初,俄羅斯海軍中校科茲洛夫以“科學考察”的名義,帶領武裝隊伍來到黑水城(位于今內蒙古額濟納旗)進行盜挖。他先后多次在此挖掘,掠走了大量的西夏文獻、佛像、唐卡、繪畫、雕塑品、陶器、錢幣、婦女用品等珍貴文物,并將這些文物運往俄羅斯。
如今,這些西夏文物成為了研究西夏歷史、文化、藝術等方面的重要實物資料,也讓人們得以一窺西夏文明曾經的輝煌。然而,文物的流失也令人惋惜,同時也提醒著人們要重視和保護好本國的文化遺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