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因何成“燒窯鼻祖”?除他外,還有哪3位,同被尊為“窯神”
南天門外,當(dāng)觀音菩薩想用楊柳水凈瓶助二郎神擒拿大鬧天宮的孫悟空時,被太上老君攔了一下。
太上老君不是不讓降服孫悟空,而是認(rèn)為觀音菩薩的水凈瓶是個瓷器,萬一打不著孫悟空,或撞上了孫大圣的金箍棒,這件珍寶反不是被打碎了?
然后,太上老君拿出了善于變化,且水火不侵的金剛琢,拋了下去,打中了正在與梅山七圣苦戰(zhàn)的孫悟空的天靈蓋。
孫大圣猝不及防,被天兵天兵押解到了天庭斬妖臺上。奈何孫悟空煉就了金剛不壞之軀,不怕刀砍斧剁,槍刺劍劈,雷打火燒,都傷害不得他。
最后,太上老君將孫悟空帶回兜率宮,推進了八卦爐中,整整燒煉了七七四十九天,反意外將孫大圣煉出了火眼金睛。
太上老君的八卦爐,顧名思義,上面刻有“乾、坤、震、巽、坎、離、艮、兌”8個卦畫。
沒有人想到,四大名著和民間神話故事中的太上老君,后被陶瓷界敬奉為“窯神鼻祖”,頂禮膜拜。
究其主要原因就是老子是道教的祖師爺,道教注重并擅長煉丹燒汞,煉丹之術(shù)又講究掌握火候,燒制陶瓷當(dāng)然也與濕度、溫度有很大關(guān)系。
八卦爐五行屬火,煤又是火的燃料,于是,窯工們便將燒窯用的“八卦爐”主人和仙人——太上老君,尊奉為了窯神的“開山鼻祖”,煤窯的神靈。
由于古代的燒窯條件受限,需要仰仗自然氣侯,與風(fēng)雨相關(guān)的司雷之神——雷公,也被尊奉為“窯神”。
民間敬奉雷公為窯神,是人們想得到自然神的恩賜。
除了神話傳說中的太上老君和雷公外,上古傳說中的五帝之一——舜帝,也被尊為了窯神三大主神。
“神垕瓷業(yè)奉行多神崇拜,窯神多達三位:主神舜帝,民間呼為“土山大王”;左神為柏靈公,右神為金火圣母?!?/p>
《史記》上有記載:虞舜曾陶于河瀕,被尊為“司土之神”。也就是說舜帝曾率民人陶于河濱,器不苦窳,故尊奉之。
中國的陶瓷界,聞名于海內(nèi)外,素有“瓷國之稱”。而江西的景德鎮(zhèn) 、廣東的佛山鎮(zhèn)、湖北的漢口鎮(zhèn)、河南的朱仙鎮(zhèn),是我國的四大名鎮(zhèn)。
江西景德鎮(zhèn)更是有“瓷都”的美稱,早在北宋年間,朝廷便派人在此監(jiān)制御用瓷器,此后景德鎮(zhèn)的官窯專門燒制朝廷貢品。景德鎮(zhèn)一直成為了全國制瓷業(yè)中心。
明朝時期,明太祖朱元璋又下令在景德鎮(zhèn)建立御窯廠,派督陶官常駐,監(jiān)制瓷器至京城,供皇室專用。
御窯的規(guī)模宏大、分工精細(xì)、高超技藝、時間最長,水平最高,令人嘆為觀止。
而在官辦瓷廠的御窯內(nèi),有一風(fēng)火仙廟,供奉著陶瓷業(yè)的保護神——童賓。
童賓原本是一位身懷絕技的普通窯工。萬歷年間,太監(jiān)潘湘奉旨,要督造一件特大瓷器,然而經(jīng)歷數(shù)次燒窯試驗,都以失敗而告終。
面對太監(jiān)們的極窮之惡,窯工們不僅每天要餓著肚子,挨打挨罵更是家常便飯。
就在官窯的窯工們絕望之際,夢中得到天神點化,告訴了他成功之法。
童賓結(jié)合自己多年的制陶經(jīng)驗,決定以血肉之軀驚天動地,感化鬼神。在燒制的最緊要時刻,童賓跳進了熊熊烈火,將這件特大瓷器燒制而成。
工友們后來將其遺骨,葬于鳳凰山上,為了感恩童賓的壯烈之舉,寄托對他的崇敬和哀思,后人便在窯廠內(nèi)修建了“風(fēng)火仙廟”,童賓因為崇高的無私忘我的精神,成為了一位行業(yè)保護神。
時間到了清朝時期,民間廣為流傳有“童賓顯靈”的傳說,為此朝廷下令擴建了“風(fēng)火仙廟”,時任督陶使的唐英,還親筆題寫下了“佑陶靈祠”的廟額,由青花瓷燒成后,鑲嵌在廟門之上。
開卷有益,原創(chuàng)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寫成,感謝大家閱讀完整內(nèi)容。如果喜歡,歡迎轉(zhuǎn)發(fā)和評論,留言或私信互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