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而育之(教而不育謂之術,教而育之謂之道!聊身邊教育,分享育人之道)
有網友爆料,新學年開學之初,廣東某中學出具的反對校園欺凌承諾書上,有“若出現校園欺凌事件,堅決不拍照、不錄視頻”的內容。事情一經曝光,引發廣大網友關注,無數網友紛紛指責學校。
“校長是想保護誰?這樣的校長就應該開除!”
“校園霸凌的存在,學校的不作為才是根源,校方才是最大的作惡者!”
“對于學校來說,校園欺凌不算啥大問題。大問題是校園欺凌的消息傳出去引發輿情了。 引發輿情,懂嗎?這才是大問題。”
“學校的做法簡單粗暴,只求表面平和,哪管你內部洪水滔天?”
以上是部分網友的評論。廣大網友義憤填膺,紛紛指責學校。今天就說點不一樣的,請大家先不要指責學校,造成今天這種局面,或許是“亂打板子”的結果。當你看到這個觀點,是不是想罵人?別慌著罵,罵人不解決問題,如何避免校園霸凌事件的發生,才是所有人都要考慮的,如果你看完本文后,還不同意育之老師的觀點,您可以在評論區盡情表達自己的看法。
一中學要求“若出現校園欺凌,堅決不拍照不錄像”!當地教育局回應
有網友發帖稱,廣東一中學出具的反對校園欺凌承諾書上,有“若出現校園欺凌事件,堅決不拍照、不錄視頻”的內容。
引發網友關注后,當地教育局回應:經核實情況屬實,已責令學校收回已發出的承諾書,并將“若出現校園欺凌事件,堅決不拍照、不錄視頻”的內容刪除,更換為“禁止學生帶手機進校園”的內容,目的是避免影響學生學習。
事情是真實的,這一點已經確認!教育局責令學校收回已經發出的承諾書,刪除了相關內容,更換為“禁止學生帶手機進校園”。
有網友評論稱,最令人膽顫心驚的是當地教育局輕飄飄的回應,情況屬實,責令學校收回承諾書并整改。 作為主管部門,下屬學校出現如此重大事故,你們還是無動于衷,繼續不作為嗎?禁止拍照改為禁止帶手機進入校園,換湯不換藥,想出這個主意的真是個大聰明!
不知道大家思考沒有,為什么承諾書上會出現“若出現校園欺凌事件,堅決不拍照、不錄視頻”這句話?
因為如果出現校園欺凌,只要引發輿情,學校校長、相關副校長,甚至班主任老師都會被處理,學校為了“自保”,才出此下策。
捂上耳朵鈴鐺就不響了嗎?要求出現校園欺凌不拍照、不錄視頻,只不過是為了不引發輿情而已,有問題不面對卻選擇逃避,這才是廣大網友表示憤懣的原因所在。
校園欺凌一直都在,“懲戒無力”是主因!
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3年,檢察機關受理審查起訴未成年人犯罪5.5萬人、7.4萬人、7.9萬人、9.7萬人。未成年人犯罪呈增長態勢,在走向犯罪的未成人當中,有多少曾經霸凌過別人?又有多少人被霸凌之后,變成了霸凌者?
華中師范大學曾對全國六省1萬余名中小學生進行調查,得出校園欺凌的發生率為32.4%。意味著每10位學生中就有3人經歷過欺凌。
校園欺凌就在你我身邊,并且很普遍!
超過30%的中小學生有被欺凌的經歷,這一數字令人震驚!
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校園欺凌引發嚴重后果時,才會引起大家關注!平常發生在中小學生之間的欺凌事件,到底是根本沒發生?還是沒被發現?
我國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認為,學生欺凌是指發生在學生之間,一方蓄意或者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壓、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傷害、財產損失或者精神損害的行為。
學生之間發生了霸凌,學校也確定為欺凌,老師又能怎么辦呢?目前,針對如何處置欺凌,并沒有可以參考的細則。
某地一群初中學生在節假日期間在校外發生霸凌事件,一群女生對兩個女生輪流扇耳光,有學生拍視頻在學生QQ群傳播,有學生報告學校,學校隨后向當地派出所報警,因為是未成年人,派出所通知了涉事學生家長,對霸凌學生進行了批評教育,其家長賠付了醫藥費,也對相關視頻進行了刪除。
按理說事情到這里就應該結束了,可兩個月后,相關視頻在網絡上廣泛傳播,引發輿情。當地教育部門立即反應:涉事學校校長、副校長、德育主任免職,班主任被處分。
節假日期間在校外發生學生之間的霸凌,學校發現后及時報警,派出所也進行了處理,兩個月后相關視頻引發輿情,最后被處理的是學校相關人員,這合適嗎?最應該付出代價的難道是霸凌者的家長嗎?
即便發生了校園欺凌,學校能怎么辦?相關部門能怎么辦?送去“專門學校”嗎?
專門學校起源于1955年,最初建立時被稱為工讀學校,專注于矯正特殊未成年人的不良習慣,通過半工半讀的模式進行教育。隨著時間的推移,專門學校數量經歷了減少再到逐漸上升的過程,從最初的頂峰時期擁有200多所學校,到2020年僅剩95所,再到2022年增加至110所,其中11所正在建設或進入選址階段。
目前,全國專門學校分布極為不均,貴州、北京、四川等6個省份的學校數量占總數的70%以上,截至2022年仍有9個省份沒有專門學校,甚至一些人口大省僅有1所,致使許多需要專門教育的未成年人無校可去。
未成年學生多次霸凌他人,被送到“專門學校”的可能性大嗎?送不去“專門學校”,學校能進行如何處罰?
按照《中小學生教育懲戒規則》,對于中小學生來說,最重的處罰只不過是給予不超過一周的停課或者停學,要求家長在家進行教育、管教。
停課一周會有作用嗎?如果家長能教育得了,霸凌事件根本就不會發生!
孩子小時家長舍不管,想管的時候卻管不了!學校想管,卻無能為力,因為并沒有指導細則讓老師如何處理施暴的學生。發生了霸凌事件后,哪怕是警方介入,大多時候因為是未成年人,最后只能批評教育,并不能讓施暴者有敬畏之心。
當那些霸凌者欺負別人之后,沒有多大代價,反而縱容他們更加囂張。這才是校園欺凌事件屢禁不止的原因!
別動不動就指責學校和老師!
河北邯鄲初中生遇害事件后,知名媒體人胡錫進曾發文表示,“無論發生在校內還是校外,都應追究校方責任。”
作為全平臺粉絲量超1000萬的知名大V,并且還是知名媒體人,他的觀點可能很具代表性。像他這樣的知名大V都有這樣的想法,發生校園欺凌事件后,普通大眾要求處理學校和老師的想法就太正常不過了。
某地發生校園欺凌后,一網友評論“校長免職,開除班主任,讓老師坐牢”,竟然超過10萬人點贊。發出這樣評論的人,是在“竭盡所能”的割裂家校關系,為激化家校矛盾“貢獻力量”。
學生犯錯,責任在老師沒有教育好;發生了校園霸凌,就應該嚴肅處理老師!竟然成了共識,并且這種想法相當有市場。老師沒有盡好教育責任就要處理老師!那么大家想考一個問題,如果一個人從監獄里出來后,又犯事了,是不是也要處理一些人?這是哪門子狗屁邏輯?
老師對學生有教育、監管責任,但教育懲戒的無力感肉眼可見,對于霸凌者輕飄飄的處理,讓霸凌者沒有敬畏之心,這是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增多的根本原因。凡是發生校園霸凌,就立即從重、從嚴、從快處理學校和老師,除了平息輿情,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發生霸凌事件,不能只處理老師,如何讓霸凌者有敬畏之心,重視霸凌者背后的家庭問題,全社會行動起來,才是減少和杜絕校園霸凌的關鍵!反對校園欺凌承諾書上有“若出現校園欺凌事件,堅決不拍照、不錄視頻”的內容,還不是學校校長被嚇怕了,萬般無奈中的“下下策”。或許不“亂打板子”,正視問題,從而積極解決問題,才是第一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