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力量衰退”可能有助于識別老年癡呆風險;
“步態功能衰退”可能是早期血管性認知障礙的生物標志物。
以上是2024年5月,發表在柳葉刀子刊《柳葉刀-老齡健康》的一項研究結論。
該研究顯示,大腦老化前,手和腳都會發出信號,最早在10年前就有征兆!
研究還發現,在老年人中,整體認知能力和運動功能(步態功能和手部力量)呈衰退趨勢。相比步態功能衰退,手部力量與大腦老化的表現相關性更強,但是,大面積腦梗塞與步態功能衰退的關聯更緊密!
此外,復旦大學華山醫院團隊2022年刊發在《阿爾茨海默癥和癡呆癥》期刊的一項研究顯示:手勁兒大、腿有勁兒走路快的人,更不容易患上老年癡呆。
這六種步態可能是疾病信號!
走路的步態有所改變,可能就是疾病信號!步態改變可能預示著關節系統、肌肉組織、神經系統出現病變。
1. 磁性步態——當心大腦積水
腳抬不起來,總是搓著地走,類似于腳上綁了磁鐵,在磁場上走一樣,無法輕松抬起腳走路。這種步態在臨床上最典型的疾病是正壓性腦積水,大腦的自然老化,以及腦出血、感染等,都可能導致腦積水。該類人群可能伴隨記憶力減退和排尿障礙(尿頻、失禁或排尿困難)。
2. 醉酒步態——當心腦部疾病
常常是走路時走不到一條直線上,搖搖晃晃。出現這種步態要高度懷疑腦出血、腦梗死、腦腫瘤、小腦病變等,這些疾病的發生造成了小腦的損害,引起小腦功能障礙。
3. 拖把步態——當心關節疾病
一條腿正常,而另外一條可能有神經或肌肉功能障礙,無法一起行動,只能拖著,形成一種跛行的姿勢。多見于坐骨神經痛、椎管狹窄、下肢血管堵塞、骨關節炎等疾病。
4. 慌張步態——當心帕金森病
走路小步而快速,腳掌擦著地走,身體僵硬并向前傾,好像不能及時停住或轉彎,有種馬上要撲倒在地的感覺。出現這種走路姿態,可能是帕金森病。帕金森病屬于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多發于中老年人。
5. 跛行步態——當心血管疾病
走路久了之后,雙腿出現麻木、無力、酸痛的感覺,難以繼續行走,停下來歇一歇癥狀又有所好轉,于是走走停停。這種情況,在醫學上被稱為間接性跛行。當出現這種步態,可能懷疑是閉塞性動脈硬化、高血壓動脈硬化、椎管狹窄等。
6. 內八步態——當心關節疾病
走路時腳尖向內,雙膝向外側彎曲。骨關節炎患者可能會出現這種走路特征。骨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關節退行性疾病,以關節軟骨原發性或繼發性退行性變以及骨質增生為特征。
握力衰退與這些疾病有關!
握力其實是一個非常全面的健康指標。抬、拉、擰、抓……這些基本動作都與握力有關。握力大小反映上肢甚至全身的肌肉力量水平,也影響全身力量平衡。
除了肌肉力量,握力還與我們的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等多個系統有關。因此,握力的下降可能暗示著多方面的健康風險。
1. 增加心血管病風險
手勁反映心血管問題!握力較低的人,明顯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
具體來看,握力每下降5千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增加14%,全因死亡風險增加12%,心血管死亡風險增加16%。
2. 增加癡呆風險
握力較大的人患癡呆癥的風險較低。具體而言,絕對握力每增加5公斤,全因癡呆、阿爾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癡呆的風險分別降低了14.3%、12.6%和21.2%。
3. 增加糖尿病風險
握力值增加可以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研究人員表示,握力這種簡單的測試,可以作為一種快速、低成本的篩查手段,幫助醫護人員識別出有2型糖尿病風險的患者。
4. 對肺部健康不利
握力不足還標志著人體的松擴力量不足,對肺不利。而握力好的老人,也證明本身的肌肉水平良好,在日常生活行動中,也更靈活。
4個簡單動作鍛煉手腿力量
1.抬腿勾腳
選一把穩定的椅子,只坐三分之二,挺直腰背。動作從一數到八,其中“一抬二伸三繃足”,將腿抬起、伸直,抬到和椅子平面一樣的高度,腳尖向下壓,可以感覺大腿前方的股四頭肌緊繃。數到“七”時候后回腿,“八”放下腿。可以增強腿部力量,改善下肢酸軟,提高身體平衡能力。
2.弓步拉伸
雙手扶墻做弓步,腳跟不要抬起,后腿保持繃直,感受小腿后方肌肉拉伸的感覺。保持15秒放下,休息片刻后重復。可以放松肌肉,提升肌肉柔韌性。
3.提臂握力
手握啞鈴,或者拼裝礦泉水。兩腳分開站立,與肩同寬,雙手握啞鈴置于身體的兩側,將啞鈴輕輕地從身體的兩側往上托舉,舉到肩部翻轉手腕,往上托舉兩個啞鈴到頭頂的上部,稍作停頓,然后慢慢從身體兩側放下,在水平位置停頓2秒,再慢慢回落到大腿兩側。
4.握力訓練
單手抓住一個握力球,或者網球。慢慢地用最大的力氣捏球,持續2—3秒,慢慢松開球,重復15次。每次2-3組即可。
本文綜合自:
①2024.08.30健康時報《大腦老化前10年,手和腳都會發出信號!很多人都忽視了!》
②2024.07.30健康時報《身體有這2個特征的人,不容易癡呆!趕緊對照練一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