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目前連壇很缺青年人才,市場不能只靠無限炒冷飯再版舊書,讀者也期待有更多原創佳作,內容、形式都要與時俱進,人才隊伍亦然。原創五虎將、八驃騎(見小歪前文)那幫畫家年紀漸漸大起來,總得有年輕人來接棒。
之前我采訪過90后連環畫創作者王涌喆,因為都是同齡人,溝通起來順暢愉快。如今他發展越來越好,繼承了戴家樣的精湛技藝,逐步成為連壇新一代中堅力量。但是光靠王同學一個人是不夠的,我相信神州大地人才輩出,一定還有可造的青年才俊。
兩個月前,我在小紅書看到插畫師“西樓明月”小趙同學的作品,感覺筆力不俗,一問發現他才24歲,在蘇州工作,難得的是有一顆服務連壇的心思,雖然還沒有完整的連環畫作品,但繪畫的才能非常適合參與連環畫事業,于是找了一個晚上約他電話細談,甚為相得,超過三個小時,把我手機電池都打光了,最后整理出訪談稿共12000字,刪減后節選記錄如下。
宋詞系列原創作品,下同
岳傳人物系列,下同
封神大電影彩稿
被采訪對象信息
姓名:趙熙正(小紅書“西樓明月”)
職業:插畫師
年齡:24歲
獲獎經歷:
?2021年首屆落英古裝影像周中獲 最佳古裝美術獎
?2021年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入圍
?2021年中國西安第九屆國際原創動漫大賽新光獎入圍
?2021年21屆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獎入圍
?2021年第一屆齊馬獎創意大賽影視組一等獎
?2022年第五屆廣西網絡動漫大賽銀獎
?2022年“五十六個月亮”西部動漫大學生節獲最佳民族貢獻獎
?2022年入選“漫路行知”第三屆重慶市動漫藝術展優秀作品
項目經歷:二維國風動畫短片《長恨歌》播放破百萬,敦煌故宮線上展覽宣傳片中九色鹿部分動畫設計
動畫短片《長恨歌》
工作經歷:曾任動畫公司美術設計,分鏡設計,目前在蘇州某出版社做插畫繪本。
訪談記錄
小歪:小趙同學好,很高興你能接受采訪。我們今天不是正襟危坐的訪談,而是朋友間的聊天,聊聊你的學畫故事和藝術理解。請問你是從小就愛好畫畫嗎?
小趙:小歪老師好。我和爺爺奶奶一起長大,耳濡目染就接觸到像老畫片、畫報、小人書等傳統美術相關的東西。從小就喜歡《西游記》動畫片和電視劇,繪畫啟蒙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小學四年級我在姑姑家接觸到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三國演義》連環畫,當時懵懂無知,也分不清哪位名家哪派畫風,只單純覺得好看,發自內心地想臨摹那些氣宇軒昂的古典人物。
不久后我遇到一位河南老人,跟著他學了一暑假的國畫,也是他真正帶領我進入了國畫世界,第一次接觸到傳統的筆墨紙硯,有了系統的方法論,對我造型能力有了扎實的鍛煉。
小趙跟隨老人學習的作品
很遺憾,第二年再去就找不到他了,想感謝這位老人家也沒有機會了,現在還能找到一些當年學畫的作品。
那個暑假是我學藝之路的重要節點,從此之后我自學就有了入手思路,看畫時可以有意識的去參透領悟畫家當時的筆意、技巧及感覺,從而有效地學習臨摹,不再是死板機械地復制線條了。
小歪:那個暑假太棒了!你遇到了三國演義連環畫,遇到了那位善良的老人“開光”。我小時候也遇到過一位老人義務開課,我學了一兩年,受益良多,現在還是感念不已。你從四年級就有了繪畫基礎,后來就一直畫嗎?
小趙:后來我沒有報學習班,但一直沒有間斷過對國畫和書法的熱情,我喜歡臨摹語文課本上的插圖,很多都是老一輩名家的畫,像劉繼卣先生的《武松打虎》,戴敦邦先生的《寶黛共讀西廂》《林黛玉進賈府》等等,還有閏土刺猹、將相和、杜甫像等等深入人心的插圖,相信很多人在上課時都偷偷畫過,基本都是畫傳統題材。
小學畢業時作品
高二我選了藝考美術這條路,聯考畫室的李老師人很好,他是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壁畫系研修班畢業,作品也多次入選山西省美術作品展,他的老師是大油畫家忻東旺先生,很榮幸可以遇見這樣一位恩師,難忘他循循善誘,諄諄教誨。
小歪:剛才你分享了早年對傳統美術的情結,而且喜歡連環畫。作為一名00后,喜歡傳統美術的很少,大部分人壓根沒接觸過小人書,是什么地方激發觸動了讓你到傳統插畫或者連環畫領域發展呢?這種志趣對當代年輕人來說很難得的。
小趙:上小學后,我通過評書、連環畫逐漸喜歡上了三國演義、水滸傳、封神演義、隋唐、說岳、楊家將等民間演義小說,會去主動臨摹甚至創作。這個時期幾乎沒怎么接觸過日漫和游戲。在初中語文老師的引導下,我對楚辭漢賦、唐詩宋詞等古典文學有了深厚興趣并大量閱讀背誦,高中開始喜歡京劇,隨著不同傳統文化的浸潤,慢慢就形成一個閉環了。
高三,我關注了空藏美術資料館,拜讀了很多關于老一輩動畫人臺前幕后的文章,我覺得這塊領域和傳統美術有諸多相通之處。很多美術片的人物造型都是來自傳統美術風格,《大鬧天宮》的藝術設計張光宇是畫漫畫、連環畫出身,畫《哪吒鬧海》的張仃老師也是壁畫出身,各個美術設計師有很多動作從傳統連環畫、戲曲演變過來的,都是殊途同歸的東西。
空藏美術資料館展出物件:葫蘆娃分鏡
小歪:我看你大學專業是動畫,有沒有在國風美術的手繪方面花力氣,或者業余時間自己練?
小趙:其實我對傳統美術比專業課更花時間。大學前兩年課業并不繁重,平時做作業我也會圍繞傳統、戲曲,或者致敬美影廠老動畫的題材。業余時間我臨摹國畫、連環畫老前輩的東西比較多,大二花了一學期時間臨摹學習戴老(戴敦邦)的新繪紅樓夢,從第一回臨到黛玉葬花,臨摹了很多很多,鋪開以后能把整個宿舍地面占滿。
大二時候臨摹的戴敦邦紅樓,當時是小紙
我臨摹的對象比較雜,和臨書法經歷相似,沒有購買實物的條件,在手機、網頁、公眾號上看到好看的圖就保存下來,往往也不知哪位名家所畫。現在回想,當時臨摹學習最多的名家,除了戴老還有張光宇、劉繼卣、彭連熙、付愛民、盧延光等老師的,有一段時間很喜歡盧老師的畫和線條,他被譽為中國的比亞茲萊嘛。
初中臨摹的戴敦邦水滸人物,那時候不知戴老之名
大學臨摹的華三川作品
小歪:我本以為你是畢業后才自學的國畫,其實從小學開始到大學就自學臨摹傳統作品,有了豐富的積累,你應該也沒少臨摹連環畫,談談你喜歡的連環畫和畫家吧。
小趙:喜歡的有很多,我的連環畫啟蒙是上美《三國演義》和趙宏本、錢笑呆的《三打白骨精》,從小臨摹次數最多。三國演義幾乎每冊封面都臨摹過,小學五六年級時還根據不同陣營給人物編冊,畫了魏蜀吳三本人物繡像,不是冊前立像,而是從自己喜歡的畫面中摳像出來畫的,現在想來,那個時候真是最純粹的熱愛和快樂。
小學時做的繡像臨摹
我特別喜歡其中劉錫永老師的三本:《虎牢關》《赤壁大戰》《長坂坡》。
初三時臨摹劉錫永的《長坂坡》
今年臨摹的《赤壁大戰》
今年臨摹的《虎牢關》
隨著對各名家了解深入,還喜歡項維仁、施大畏、華三川、顏梅華 、楊永青、徐有武、滿振江、李云中等等前輩,臨摹最多的還是戴老(戴敦邦)的。大學畢業后也逐漸癡迷于劉旦宅先生的畫作和書法,感覺劉老的韻味更難學,有更多文人氣,學他的畫一定要書法好,他的那種線條行云流水,和他的書法是一致的。
小趙的書法作品
小趙的書法作品
小歪:看得出你情結、情懷很深,難得!很多連友喜歡唱衰連環畫,一邊玩一邊嘆氣,陷入自我矛盾,覺得此事業、市場是沒有未來的,你是怎么看待連環畫的未來的?
小趙:類比一下我喜歡的戲曲,它和連環畫一樣,都是從前老少咸宜大眾熱愛的世俗文化,逐步走向小眾化。但,小眾化未必是壞事,小眾化亦不缺觀眾,大家反而會更加愛護他,相信年輕人也有喜歡的,只不過從小沒有機會接觸到,借用網上的梗:到了一定年紀,血脈里的文化自信就會被喚醒。
小趙繪畫的戲曲故事漫畫《盜御馬》
連環畫市場雖然現在小些,但其藝術影響力已深遠滲透到很多領域,漫畫、繪本、動畫等作品都能看到連環畫的影子,之前日本拍的東映三國甚至直接分鏡照搬。以后隨著我們國家文化自信,綜合國力提升,哪怕連環畫市場短期不太會恢復到八十年代初同等水平,但影響力還是會越來越廣的,各個社交平臺上做連環畫推廣的越來越多,我認識的一些業內年輕畫師,圈內大佬都在關注,日常創作中也有參考連環畫,如甘醇般后勁很大,以后也會反補這個領域,可能不會完全保持老的形式,但絕對不會消亡。
日本東映動漫《三國志》分鏡抄襲中國連環畫
小歪:非常同意,我們要積極看待連環畫和傳統藝術,我們都有理由相信它的精華部分會順著時代做一些轉變,會長期滲透存在于我們的新文化、新藝術領域,不至于消亡。下一問,你平時會通過什么方式來獲得創作靈感,是從日常生活、書籍、電影,還是其他地方?
小趙:我還是以人物畫創作為主,習慣留心觀察不同性格的人長相特點、神情、動作,都會默默記在腦子里,通過大量的速寫來積累素材,還會參考一些早期影視古裝劇(比如央視四大名著,邵氏胡金銓、李翰祥、陳家林導演的一些片子)。
我平時還喜歡研究評書中的開臉,很詳細更具象化,原著小說描寫服裝、鎧甲、兵器,臉部難免雷同程式化,但評書會刻畫得更加生動細膩,更有畫面感。人物動作方面靈感很大程度來源于戲曲,自己畫的時候會按照戲曲生旦凈丑分一下,到舞臺上找參考案例。
小歪:看來你挺熱愛戲曲的,之前還去看昆曲演出。
小趙:是的,我現在基本每周抽一天去上海看戲,也不是因為對戴老愛屋及烏,而是自己高中就開始喜歡了。后來發現,美術界和戲曲界很多名家大師相互之間會學習取經,運用到本門藝術之后取得了更高的成就,像梅蘭芳先生的字畫也都是一流,馬連良先生在服裝舞臺布景切末等方面也很有自己的審美追求。
小歪:老一輩連壇大師票友不少,比如顏梅華、董辰生都擅長畫戲曲人物,能畫出動勢來。
董辰生大師的戲曲人物作品
小趙:對對,之前我也臨摹過一些董辰生老師的戲畫作品。
小歪:你自己最滿意自己的什么作品?可以談談一兩部。
小趙:動畫方面就是大學做的二維國風動畫短片《長恨歌》;插畫方面,今年在宋詞系列中畫的一幅辛棄疾的詞意圖《白日射金闕,虎豹九關開》,自認為是我現階段學習劉(劉旦宅)、戴(戴敦邦)兩種畫風融合較好不違和的一幅。
辛棄疾詞意圖《白日射金闕,虎豹九關開》
辛棄疾的好友湯邦彥被貶,他滿懷憤懣之情。圖中虎豹形容皇宮氣象森嚴,也隱喻小人在君王側,詞的后邊還有一句:“說劍論詩余事, 醉舞狂歌欲倒”,想表現他且醉且舞且歌,披散著頭發,悲憤潦倒的樣子。
“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這個時期的他非常無奈,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很想力挽狂瀾,激昂排宕,化為感慨深沉。千載后讀之,猶覺滿腔不平之氣,夾風雨霜雪以俱來。
我在繪制此圖時主要通過畫面的旋轉扭曲構圖,人物飄動凌亂的須發和衣褶,虎豹虬扭變形的身軀,以及背景一些煙云等抽象的不規則線條,結合一些漢代石刻紋樣,整體做了平面化夸張處理,并且同時結合了我最崇拜的兩位大師戴敦邦、劉旦宅的風格。
小歪:初見這幅我還以為是劉老的冷門作品,沒想到是你的原創,如真似幻的表現,已得劉老三昧。下一個問題,你繪畫中最注重什么形式?
小趙:我比較重視線描,線稿占了80%精力,相比于用顏色來刻畫細節,我更愿意用線條來表現盔甲、毛發、馬匹鬃毛的質感。
小趙喜歡純手繪
小歪:偏重線條……這么看你非常適合畫連環畫。你在創作過程中遇到過哪些難題?是怎么應對的?
小趙:中國畫講究氣韻生動,難點還在于人物的氣韻和動勢吧,甚至我覺得這點是畫面成敗的關鍵。當然構圖也重要,但如果人物的氣韻動勢塑造出來了,我覺得這幅畫就已經成功一半以上,哪怕這幅畫里只有一個人物,其他的背景亭臺樓閣什么都沒畫。
我是做動畫出身,有一點強迫癥,設計動作的同時會自動腦補出它整個連續的動態,在我面前呈現出1秒12幀的虛影動作,但是在這中間就很難抉擇出一個滿意的關鍵幀來,會反復修改,甚至反復調整手的高低,比如京劇亮相動作有很準確的造型,要齊眉的時候,手如果高于眉毛一點,或者低一點,氣勢都不對。
而且宋代詞意圖很容易畫得程式化或者膩味。提到詩人文人,大家腦子里可能下意識想到的是一些形象:或是手背后雙眉緊鎖凝望遠方大好河山,或是仰天長嘯捧書抬筆,或是低頭望江沉吟捻須。這方面我很敬佩劉旦宅先生,他筆下詩人各有不同,包括很多仕女圖,女詩人李清照、朱淑真、薛濤、蔡文姬等等,每個人的氣質眼神都很獨立生動,要做到這些就必須盡量讓自己浸潤在傳統文化當中,大量閱讀鉆研古典文學,需要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和對傳統美學深入的了解,知人論世,觸類旁通,雖然有些可能沒有對繪畫直接影響,我不知道該怎么描述,是形而上的東西。
小歪:以上都是妙論!真是挺難的,這種傳神寫照的形象,前提你要非常懂詩人的生平和思想。顏梅華也曾說他書架上的《古文觀止》,常看常新,每天有事沒事就翻翻看看。大量古典名著的儲備熏陶,顯然對創作大有幫助。包括書法、戲曲、上美影的動畫,你身上有利于繪畫又不屬于繪畫的元素蠻多的。
小趙:對,這些其實是一個整體,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融合,它們相互哺育,相互影響。
小歪:今年上美三國大精在連壇掀起話題風暴,湯準老師臨摹,把丟失原稿的圖稿給復制出來,相當于復活了原稿。我看你也臨摹過三國,效果也相當不錯,神韻把握更到位,你有意愿參與修復原稿的項目嗎?這樣以后很多無望原稿的連環畫都有機會再版了。
小趙:可以可以,如果有這種項目是我的榮幸,為老藝術家做類似文物修復任務,我一定盡力。平時自己臨摹是為了學習老一輩的線條,如果是修復任務,我會先抹去個人風格,盡量做到修舊如舊。修復前會先做大量臨摹,找到手感,把握到前輩的藝術風格,再去著手實操。
小歪:下一問,AI的興起對你有什么沖擊影響嗎?
小趙:現在AI對美術特別是設計行業的確沖擊不小,我個人覺得AI做出來的東西還不能稱之為藝術,只能是用來生產為省錢而做的商品,但也在不斷侵蝕和壓縮從業者的生存空間,現在很多劇本,歌曲,繪畫,設計、動畫、游戲、插畫,漫畫行業都有受AI不同程度的沖擊,從業者也頭疼,只能努力加強自身實力了。
小歪:好的,你平時會通過哪些平臺展示自己的畫作?
小趙:小紅書是從去年朋友推薦開始做的,之前都只是發發朋友圈。很感謝您現在幫我宣傳,但按我之前想法:沒有一套完整作品之前,不想過多曝光,不讓物欲評價迷失影響自己,先靜下心沉淀出一套完整的作品,然后再嘗試去投給一些出版社或者做眾籌項目。
小歪:哈哈,看來我有拔苗助長的嫌疑了,但連壇是真的急缺人才。你的精神追求很高,比起物質享受,藝術創作帶給你的人生滿足感會更強。你對藝術的理解已經超過我訪談前的預期了,包括你的語言表達,也是思路清晰、敘述流暢、內容飽滿。業余時間你會有什么愛好嗎?比如看展,打游戲之類。
小趙:還是在書法、戲曲相關投入得多一點,業余放松就是看一些詩詞古典文學,以前的古裝影視劇和紀錄片,還有一些動畫大電影,包括迪士尼、皮克斯、夢工廠系列、還有日本今敏、宮崎駿導演的,我也都很喜歡。
小歪:你有長遠的規劃嘛?
小趙:短期來看,繪《說岳全傳白描圖譜》和《宋詞》系列,未來還是想多創作一些傳統文學題材,諸如楚辭漢賦、唐詩元曲、明清小說還有戲曲之類的畫。這些主題也是受到戴老的感召,戴老是我的人生偶像,不圖虛名,一直謙虛自己是民間藝人,到現在畫室都沒空調,他說過畫畫其實不能太舒服,藝術創作需要一些堅守和耐得住寂寞。
小歪:我們的訪談已接近尾聲,說出你的夢想。
小趙:只要做個對傳統文化有用的人,至于哪種藝術形式來表達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沒有明確,自己做好磚,哪里需要往哪搬,能夠做純正的傳統文化,不去恰爛錢不打著國風旗號掛羊頭賣狗肉的公司就行。
小歪:披著國風羊頭賣狗肉的太多,這不利于樹立真正的民族文化自信。
我覺得你的整個學藝經歷都是很正的,能量上很正,精神上也很正,如果再過10年咱們聊,不論多高多遠,希望你還是走在這條正路上,保持這個狀態。
小趙:一定一定。
小歪:在采訪的最后,你還有什么想對本文讀者說的嗎?
小趙:還是表態吧,做好傳統美術的一名小卒,努力提升自我,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多創作優秀作品來回饋哺育我的傳統美術,努力踐行戴敦邦老先生的寄語“講好中國故事,傳承優秀文化”。
每天下班后到圖書館系統性學習一下漢服知識
小趙同學為人謙遜禮貌,有古君子之風,他常年勤奮練習,傳統白描技術方面進步成熟指日可待,此人才放入連壇足以大放光彩。
他從小喜愛傳統文化,白描國畫、書法、戲曲,這些深厚的情結指引他走在正道上,不易被資本裹挾拐入其他“潮流捷徑”上去。
月亮與六便士,假如兩者不可兼得,他會選擇前者,這當然是源于初心的熱愛,也含有一份超過同齡人的成熟和覺悟。快節奏、功利主義盛行的今天,愿意從事不太來錢的事業,愿意慢慢來,寧靜致遠,這需要太大勇氣。我為他叫好的同時,也暗暗為他的生活狀況擔心。
這次訪談是一個月前的事情了,最近聽聞他又得到支持,可以繼續畫自己心愛的宋詞、岳傳系列,也有出版方開始和他談連環畫創作的項目,看到這些好消息,我真為他高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