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皆有官方可靠信息來源,已贅述在文章中
前言
聰明反被聰明誤!從全球最大的電子代加工廠,到現在被拋棄的“棋子”,曾經已經在美國建廠并上過一次當的富士康,如今轉頭就又一次陷入到了新的困局之中。
現在他親眼目睹了富士康開始走下坡路,郭臺銘這才發現,他究竟被外國人耍的有多慘。
而這次富士康真的“賭輸”了!郭臺銘做夢也沒有想到,“制裁”會來的這么快!
美國夢破滅
人生之路需穩健前行,每一步都應腳踏實地,否則,急功近利之下,受傷的往往是自身。
然而,這一樸素真理,對富士康集團的領航人郭臺銘而言,卻似乎成了一道難以逾越的認知門檻。
從跨越大洋的美國到遙遠的印度,郭臺銘的海外擴張之路布滿了觸目驚心的失敗印記,最終不得不黯然神傷地重返中國市場的懷抱。
2017年,富士康豪擲百億美元,誓要在美國這片土地上扎根建廠。
驅動這一決策的,正是美國政府拋出的“誘人橄欖枝”——一系列看似慷慨的優惠政策,承諾涵蓋工人、資金乃至工廠建設等全方位的支持,讓郭臺銘幾乎無需為后顧之憂。
當時,富士康已穩坐中國代工電子產業的頭把交椅,面對印度政府拋來的橄欖枝,郭臺銘難掩內心的激動與期待,未及深思熟慮便欣然接受了這一誘人的合作邀請。
連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也親自出席了富士康美國工廠的開業慶典,兩人并肩而立,志得意滿,仿佛已共同繪制出美國制造業復興的宏偉藍圖。
郭臺銘心中更是燃起了成為“科技界新喬布斯”,屹立于行業巔峰的壯志豪情。
觀察者網2019-05-02郭臺銘見特朗普:在美建廠計劃沒有改變
然而,好景不長,這座建立在美好愿景之上的城堡,終因缺乏穩固的地基而搖搖欲墜。
一年光陰匆匆流逝,承諾的補貼未見蹤影,富士康反而因人力物力的巨大投入而陷入困境,郭臺銘的雄心壯志也隨之化為泡影。
回望過往,美國的做法,與如今的印度何其相似,而令人唏噓的是,郭臺銘竟在同一處陷阱中重蹈覆轍,兩次栽在了對海外市場不切實際的幻想之上。
“梭哈”印度的富士康
經歷了前車之鑒,富士康在印度市場終于萌生了及時止損的念頭,只是連郭臺銘自己也未曾料到,印度的反應會如此迅速且決絕。
2023年7月10日,富士康宣布了一項震撼業界的決定——終止與印度礦業巨頭韋丹塔的半導體合資項目,此消息如巨石投湖,迅速在行業內激起層層波瀾,輿論也隨之分裂為截然不同的兩大陣營,各持己見,爭論不休。
一方震驚于富士康的撤退決定,擔憂這將對“印度造芯”的雄心構成重大打擊;另一方則對此早有預料,認為富士康的退出是遲早之事。
紅星新聞2023年07月13日富士康退出印度“造芯運動”背后:印度造芯百億美元補貼計劃,為何一分錢沒花出去
回望往昔,郭臺銘曾被印度政府承諾的百億美元投資“大禮包”深深吸引,毫不猶豫地投入高達195億美元,攜手威丹塔集團共謀發展。
在他看來,這不僅是進軍新興市場的良機,更是實現財富飛躍的捷徑。
然而,盡管富士康的初衷美好且滿載憧憬,但現實的復雜與嚴峻卻往往超乎想象。當滿懷期待的夢想遭遇冰冷的現實時,公司不得不愕然面對一個殘酷的事實:原先的樂觀預期與現實之間,橫亙著一條難以輕易跨越的鴻溝。
印度雖擁有龐大的勞動力資源,但其質量參差不齊,遠遠無法滿足富士康高效生產的需求,基礎設施的薄弱,尤其是電力供應的不穩定,更是成為制約發展的瓶頸。每當電力短缺,生產線便陷入停滯,生產效率更是無從談起。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印度政府為應對停電問題,竟采取極端措施,直接削減了工廠三分之一的用電量,這一決策無異于雪上加霜,讓富士康在印度的運營前景更加黯淡。
在中美貿易戰的風云變幻中,郭臺銘曾試圖通過依附美國政府來拓展產業版圖,但結果卻是兩頭落空。
在美國的受挫,加之印度的挫敗,讓這位商界老將也陷入了“倚老賣老”的尷尬境地,其商業帝國的海外擴張之路,充滿了坎坷與反思。
富士康該何去何從
1988年,富士康在深圳建立了第一家工廠,正式進軍中國市場。
富士康的進入正值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國家對外資提供了諸多優惠政策,包括稅收優惠、土地使用優惠等,為富士康在中國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外,中國龐大的勞動力市場為富士康提供了源源不斷且成本相對較低的勞動力資源,這一優勢極大地促進了其生產效率和競爭力的提升。
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中國逐漸構建起了一套完善且高效的供應鏈體系,這一體系為富士康提供了從原材料采購、生產加工到產品銷售的全鏈條服務與支持,極大地提升了其運營效率和市場競爭力。
歷經多年的辛勤耕耘,富士康在中國市場成功編織了一張廣泛而深入的市場網絡,不僅與國內外的眾多行業領袖并肩同行,更與之建立了深厚且持久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書寫著互利共贏的新篇章。
然而,在富士康對高額利潤的狂熱追求中,員工福祉卻不幸成為了被忽視的角落,這一疏忽最終引發了連鎖反應,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后果。
無休止的加班不僅損害了工人的身心健康,引發了諸多精神問題,還釀成了令人痛心的悲劇——有工人不堪重負,在工廠樓頂選擇了結束生命。
這成為了富士康過去十幾年間,其快節奏生產模式所遺留下的深刻傷痕。年初時,郭臺銘尚以高薪為誘餌,試圖挽留員工,聲稱富士康的薪資水平可與央視媲美,但如今,他卻因自身決策失誤而遭受了外界的嚴厲制裁,可謂是自食其果。
觀察者網2023-10-23富士康遭查:鴻海集團回應,島內議論紛紛
隨著富士康在中國大陸的業務逐漸步入衰退期,郭臺銘展現出前瞻性的視野,積極將戰略目光投向全球,尋找新的市場增長點,以期通過這一轉型重振企業雄風。
他敏銳地預見到未來電子消費市場的格局將取決于全球布局,而此時的印度,因其相對寬松的監管環境和與中國市場初期相似的勞動力成本優勢,成為了郭臺銘眼中的“新大陸”。
股城網2019年06月27日 郭臺銘口出狂言 郭臺銘說撤出大陸真相來了
然而,這一決策卻如同飲鴆止渴,非但沒有解決根本問題,反而讓富士康在印度市場陷入了更深的困境,就像是親手為自己挖掘了一個難以逃脫的陷阱,里面埋藏的竟是致命的“砒霜”。
對此,有評論一針見血地指出:“郭臺銘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皆因貪心作祟。
作為商人,被騙一次已是恥辱,再陷同樣陷阱,實屬聰明反被聰明誤。”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