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也就是9月10日,湖北咸寧一小孩已沉入水底多時,危急時刻一紋身男子潛入水下將其撈出,一名女士為其做心肺復蘇,眾人接力施救,最終孩子脫險:
這個孩子得救,得益于一干熱心人的出手相助:有人下水撈人,有人岸上牽拉、有人心肺復蘇。如果大家都只是站在岸上拍視頻、等著發朋友圈,孩子當然不可能得救。
我之所以說紋身大哥和心肺復蘇的女士很棒,而“她”(我不確定是不是孩子的母親)的做法畫蛇添足,就是視頻中最后一段:
在孩子因心肺復蘇而恢復自主呼吸、醒來之后,這位女士采用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對孩子進行腹部沖擊。地上明顯吐出了很多胃內容物,這是非常錯誤的。
有人溺水,撈上來之后到底該怎么救?民間甚至是一部分號稱“專業”的人士腦子里都有誤區。比如前幾天我寫的這篇文章:
很多人總是想著溺水就是灌了很多水在肚子里,把水倒出來、控出來人就活了。
很多影視劇也是這么渲染的,不管是倒掛控水還是壓肚子擠水,反正連水帶魚一起吐出來,人就醒了:
朋友們:千萬不要被這些無知無腦只會煽情的編導誤導了!(不只是急救,還包括許許多多涉及科學、科普的知識,都不要信編導的)
人溺水死亡都是因為嗆水后關閉氣道窒息所致,絕不是喝多了水或者是肺里灌滿了水所致。因為嗆水,肺里進不去多少水,就算進去少量水,也會隨著血液循環帶走,不會滯留肺里。
所以,多個國際指南,都不贊成對溺水患者控水:
甚至,中國淹溺急救專家共識還明確提出“不應為患者實施各種方法的控水措施、包括倒置軀體或海姆立克氏手法”:
亂用海姆立克法進行腹部沖擊,像這樣把吃的東西都給沖了出來,一點好處沒有,反而可能損傷兒童的內臟。而如果患者還沒有恢復意識,這些嘔吐物還可能堵塞呼吸道,造成窒息。
因此,把溺水者救上岸之后,如果呼喚已經沒有了反應,則應立即快速評估患者是否還有正常呼吸?時間不少于5秒、也不應超過10秒。如果沒有呼吸、或者不能確定是否確實有呼吸,就應立即開始心肺復蘇。
如果可能的話,盡可能從人工呼吸開始,也就是先吹2-5口氣,然后開始以30:2的比例進行胸外按壓+人工呼吸。
當然,如果你記不住先做哪個操作也無所謂,不必糾結延遲,就從胸外按壓開始也行,畢竟只有15-18秒鐘時間,稍微猶豫、糾結一會都不止這點時間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