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科普之旅即將啟程!”9月13日上午10點,隨著虛擬主持人“科科”的話音徐徐響起,以“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協力建設科技強國”為主題,為期2天的2024成都市全國科普日主場活動,在成都市成華區東郊記憶線下主會場正式拉開帷幕。活動聚焦“百館展覽探未來”“百場報告話前沿”“百個IP創科普”三大重點活動,以“1+3+N”形式打造系列示范活動、精品展覽、前沿報告,強化優質科普產品供給,推動科普向服務成都高質量發展聚力。
1+3+N
雙線聯動掀起成都科普熱潮
在當天的啟動儀式上,一場炫酷的開場科普舞蹈《未來之光》,讓現場觀眾享受了科技與藝術結合的視覺盛宴,并對未來科技充滿無限期待。
啟動儀式上,“科普熊貓·蓉遇2024”頒獎典禮同期舉行,現場為四川大學教授張舒羽等年度科普人物和四川省防災減災教育館等年度科學美空間頒獎,并視頻發布了年度科普圖書、科普數字作品和科普活動。同時,為“青耀魚鳧·氣象先行”氣象科技科普志愿者服務隊等2024年度成都市品牌科技志愿者服務隊伍”授牌。
成都市科學技術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活動通過“線上+線下”同步方式,不僅聯動武侯區、溫江區、雙流區三大分會場,舉辦豐富多彩的展覽展示、科技互動體驗主題活動,還聯動四川、重慶兩地開展了“百館展覽探未來”等9大主題線上系列科普活動。活動期間,線上線下觀眾都體驗到了一場集科技創新、科技智慧、科技服務于一體的科普盛會。
10大主題場景
全民共享科技創新成果
“通過這臺機器,就可以一次性完成家里安全隱患排查。”在主會場“樂活科普”主題展覽區,眾安智普教育展臺的模擬滅火體驗臺、消防知識大轉盤等體驗道具,吸引了不少市民參觀體驗。
據了解,本次主場活動線下主題展區創新打造10個主題科普新場景,涵蓋智慧蓉城、科技資源、科幻文創、虛擬現實、科學實驗、制造強國、鄉村振興、綠色低碳、安全應急和衛生健康等領域,小到與科技相關的衣食住行,大到無人技術、災害防治、航空航天等領域,現場均可一一體驗。2024年度科普人物、科普圖書、科普數字作品、科普活動、科學美空間等重要內容,也在現場進行了同步展示。
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1+3”布局,成都市全國科普日主場活動以成華區主會場活動為主線,與武侯區分會場“百館展覽探未來”、溫江區分會場“百場報告話前沿”、雙流區分會場“百個IP創科普”三大主題活動聯動開展,讓公眾身臨其境、感知前沿科技的應用場景,打造科普服務圈。
寓教于樂
全域聯動暢享科技新未來
“這款火箭可以實現自主飛行與降落。”在主會場四川星河恒宇展示區,一款專為青少年設計的科普教育產品——智能電驅火箭吸引了不少市民關注。據展臺負責人介紹,這款火箭模型是一款專為青少年設計的科普教育產品,其靈感源于長征系列火箭,采用涵道風扇與鋰電池實現自主飛行與降落。它通過模擬真實的火箭發射全流程,使學生親歷火箭發射的全過程。該產品不僅增強了航天科普互動性和趣味性,還促進了航天知識的學習與航天人才的早期培養,已在多地學校及航展中展示。
據了解,今年成都市全國科普日活動中,武侯區分會場設置了虛擬現實體驗、科技互動體驗、科學實驗DIY、科普盲盒發放四大核心體驗區域,讓市民現場體驗“神舟太空艙”等場景魅力。溫江區分會場以“1+4+N”形式,圍繞健康養生、環保、網絡安全、科學實驗、科普創作等熱點話題,開展了前沿科技體驗進學校、科普展覽進社區、科普服務進機關、成果對接進企業的趣味多元科普活動。雙流區分會場,成都科普IP“科普熊貓”和該區全新打造的科普IP“雙雙”同期亮相,實現趣味與科普跨界共融。同時科普IP“雙雙”和科普大V組成的“首席科普星推官”,也以創新IP的趣味形象與市民互動,提升科普效果,推動公民科學素質全面提升。
主辦方表示,今年成都市全國科普日主場活動的主要亮點之一,就是現場設置了VR、AR、航空航天模擬、無人技術等近百種可以參觀、體驗、互動的科技作品、產品和創新技術,讓廣大市民感受到未來科技賦予人類美好生活的魅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