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一起學習更多藥學知識:
在心梗面前,任何一步都有可能走錯,而走錯一步,就可能抱憾終生。
看看心內科醫生總結的突發心梗最怕患者做的10件事,每個人都應該牢記!
醫生總結心梗來臨,最怕你做10件事!
江蘇省泰興市人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耿寶玉、聯勤保障部隊第983醫院心血管科副主任醫師王星提醒,突發心梗,醫生最怕患者做的10件事!
1、出現胸痛,覺得沒多大事
耿寶玉醫生指出,曾接診過一位老年患者,出現胸痛后,先是自己在家觀察和處理,過了9小時還沒緩解,才趕往醫院。
醫生馬上進行了急診手術,命是保住了,但因為太遲來就診,心臟功能已經嚴重受損。術后,她反復出現心衰,生活質量明顯下降。
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每耽誤一分鐘,就意味著更多心肌細胞壞死。
2、深呼吸和用力咳嗽
王星醫生表示,發生心肌梗死的時候,是因為心臟血管突然發生血栓,突然堵塞了。深呼吸和使勁用力咳嗽并不會打通血管,并不會改善缺血。更不會因為咳嗽了,心臟就不會室顫,不會驟停。
相反,當發生心肌梗死后,心臟局部缺血壞死,心臟處在極度疲勞狀態,需要絕對休息,以減輕心臟負擔。這時候深呼吸用力咳嗽,只能是增加體力消耗,增加心臟負擔,無疑是會加重心肌梗死的病情,甚至加速死亡。
所以,當發生心肌梗死的時候,不能深呼吸或用力咳嗽。
3、用力拍打胳膊急救
王星指出,心肌梗死發生的時候,心臟隨時可能罷工,隨時會停跳。這時候心臟要絕對休息,任何動作,都可能會加重心臟負擔,加速死亡。用力的行為,更是不可取的,更會加劇病情。
所以,心肌梗死的時候,用力拍打胳膊,不但不會自救,而且會造成致命危險。
4、進行十指放血
王星指出,心肌梗死是心臟血管血栓堵塞,通過十指放血是無法融化血栓,無法開通血管的。十指放血也不會避免心臟驟停,十指也就是十宣穴,十宣放血是用于昏迷患者的催醒。而不是心肌梗死地急救。
所以,心肌梗死發生時,十指放血只會耽誤更多的時間。
5、沒有檢查,就吃阿司匹林
王星提醒,在120給患者做心電圖之前,誰也無法準確判斷胸痛是不是心肌梗死。因為胸痛可能是主動脈夾層、肺栓塞、氣胸等疾病。如果是由于主動脈夾層導致胸痛,那么這時候吃了阿司匹林,無疑會加重大血管出現,加速死亡。
所以,只有等120醫生做完心電圖,確診心肌梗死后,才能吃阿司匹林。而不能在確診前就給予阿司匹林,以免錯誤治療。
6、找身份證、醫保卡和錢
有些傳言說:沒有錢,沒有身份證,沒有醫保卡,到醫院不給治。錯!這是謠言。
突發急性心梗后,如果去找錢找身份證,會耽誤時間。對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醫院有綠色通道,可以先搶救,先治療,再繳費,再辦手續。
7、非要自己開車去醫院
耿寶玉醫生指出,曾有患者胸痛2小時后到家附近的衛生院就診,心電圖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室性早搏”。醫生建議他們趕緊乘坐120救護車趕往醫院搶救,家人不聽勸告,自己開私家車送院,途中病人突然發生室顫,不幸死亡。
心梗發生后,一旦再出現惡性心律失常,患者很難自救。120救護車上有專業的急救設備和經驗豐富的急救人員,是送院途中的生命保障。
因此,胸痛發生后,一定要優先呼叫120,乘坐救護車送院。
8、去醫院“挑三揀四”
耿寶玉醫生指出,有一位患者胸痛3小時后就診,心電圖診斷“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房室傳導阻滯”。醫生建議他立即住院搶救,但因為有親戚在省城大醫院,他們不聽勸告,執意開私家車趕往省城。結果途中死亡,十足可惜!
記住,明確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后,快速救治是關鍵。此時切莫挑三揀四、舍近求遠,必須以最快速度到最近的有救治能力的醫院搶救。如果當地有胸痛中心,最好去胸痛中心就診。
9、“傻傻”在門診等半天
耿寶玉醫生表示,有患者胸痛3小時后來醫院看病,堅持掛門診,在門診三樓候診時,突發惡性心律失常(室顫)。
醫護人員馬上搶救,電擊復律,但她最終還是沒挺過來。事后證實,她患的是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心梗等不起,務必看急診!大點的醫院,急診科都有急性胸痛的快速急救綠色通道。尤其是設立了胸痛中心的醫院,往往要求10分鐘內完成首份心電圖檢查,20分鐘內完成心梗三項的檢測,30分鐘內完成CT檢查。綠色通道,才能幫你爭分奪秒!
10、手術前猶豫不肯放支架
“可怕的心臟支架,坑害了多少人!”網上流傳著很多這樣的文章。很多人聽信了謠言,對心臟支架很排斥,發生心梗后無論如何不肯植入,最終失去生命。
耿寶玉醫生指出,心肌梗死發生后,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進行急診心臟介入手術,迅速開通閉塞的冠狀動脈,使心肌恢復持續的血液供應。
所以,一旦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醫生建議你靜脈溶栓或者行急診介入手術時,一定要舉雙手贊成,毫不猶豫地爽快答應!
這些心梗預兆,要警惕!
上海市胸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施鴻毓于2018年出,心肌梗死致死率高,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一些不典型的先兆癥狀沒有得到患者重視,等到突然發病,救治不及時就容易造成致命危險,所以及時識別急性心肌梗死的先兆癥狀很重要。
急性心肌梗死的先兆癥狀多在發病前1周出現,少數甚至可能提前數周,約40%的病人發生于梗死前1~2天,有的病人可以反復發作。其主要表現為:
1、心絞痛發作頻率加快,而且痛疼加重;
2、心絞痛持續時間延長,伴出冷汗、惡心、嘔吐等;
3、心絞痛誘因改變,更易發作,在休息時也會發作;
4、原來可緩解疼痛的方式失效;
5、發作時伴心跳緩慢或心動過速、休克、暈厥等。
發生了心梗該怎么辦?
要牢記兩個“120”: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把握黃金救治“120分鐘”,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救治,心肌就會出現不可逆的壞死。
記住6點,遠離心梗!
預防才是最好的治療。王星醫生在微信公眾號“心血管王醫生”刊文提示:做到以下6點,有效預防心絞痛和心肌梗死。
1、監測血壓、血糖、心率
不能忘記監測血壓、血糖和心率。過高的心率、過高的血糖、過快的心率都會增加心絞痛、心肌梗死的風險。
2、規律吃藥
任何停藥或換藥,都有心絞痛或心肌梗死的風險。不管是控制三高的藥物,還是心血管相關的藥物,比如阿司匹林和他汀,都應該規律服藥,千萬不要覺得自己病情穩定就不用吃藥了。
3、不要熬夜
長期的熬夜會導致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免疫力下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每年心血管猝死的患者中,很多都是熬夜熬出來的。
4、吃得健康
不健康的飲食不利于血壓血糖血脂體重的控制,會增加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的風險。
1)吃得不宜過多
暴飲暴食,本身就會導致胃腸不適,同時回心血流減少,加之增加心臟負擔,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會誘發心肌缺血心絞痛,甚至暴飲暴食會直接誘發心肌梗死發生。
2)吃得營養健康
心血管朋友的飲食健康,是一個持久戰。只有自覺自律的人,才能改掉高油高鹽高精細糧,逐漸養成低鹽低油低糖,多蔬菜、水果、粗糧雜糧,適當瘦肉、魚肉、牛奶、堅果的健康飲食。
5、適當活動
長期不活動,會導致血壓、血糖、血脂更高,體重更胖;加之血液循環也會減慢,更容易發生心絞痛或者誘發血栓,引發心肌梗死。
一定記得每天出去走走,活動活動;可以一周3-5次,每次30分鐘以上。
6、好的心態
研究發現憤怒可以使我們的心臟病風險在2小時內上升7.5倍;焦慮使心臟病發作風險增加9.5倍。
所以自己得想辦法調整心態,找點事情做,不能總閑著:做飯、拖地、下棋、聽聽歌曲、看看相聲小品、寫毛筆字、錄點小視頻等等,都可以調節自己的心態。
本文來源:健康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