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原本血壓正常的老年朋友,也會逐漸出現高血壓的問題,這種老齡化帶來的高血壓,往往會被很多人忽視。
鄰居王大媽今年72歲了,10年前血壓還完全正常,近兩年參加社區老年人體檢時,血壓也開始出現了升高的問題,近一次體檢中,她的血壓達到了159/90mmHg的水平,醫生建議她服用降壓藥控制血壓,她卻不以為然:“我都70多了,血壓高點也正常,反正沒啥感覺,就不吃藥了吧。”
有這種想法的老年人其實不在少數,其中也包括一些本身就有高血壓問題,長期服藥控制,但血壓控制仍然不達標的朋友。但實際情況確實,長期的高血壓會加速動脈硬化,而硬化的血管又會使血壓進一步升高,傷害心臟,腦血管,腎臟等重要器官,形成惡性循環。
像王大媽這種情況,她的血壓已經達到了2級中度高血壓的邊緣,如果積極控制,可能會對心腦血管健康,腎臟健康帶來全面的獲益,而如果放任不管,血壓還會進一步升高,甚至會誘發心梗,腦卒中等多種重大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
老年人是不是年齡大了血壓就偏高一些呢?老年人的高血壓,到底控制到多少才安全呢?哪些情況,可以適當放寬老年人血壓的控制目標呢?今天的這篇科普,就來和大家聊一下這方面的話題。
老年人血壓高一點是正常現象?
網上經常會有一些“偽科普”,介紹多大年齡血壓該是多少,而且流量還非常不錯,但這樣的文章帶來的后果就是,會讓很多老年人錯誤的認為:“自己的血壓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升高,是一種正常現象,即使超出140/90mmHg高血壓診斷標準的血壓也是正常的。”
血管的老化、硬化,使血流阻力增加,是老年人血壓升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大多數的老年朋友,隨著年齡的增長,血壓也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升高,但這并不代表這樣的升高就不需要重視,不需要干預。
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如果診室測量血壓超過140/90mmHg,在排除白大衣高血壓等情況的前提下,就應該對升高的血壓進行積極的干預控制,必要時該用藥也要及時用藥,千萬不要覺得年齡大了,血壓高點也正常。
血壓高點可能沒什么感覺,但高血壓帶來的健康危害卻是不分年齡段的,對于身體各方面衰老程度更嚴重的老年人來說,高血壓帶來的心腦血管風險,往往比中青年人更大,因此,更要積極重視高血壓的積極控制。
老年人高血壓該控制到多少?
這個問題,在我國新發布的高血壓防治指南2024年修訂版中,已經給出了明確的答案。指南中指出,65歲到79歲的老年人,其血壓控制的基本目標是<140/90mmHg,而如果能夠耐受,把血壓控制到130/80以下則更佳。
需要注意的是,這兩個推薦的目標值,全都是A級證據,也就是說數據來自多項隨機對照臨床試驗或由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組成的薈萃分析,有明確的臨床證據支持。
也就是說,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來說,至少需要把血壓控制到140/90mmHg以下,而如果能夠控制到130/80mmHg以下,還能帶來進一步的心腦血管風險降低獲益。
反過來思考的話,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來說,如果血壓超過130/80mmHg的水平,就應該予以重視,通過生活干預積極的控制升高的血壓,而如果超過140/90mmHg,則更要加強血壓的調理控制,必要時應該啟動降壓藥物治療,把升高的血壓控制在達標范圍內。
老年人血壓控制目標可適度放寬的3種情況
有些朋友可能會說,這個血壓控制標準就這么死板嗎?就沒有情況可以適度放寬這個控制標準嗎?對于老年高血壓朋友的實際臨床控制來說,當然也會碰到各種各樣的情況,很多時候結合情況,設立個體化的血壓控制目標,也是非常必要的,今天為大家介紹3種可以適度放寬血壓控制目標的情況。
1. 年齡大于80歲的高齡老年人
新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也明確指出,80歲以上的老年人,其血壓控制目標可適度放寬到收縮壓不高于150mmHg。在耐受的情況下,可考慮將血壓控制到140mmHg以下。
高齡老年人的身體機能和器官儲備功能普遍下降,對血壓波動的耐受性更差,過于嚴苛的血壓控制目標,會增加其低血壓風險,加大跌倒、腦缺血等問題的發生風險,當然到底把血壓控制的目標設置到多少,還是要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其降血壓干預的重點是“平穩安全”。
2. 身體衰弱或合并多種重疾的老年人
如果高血壓患者雖然年齡不到80歲,但合并有嚴重的心衰。腎功能不全,腦血管疾病,腫瘤晚期等疾病時,往往預期壽命有限,這種情況下,嚴格控制血壓,反而會加大身體的藥物代謝負擔和副作用風險,完全沒有必要過于嚴苛的控制高血壓問題。
對于這種情況的老年人,提升生活質量,全面保障患者的舒適性是首要任務。因此,多數情況下,不必過于強調高血壓的嚴格控制,可以將收縮壓控制到160mmHg以下即可,要盡量避免過度控制血壓帶來的頭暈,乏力,身體供血不足等情況。
3. 低血壓風險高的老年人
有些老年朋友,不但有高血壓的問題,同時身體對于血壓的調節機能也較弱,一不小心,還容易出現餐后低血壓,體位性低血壓等問題,這種情況下,低血壓會引發腦供血不足導致眩暈,增加跌倒風險,甚至會導致骨折等嚴重傷害問題,因此在使用降壓藥,設立血壓控制目標時也應該格外慎重,并采取個體化的降壓控制目標,盡量減少低血壓的發生風險。
對于這種情況的老年朋友,在設立降壓目標之前,應該了解老年人的低血壓風險和情況,例如一些長期臥床的老年人,容易發生直立性低血壓問題,應了解老年人坐位、臥位。站立位不同情況下的血壓,降壓治療也應更加謹慎,以患者血壓不會低于安全范圍為準則,設立個體化的血壓控制目標。
希望這篇文章,對大家正確認識老年高血壓的控制目標設置能夠有所幫助,也歡迎大家積極轉發分享,讓更多人看到更靠譜的健康科普知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