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銘銘子????
《雪迷宮》里有個反派,萬皇酒店老板林智達的兒子林江,江湖人稱“小林總”。
小林總開局可是挺狠,打人撬活放狠話,可惜被姜小海穩穩拿捏,每次找茬都光速挨打,然后一如既往地落荒而逃。觀眾調侃這個角色“有種腦干缺失的喜感”,可恨又可笑。
在對話小林總的飾演者孫博豪之前,我們腦海中浮現的還是林江放狠話的囂張模樣。但現實生活中的孫博豪,當然沒有半點林江的影子,“有點小緊張、小拳頭微微攥著”的樣子,暴露了他強裝鎮定的i人屬性。
不過在對話中,一聊起林江這個角色和《雪迷宮》里跟演員們配合的趣事,孫博豪的話匣子一下子就打開了,仿佛又回到了當時的拍攝現場。
對于他來說,《雪迷宮》無疑意義非凡。于角色而言,林江戲份雖少但精,人物特征顯著,能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于戲而言,《雪迷宮》是優酷“白夜劇場”的第四部作品,大制作強班底名演員,能參與就不虧;于導演而言,《雪迷宮》是他繼電視劇《封神演義》后與呂行的第二次合作,是多年前緣分的延續。
作為懸疑劇的忠實愛好者,能夠出演這部劇,孫博豪感到既榮幸又無比珍惜。林江這個角色,也為他的演員生涯添上了鮮亮的一筆。
01
林江,一個不單一的反派
“楞、二、蠢”是孫博豪拿到劇本后對林江的初印象。他靠著這股自恃是富二代的勇猛,來哈嵐跟地頭蛇秦義搶生意;與姜小海談判時,他傲慢、不屑、無理取鬧,結果被對方提溜起來,倒掛在商場的護欄上,從此學會了認慫。
這種慫不止是被打到服軟,小林總還“舉一反三”般學會了察言觀色。和姜迎紫見面時,通過對對方氣場的判斷,和爸爸林智達的反應,他敏銳地察覺到這個女人不好惹。于是不再像面對姜小海時那樣“舞舞喳喳”,而是獻起殷勤,吩咐手下好好伺候姜迎紫。“他也不是遇事跟人杠到底的人,他也能屈能伸,把人情世故做得還挺淋漓盡致。所以我會覺得他首先是一個比較有趣的角色。”
劇本對林江成長背景的交代不多,孫博豪基于劇本,自行填補了他的成長過程,來構建這個人物的性格。
“劇本當中說我是剛從北京我媽媽那兒回到哈嵐的,我就在想,也許我的父母是離婚的一個狀態。我爸爸林智達是扒手起家,后面做成了五星級酒店的老板,階級跨度很大。他在打拼自己生意場的過程中,可能忽略了對我的教育。他的內心是虧欠的,導致他在我成長過程當中,除了在金錢方面給我一些支持之外,剩下的就是驕縱,所以才會養成林江囂張跋扈和浮夸的性格。”
《雪迷宮》的故事發生在九十年代,那時孫博豪還小,沒有形成記憶,身邊也沒有接觸過這樣的人。但他家里有當警察的親戚,他會問他們,那個年代像林江這樣的人是否真實存在。“他們說真的有,然后我會問這樣的人大概是一個什么樣的性格特征,有沒有可以跟林江相通的。如果有,我就會把它放在林江的身上。”
在家里,孫博豪先嘗試對著鏡子演,然后給身邊的家人演,就這樣準備著進了組。于是一到片場,他就感覺好像已經有另外一個人住在了他的身體里,“這種感覺還挺有趣的。”
林江這個角色不好演,壞又好像不致命,慫但日常狀態是“超雄”。作為“i人”,孫博豪一開始很難和他建立起連接。
“起初找不到,總感覺自己是在所謂的嘶吼,但其實根本是不對的,好像除了嗓子在嘶吼之外,心還是我自己。后來我就想辦法打破。因為這事我還專門請朋友吃飯,我跟他們說待會兒你們可能會看到我的另一個狀態,但我沒告訴他們是什么樣子。后來慢慢通過他們給我的反饋,我也用了一些其他的手法,包括外部狀態的調整,就慢慢找到這種感覺了。”
此外,孫博豪也借助了一些小道具。那個年代吸煙又稍微有點錢的人,比較喜歡用Zippo打火機,一來能點煙,二來也是一種所謂身份的象征,最適合眼界窄又愛“裝”的富二代。于是在與姜小海搶地盤的那場戲中,觀眾還未見到林江其人,便先看到一個正把玩著Zippo火機、嚼著泡泡糖的側影。
“那會兒大部分人可能都比較喜歡吃大大泡泡糖,我在網上下單了100塊各種口味的泡泡糖帶去組里了,沒事就吃。我想通過一些我對他內心的挖掘,再結合著外部的一些小道具,把林江比較浮夸的性格特征豐滿起來。”
孫博豪還特意給他設計了塑料京腔和蹩腳英語,來凸顯他身上的顯擺勁兒。“他根本就不是一北京人,但是那個年代,他可能覺得我進京了,我去過首都了,我就看不起你們這些小地方的人了。還有那句不標準的英文。他可能連語文都學不明白,但是又想顯擺,所以我給他設定這句話的背景是,他在北京不知道誰的口中聽到了,估計回家也反復練習了無數次,終于找到機會跟姜小海說出來了。”
林江種種讓人哭笑不得的性格和行為,成功讓觀眾覺得小林總是“彪中帶傻”“狐假虎威”的代名詞。但孫博豪透露,別看小林總好像“人不狠話還多”,但他本質上就是一個非常有問題的人。
“其實前面他并沒有做什么很過分的事情,都是在耀武揚威。但是后面他強暴了一個女孩,還給她扎了冰毒。能做這樣的事,他一定非常壞。”
這場戲在拍攝時,他不僅在現場收獲大家的好評,甚至拍得連自己都有點唾棄自己。雖然“人設崩塌”了,但作為演員,孫博豪非常期待小林總反轉后一場張力拉滿的戲,“覺得還是挺動情、挺好的。”
02
擰成一股繩??????????
因為有導演呂行坐鎮,給足了孫博豪在演戲時的安全感。“當初呂行導演能把林江交給我來演,是對我莫大的信任。在后面的拍攝過程中,只要我們前面在大方向上達成了共識,他會給演員很多的空間,我覺得這一點是非常難得的。”
在孫博豪看來,無論是在鏡頭、畫面,還是演員的呈現上,呂行導演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在片場的把控力也非常強。“呂行導演是整部戲的保障,正因為有他做這部劇的總導演,對于我來說,怎么演都是加分的。”
以及,《雪迷宮》在打戲這一塊兒可以說做得相當扎實。“我們的動作導演特別專業,也特別認真。他會在確保我安全的情況之下,結合林江這個角色的性格特征,以及對手戲演員的性格特征,先去排練和套招。等到他們覺得很合適的時候,再來教我。”
孫博豪覺得,打戲本身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在套招的同時,還要結合當下的情緒,給到動作和臺詞。這點反而才是需要前期預判和彩排的。
在戲里,林江沒少跟高手們過招。第一場戲,仗著老爸林智達的勢力,他在酒店門口打群架搶生意,被鄭北一下子撂倒;第二場戲,面對看起來人畜無害的姜小海,他又犯了魯莽囂張的毛病,結果被對方一頓胖揍,給題材嚴肅的《雪迷宮》貢獻了不少笑點。
不過,雖然戲里的林江沒少挨打、挨呲兒,但戲外的孫博豪跟對手戲演員們都相處得非常融洽。
談及與自己對手戲比較多的章宇,他說:“章宇的很多作品我都看過,比如《鸚鵡殺》《無名之輩》等,我真的沒想過這么快就能跟他合作。我們兩個的第一場戲就是酒店那場夜戲,我既緊張又期待,因為還處在一個‘我認識他他不認識我’的狀態,想去熟絡又怕打擾到他。但他其實很容易相處,我們兩個很輕松就進行了一些溝通,走戲的時候他也給了我特別多的支點。也是因為這個支點,我們兩個才會在一個比較陌生的狀態之下把那場戲給演出來。”
孫博豪和章宇私下里關系處得特別好,“他有的時候都說,我不想再打你了,我真的下不了手了。”孫博豪調侃道。
另一位和他對手戲比較多的演員,是劇中飾演林智達的前輩李乃文。拍對手戲的前一天,李乃文約孫博豪吃飯,他緊張又擔心,怕不知道跟對方聊什么,所幸準備了一些問題,想著“問問這個問問那個”,把兩個人的戲梳理出來。
“結果我問他的時候,他說博豪,你先不要著急,我們首先演的是父子,父子最重要的是什么?我說是熟悉,他說對,我們現在就放松聊一聊,讓我了解你,你也了解我。我們聊了很多家常,很熟悉了以后,又去聊了一下第二天的戲。所以在第二天呈現的時候,真的比我預期的還要好。”
在孫博豪看來,《雪迷宮》的創作氛圍非常純粹,大家都是擰成一股繩在創作一部作品。演鄭北的黃景瑜、演曉光的劉潤南、演老舅的劉威……所有演員身上都有值得他學習的地方。
“我從他們身上學到的最重要的一點是一種精神。無論角色是什么類型,都應該完全沉浸在角色當中,想辦法從我孫博豪變成這個人。像劉威老師,我們倆沒有對手戲,但我有看到過他在現場,自己一個人反復地思考下一場戲該拍什么東西。而且老舅的腿不是有傷嘛,他在戲外也保持這樣一個狀態,這一點真的特別值得我去學習。”
03
努力是底色,沉淀是靈魂
孫博豪從小就有表演欲,小時候寒暑假總重播《西游記》,他趁著一集中間播廣告的功夫,自己進屋把家里有的被單兒什么的往身上系。“沒人幫我演,我就拿一些玩偶放在那當我的小兵,演完這個角色,我再反過去演另一個角色,就總這么玩。”
雖然家里沒有人從事演員這個職業,但孫博豪的爸爸媽媽平時都喜歡看影視劇,也比較尊重他的意愿。知道他想要成為一名演員后,也支持他去學表演。孫博豪由此走上這條路。
從2015年正式出道至今,他已經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了近十年。這十年間,他拍過《羋月傳》《畫江湖之不良人》 《封神演義》等多部作品,也經歷過影視寒冬戲量驟減的危機時刻。一路走來,他早已看淡了演員成不成名這件事情,“最重要的一點是一直有戲拍。”為此,孫博豪從未放棄過努力。
他向《雪迷宮》毛遂自薦拿到試戲的機會,試戲片段發給劇組以后,得到了比原來的角色戲份更多的林江;再往前數,爭取《封神演義》那會兒,他花了幾百塊錢,在家旁邊的影樓正經做了一個試戲視頻,同樣拿到了比原定角色戲份還要多的太子殷郊一角。面對這個行業,他的態度一直是端正的。
孫博豪最大的變化發生在2018、2019年左右,那時行情漸漸變得沒那么好了,想要演上一部戲不再像之前那樣容易。剛出道那會兒,他未必有時間思考和梳理人生方向,但當被迫停下來后,他終于有時間想,自己選擇這個行業,到底想要得到什么。
“剛剛畢業那會兒,可能更多想的是我要拍好戲,我要拍大戲。但是現在我覺得,真的不重要,成不成名一點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可以一直有戲拍。無論這個角色有一千場戲、一百場戲,哪怕只有一場戲,我都會100%甚至120%地去理解、塑造他。現場我跟對手演員演完以后,導演的認可和對手戲演員的認可,以及我自己內心的那種通透感,這是最重要的。”
影視行業幾經沉浮,大環境一直在變,“最難的是不知道下一個機遇在哪,不知道下一個機會什么時候能來。”但無論是否有戲拍,孫博豪始終都在通過各種方式保持作為演員的良好狀態。他雷打不動地健身,大量看國內外的影視劇作品。“我在看的過程當中,也會把我想演的某些臺詞摘出來,記錄在備忘錄里面然后去演,演完以后給家人和朋友看,問他們有沒有我本人的影子。”
讀書,也是他沉淀自己的方法。“前兩天我還在看劉天池老師寫的書,我覺得特別好,跟她上課的時候教給我們的東西一樣。那會兒我可能有一些似懂非懂,但今天回頭再看,就會覺得更明白了。”除了與表演相關的書,心理學、微表情,甚至講述肢體語言的書籍,也被孫博豪劃入閱讀名單。“我覺得演員這個職業可能跟心理學是相通的,你要想把角色表現得很細膩,應該需要懂得一些微表情。”
孫博豪想嘗試各種不同類型的角色,付出無比的努力和心氣兒,無論角色是大是小。“現在讓我說更想演什么樣角色的話,一個是軍人。雖然我當過兵,但還沒演過軍人。如果可以的話,我覺得是一件特別光榮的事情。另一個是類似人狠話不多,全部都是內心戲、眼神戲的壞人或者有復雜人格的角色。”
對當下的孫博豪來說,角色和機會尤為重要,他也充滿了干勁。“我希望我能成為一個很沉淀的演員,也一直在往這個方向努力。這些年我思考了很多,我非常熱愛這個行業,不管未來發展得好不好,演員一定是我一輩子的一個職業。所以我也希望導演、制片人、平臺們都能看過來,我一定會努力給到你們驚喜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