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場經常能看到T–64坦克的身影,而且數量還不少,俄烏兩都在源源不斷的升級和輸送。
別看它現在很“老”,也曾擁有過輝煌!
T-64誕生之時,正好是蘇美冷戰的高峰期。
那個年代,蘇聯的“鋼鐵洪流”一直都是西方忌憚的噩夢。
可是蘇聯并沒有就此止步,他們依然推出了自己一款革命性的設計,這就是T64坦克。
T64坦克服役時,蘇聯視它為國寶級的“秘密武器”,因為它有很多當時歐美西方還不具備的新技術,比如復合裝甲和自動裝彈機等。
除此之外,T-64的車組人員數量也減少到三人,大大降低了損失概率,也提高了車組協調指揮效率。
因此,T64坦克出道即巔峰,一躍成為蘇維埃軍事科技的最大驕傲。
蘇聯全盛時期,T64坦克就是“鋼鐵洪流”的中堅力量,蘇軍裝備數量高達13000輛。
這個坦克數量放在任何時期,任何國家都是極其恐怖的,何況這還是和平時期的服役數量。
也正因為有了T64坦克的奠基,后面的T72和T80才能如魚得水,迅速崛起占據世界坦克領域的半壁江山。
隨著時代的變遷,坦克科技也日新月異,但紅色帝國的T64卻從未停產,也沒有出口到任何國家。
蘇聯解體以后,T64坦克大量庫存遺留在俄羅斯。
而烏克蘭擁有該坦克的哈爾科夫制造工廠,所以一直都在生產該坦克作為烏軍裝甲部隊主力。
可以說,T-64才是蘇聯留給俄烏的最豐厚遺產。
俄軍“舊貨新用”,這就是T-64的魅力。
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的軍工走過了一段頗為曲折的道路。
由于受制于軍費不足,俄軍后來僅保留了T-72和T-80系列主戰坦克。
再往后,就是俄軍傾注了更多心血的T-90主戰坦克。
而蘇聯遺留的大量T-64坦克,則全部被俄軍退役封存起來,覆蓋了厚厚一層灰塵和滄桑。
據不完全統計,俄羅斯境內的那些坦克墳場中,大約還保留著約2000輛T-64主戰坦克。
誰也沒有想到,俄烏戰爭的爆發,徹底激活了俄軍的那些T-64。
由于戰爭已持續數年,俄軍的軍工體系開始倍感壓力。
而T72,T80和T90主戰坦克隨著損失數量的增加,也不得不讓俄軍高層開始思考一個問題:前線一味地用寶貴的先進坦克去消耗,這不是明智之舉。
因此,那些塵封多年的老坦克重新映入俄軍的眼簾。
而T64和更老的T-55、T-62坦克相比,無疑要更優秀。
T64雖然沒有T90那么先進,但在執行地面任務時,它的作用還是顯而易見的。
畢竟不管坦克先進不先進,在面對無人機和高精度武器轟炸時,其實都是一樣的“鐵罐頭”。
戰場表現
俄烏戰場上,其實T64是烏軍的“標配”,畢竟它在烏克蘭可謂是土生土長的。
俄軍剛開始沒有大量投入庫存的T64,可能就是擔心和烏軍的T64“撞衫”,造成敵我識別系統混亂。
剛開打時,烏軍那邊畢竟沒有俄軍“財大氣粗”,他們的主力坦克就是T64。
就算是現在,光靠北約各國援助主戰坦克也抵不過消耗。
而烏克蘭自己能生產的T64,短時間內無疑還是烏軍的不二之選。
近日,烏軍新編的一些旅就配備了T-64坦克的改進型:T-64BV。
由此可見,俄烏戰爭爆發兩年多后,烏軍仍然擁有繼續生產T-64的能力。
而且,烏軍也沒有覺得它哪里不好用。反觀德國豹2坦克來到俄烏戰場,反倒出現了“水土不服”的癥狀。
結語
T64坦克雖然深深的烙上了滄桑印記,但它絕沒有被歷史所拋棄。
作為一款“爺爺級”的老舊坦克,未來某一天肯定會消失不見。
但今天還能馳騁在俄烏戰場上,對于T64來說其實就是一種勝利。
圖源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