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節縣人大寫好“三篇文章”
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奉節樣板”
【以上圖片均為白帝鎮三峽之巔村莊-石廟村】
【以上圖片均為白帝鎮三峽之巔村莊-石廟村】
白帝鎮三峽之巔村莊-石廟村
【以上圖片均為白帝鎮三峽之巔村莊-石廟村】
【以上圖片均為白帝鎮三峽之巔村莊-石廟村】
【以上圖片均為白帝鎮三峽之巔村莊-石廟村】
【以上圖片均為白帝鎮三峽之巔村莊-石廟村】
【以上圖片均為白帝鎮三峽之巔村莊-石廟村】
【以上圖片均為白帝鎮三峽之巔村莊-石廟村】
【以上圖片均為白帝鎮三峽之巔村莊-石廟村】
【以上圖片均為白帝鎮三峽之巔村莊-石廟村】
【以上圖片均為白帝鎮三峽之巔村莊-石廟村】
【以上圖片均為白帝鎮三峽之巔村莊-石廟村】
【以上圖片均為白帝鎮三峽之巔村莊-石廟村】
【以上圖片均為白帝鎮三峽之巔村莊-石廟村】
【以上圖片均為白帝鎮三峽之巔村莊-石廟村】
【以上圖片均為白帝鎮三峽之巔村莊-石廟村】
近年來,奉節縣人大做實“雙百助推”代表履職活動、街道議事代表會議制度、民生實事代表票決制“三篇文章”,全力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單元,人大代表與議事代表共同發力,助推一件件民生實事辦成,讓群眾受益。
引導百名代表閉會履職解決基層急難愁盼問題
奉節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向益平介紹,2022年以來,奉節縣人大組織369名縣人大代表成立100個活動小組,下沉到100個脫貧村(社區),開展“百名代表進百村·助推深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活動,引導人大代表在閉會期間繼續履職,助推產業發展、化解基層糾紛等。
過去,新民鎮北莊村各種糾紛頻發,2022年極端天氣導致該村缺水,奉節縣人大代表朱勇平等代表走訪并提建議,助推修建提灌設施,解決了全村800多戶人畜飲水難題,2023年,該村入選“重慶市鄉村治理示范村”。另外,2022年,高成國等人大代表給大壩村引進紐荷爾、福本、龍回紅等新型品種,2023年,該村臍橙畝產量保持6000斤以上,村民收入提升,并連續兩年入選“全國特色產業億元村”。
兩年多來,奉節縣100個代表活動小組共開展“代表+送法、送醫、送技、送學”等助推活動1125場次,收集群眾建議意見2000余條,化解“急難愁盼”問題1200余個,脫貧戶戶均增收達10%以上。
打造代表議事金鑰匙解鎖基層治理新密碼
2022年以來,奉節縣人大探索街道議事代表會議制度,探索建立“居民提事、小組審事、集體決事、協同辦事、民主督事、群眾評事”“六步議事”工作法,該縣4個街道共選舉產生215名街道議事代表,累計入戶走訪群眾3100余戶,收集群眾意見263條,提交民生建議68項,助推魚復街道小區加裝電梯、夔州街道真武村甘溪溝81畝土地劃分不均、補償不一問題等民生實事27件辦成。
街道議事還成為政策宣講的主陣地,例如,夔州街道創新“五進”知民心、“十訪”曉民情、“三問”滿民意工作法,在聯民群內宣傳惠民政策信息25條、解答群眾疑問23個、化解矛盾糾紛15起。
以“民聲”定“民生”繪制群眾幸福新圖景
2023年以來,奉節縣人大常委會嚴格落實“黨委領導、政府實施、人大推動、代表評議、社會參與”工作機制,助推民生實事閉環落實。2024年,奉節縣共票決產生縣級民生實事項目10項,其中,市民廣場已建成投用;33個鄉鎮(街道)票決產生33項鄉鎮級民生實事項目,已完成10項。
該縣白帝鎮通過“圍爐煮茶”民意懇談會,讓參會群眾“喝點茶、學點法、吹點牛、議點事、提點子”,代表票決大堰整修項目后,白帝鎮政府很快啟動,讓長達13公里的白帝大堰全線貫通,沿線萬畝臍橙再次“喝”上大堰清泉,幫助沿線果農收獲2萬噸臍橙,產值達到7000萬元,帶動當地8000多名群眾增收致富。再如,人大代表提出該縣興隆鎮場鎮新建公廁建議,巴楚驛城公廁建設項目很快建成投入使用。
記者唐孝忠
白帝鎮以“四步五關”工作法辦民生實事
把好項目征集關,群眾說出“關鍵小事”
奉節縣白帝鎮黨委書記陳洪林介紹,該鎮堅持民生實事從“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變“政府謀劃”為“群眾謀劃”,組織65余名縣鎮人大代表依托村級代表聯絡站,進院壩、進農戶、身入群眾,與群眾面對面交流當好“民意收集員”。
開好民情會。召開“圍爐煮茶”民意懇談會52場次,讓群眾“喝點茶、學點法、吹點牛、議點事、提點子”,2023年以來,白帝鎮累計收集群眾訴求67個,現場解答36個,形成代表建議2件。
建好“意見箱”。在全鎮范圍內設立65個“代表網格”,張貼代表聯絡卡,劃分代表“責任田”,讓代表亮身份、進網格,與群眾“零距離”,年初以來累計走訪選民4600人次。
用好“新平臺”。組織代表建立13個聯絡微信群,讓代表與群眾線上互動,為群眾送惠民政策、送信息技術,方便群眾反映問題、請求幫助。2024年1月以來,累計宣傳惠民政策信息460余條,解答群眾疑問200余個。
把好項目討論關,代表議出“民生大事”
白帝鎮集中研判、形成統一民生項目清單。人大代表與村(社區)干部針對群眾提出的民生實事建議,就項目可行性、必要性集中研判、討論,形成初步民生實事項目清單。二是集中講解、形成統一意見。各村干部、人大代表分院壩、分網格召開群眾會,就初步確定的民生實事項目進行解讀,最大限度凝聚群眾的共識。
把好審議票決關,大會定出“群眾期盼”
打好“四定”組合拳,夯實票決民生實事項目的民意基礎。
村民代表大會“定”。白帝鎮各村(社區)召開村民代表大會,票決出2-3個民生實事項目,上報鎮人大主席團。
人大與政府協商“定”。鎮人大主席團匯總形成全鎮民生實事項目庫,組織政府領導及相關科室召開協商會議,討論項目實施的科學方案、建設時序。
召開黨委會“定”。白帝鎮黨委召開黨委會議專題研究鎮人大主席團上報的5個民生實事項目,確定2個民生實事項目并提交鎮人民代表大會票決。四是人民代表大會“定”。在人民代表大會上,由鎮長專題報告黨委確定擬提交鎮人代會票決的2個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分團討論,大會主席團確定提交大會票決,票決出一個當年政府必須實施的民生實事項目。
把好項目建設關,政府辦實“好事實事”
群眾拿出民生實事“菜單”,白帝政府就要端出滿意的“佳肴”。
民生實事項目“馬上辦”。自拿到人代會票決的民生實事項目清單以來,白帝鎮政府成立民生實事項目建設專班,探索“資金協調、項目設計、施工建設”齊頭并進的模式,加速推進民生實事項目落地見效。
民生實事項目“商量辦”。為確保民生實事項目讓群眾滿意,建立群眾互動反饋機制,讓受益群眾參與項目建設全過程,充分發揮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匯聚群眾智慧。
民生實事項目進度“定期看”。開展項目建設“年中閱卷”、“年底測評”,組織縣鎮人大代表、受益群眾定期跟蹤民生實事項目推進情況,開展現場調研11次,召開問題協調會3次,年底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開展項目滿意度測評,有效推動群眾最關心、最直接問題解決,讓民生實事變成高興事、舒心事。
把好項目管護關,干好“群眾想要的”
民生項目不能一建了之、只建不管,關鍵在落地“后半篇”,在民生實事項目建成后,白帝鎮建立受益村聯合機制,由受益群眾組成的“巡邏隊”,定期查看大堰運行情況,開展民生實事項目的“健康體檢”,確保項目“管長遠”。通過這種方式解決了坪上水庫整治、石廟村安置點建設、白帝大堰疏通等一批民生實事,得到了群眾高度認可。
白帝鎮自開展民生實事項目票決制工作,建立了群眾“說事”、代表“評事”、大會“定事”、政府“辦事”的為民辦事新模式,在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單元上做出了一些實踐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績。
充分發揮了代表作用。通過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讓人大從“被動”變“主動”代表通過走訪調研、民情懇談等方式聽民聲、匯民智,以民主票決參與決策、為民發聲,進一步激發了代表履職的責任感。
基層治理有新成效。在黨委的領導下,人大、政府圍繞民生實事,分工協作,讓“民意”貫穿項目建設的全過程,實現了群眾參與、政府治理的良性互動,豐富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基層實踐。
政府決策更加科學。民生實事項目票決制讓政府作為與群眾所思所想所盼同頻共振,民生實事項目的選擇由政府單方推進變為人大代表、群眾多方參與,擴大了群眾參與面,讓民生實事項目更加接地氣、合民心,實現了“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的轉變。四是豐富了人大履職方式。票決制讓人大決定權和監督權更有形有質,讓基層人大工作更有針對性,人大監督更有內涵。
記者 唐孝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