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3日,山東日照市莒縣張家當門村迎來了一件喜事,村民張世路結婚的消息傳遍大街小巷。年過九旬的村民吳大娘熱淚盈眶,她說到從嫁到這個村莊七十多年來,還沒有見過這么大的結婚場面,這次全村現住的600多名男女老少都帶著錢包來賀喜,他們真心為張世路感到高興,一時間村莊被喜慶的氛圍所籠罩,大街小巷鞭炮聲連連。這名叫張世路的男子是誰,為何他結婚全村人都為他祝福,他迎娶的新娘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張世路1978年出生在山東省日照市,因為從小就患有侏儒癥,身高只有1.2米,現如今結婚的他已經43歲,回顧這些年來的生活可謂命途多舛,因為個子不高甚至還有點耳聾,沒有同伴愿意和他玩,早早的他便輟學外出打工,不過好在父母節衣縮食為他治病,耳聾的毛病得到治愈,但身高永遠停留在1.2米。命運給他的打擊不僅僅只有這些,少年時,父母因疾病雙雙離世,從那之后張世路就開始了謀生之路。
張世路為人老實可靠,能吃苦耐勞。他曾經嘗試過創業,放過羊養過雞,但由于沒有經驗且資金不足都以失敗告終。最后他開始學習修自行車,通過積累不斷鉆研,漸漸地他練出了純熟的技術。這些年來靠著修理自行車和電動車賺些錢過生活,由于個子小,力氣有限以致于做事變得十分緩慢,村民卻格外照顧他生意,因為在他這里修車細心靠譜,態度好服務好而且收費低,大家都愿意找他,張世路良好口碑傳到十里八鄉之外,也為他帶來了更多生意。
張世路樂于助人,村子里老人家水管壞了電視壞了都會找他,村里留守老人居多,他也不嫌麻煩,只要能幫到的地方張世路都有求必應。更主要的是他提供的都是免費服務,不收取一分錢,有人說他傻但他卻滿不在乎,鄰里鄉親的能幫到就幫到一些,正是因為他做的這些“小事”,讓他成了村里人緣最好的人。
那這樣一位身高有缺陷的男子,他迎娶的新娘是怎樣的,他們又是如何走到一起的呢?新娘名叫隋小待,1977年出生在山東日照市莒縣的一個村莊,和張世路家相距30里地。她被村里人稱為“瓷娃娃”,身高僅有60厘米。隋小待天生有畸形,醫院診斷為“成骨不全癥”,她常年坐在輪椅上,骨頭十分脆弱,連吃飯也需要靠父母喂,不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不過,隋小待的日子過得十分幸福快樂,父母姐姐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她,這么多年來一直無憂無慮的生活。但這樣的生活在她41歲時就結束了,父母親相繼患上疾病,逐漸離她而去。就在大家都以為她撐不下去時,隋小待卻變得異常堅強,沒有人在照顧她,她就開始學著自食其力,洗衣做飯換洗衣物一件件學習,強忍著身體的疼痛和不適,漸漸地她也會做一些日常的生活瑣事,甚至學會了煮飯炒菜。
隋小待的眼神里有著一股堅定且積極的力量,她沒有因為殘疾而放棄自己,平常有空她會打扮自己,偶爾出門找老奶奶們聊聊天,生活過的陽光且積極,姐姐還給她添置了一部手機,閑暇時間可以讓她打發無聊的生活。
這兩位特殊的“小人物”精神讓人感動,雖然命途多舛生活艱難,雖然是社會弱勢群體,但是他們從不抱怨生活。很快,莒縣志愿者協會會長張傳軍被這兩位“特殊”的人感動,他想介紹兩人認識,讓他倆閑暇時間聊聊天說說話互相照顧也不失為一件好事。經過一年多時間的了解,張世路為人善良、憨厚老實的性格吸引著隋小待,而隋小待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也打動著張世路。
2021年10月13日,張世路和隋小待走入婚姻的殿堂。婚禮現場來了許多新聞記者,大街小巷鑼鼓喧天,天微亮全村人就幫忙貼喜字準備煙酒,全村六百多名男女老少紛紛上門賀喜,他們發自內心替這對新人高興。那些被張世路幫助過的人自發為他組織接親車隊和婚車裝扮。張世路甚至沒花一分錢,全是大家自發組織,可想而知,他的口碑有多好。
男女老少擠滿了張世路家的門口,大家紛紛前來看新媳婦,村里的老人說道:這是我見過的全村最熱鬧也是規模最大的婚禮,婚禮十分喜慶和歡愉,世路這些年樂于助人,心地善良,現在他終于成家了我們都替他高興。婚后的張世路和隋小待也開始了他們的幸福生活,張世路負責修車賺錢,隋小待便在家弄好飯菜等他回家,飯后張世路推著妻子在鄉間散散步,日子簡單且溫馨。祝福這對新人白頭偕老,幸福甜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