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滿清政府認為義和團“民心可用”“本為忠良”,官方將其定性為合法社會組織,將長達數年的暴亂推向了高潮。
各國使領館、各地教會組織、甚至信奉基督教的中國人,都遭到拳民們的燒殺搶掠。
一時間,整個社會人心惶惶,人們放下了手中的工作避難。他們中,包括中國現代葡萄酒技術第一人,時任煙臺張裕公司的釀酒師馬克斯·馮·巴保。
馬克斯·馮·巴保的家族,是德國著名的釀酒世家。
馬克斯的爺爺蘭伯特·馮·巴保是巴登地區現代葡萄栽培業的先驅。包括《葡萄栽培:故事與會話》《葡萄樹及葡萄品種》《德國的釀酒葡萄和食用葡萄》等19世紀前半葉的德國農學書籍,都出自蘭伯特之手。今天,在韋因海姆街頭,還矗立著刻有他名字的紀念碑。
馬克斯的父親奧古斯特·馮·巴保畢業于德國海德堡大學的農學專業,曾經是世界上第一所葡萄釀酒學校——奧地利克洛斯特新堡葡萄釀酒學校的校長,他系統地建立了從葡萄栽培到發酵工藝、酒窖管理、化驗分析的教學內容,被譽為“現代葡萄釀酒學的奠基人”。由他名字命名的葡萄酒糖度檢測標準“巴保糖度表”,是世界上最早科學測定葡萄酒味覺的標準。而捷克和匈牙利至今種植的紅葡萄品種“早紅維特利納”,別名“巴保維納”,就是為了紀念奧古斯特·馮·巴保。
馬克斯的姐夫埃德蒙·馬赫是克洛斯特新堡葡萄釀酒學校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是《葡萄栽培和酒窖管理手冊》的作者,也是意大利上阿迪杰地區農業研究所的創始人。
馬克斯的二哥卡爾·馮·巴保是南非開普殖民地首位葡萄栽培顧問、開普敦葡萄酒出口聯合會經理、南非最古老的酒莊大康斯坦夏酒莊的經營者,被譽為南非葡萄酒之父。
一家三代人,對包括德國、奧地利、意大利、南非在內的眾多優質葡萄酒產區的科研現代化都有著巨大的貢獻,在世界葡萄酒歷史上,這是絕無僅有的例子。
全球頂級的釀酒世家,為什么會來到當時窮、落后、愚昧,甚至沒有多大消費市場的清朝做酒?
因為鈔能力,南洋華僑的鈔能力。
1890年,依靠種植業、金融業發家的南洋首富張弼士,在北京覲見慈禧和光緒帝,除了授予官銜之外,還給了張弼士不用下跪的特權。
原因很簡單,清朝缺錢。
維持兩百多年的大帝國,有著冗雜的管理機構;武德缺失屢戰屢敗,締造了一堆不知道什么時候是個頭的賠款;隔壁日本都打算脫亞入歐了,不管清政府是不是做做樣子,北洋水師的技術現代化也得花錢;最頭疼的是東南互保初露端倪,帝國最富庶的奶牛江浙和嶺南地區,越來越難收稅了。
這種背景下,依靠數百年下南洋攫取了巨額財富的華僑們,自然成了清政府的救命稻草。
光緒帝為張弼士親題“樂善好施”,現藏于馬來西亞檳城
出于政治地位的訴求,或是出于對母國安全保護的依賴,很多南洋華僑們也樂意被當作救命稻草。比如張弼士,下南洋之前,他是廣東梅州大埔的一個普通農家娃,沒讀過私塾、也沒考過科舉,雖然依靠做生意成了巨富,但在中國社會層級“士農工商”的“種姓制”下,依然是社會底層。
清政府給了地位,張弼士也開始“撒幣”。除了為捐建國家項目之外,他還投資產業,比如,在山東煙臺建設張裕葡萄酒廠。
選擇煙臺不僅僅是為了當地的種植環境,更重要的是,煙臺是中國北方最早開埠的城市、當時中國擁有最佳通航條件的良港之一。三十多年的開埠歷史讓這里有了數量龐大的外國人社區和學校,各種優秀人才和新技術更容易被應用,而繁榮的海上貿易則讓出產自這里的商品有更好的銷售渠道。
不得不說,商人的眼光是精準的。但這也為后來義和團的文章,埋下了伏筆。
1892年,張弼士從美國加州購買了2000多株釀酒葡萄,開始在煙臺試種,但因為煙臺的氣候條件和日照條件不如加利福尼亞,結的果子不多,含糖量也不夠。于是,財大氣粗的他又從歐洲買了64萬株釀酒葡萄種植。
1894年,張裕公司保存至今的大酒窖開挖,窖深7米,整體用大青石和水泥砌筑。張弼士想把葡萄酒做成百年產業的決心初露。
1896年,在奧地利領事館的引薦下,張弼士與克洛斯特新堡葡萄釀酒學校畢業的馬克斯·馮·巴保在新加坡見面,在張“一定要做最好”的要求下,雙方簽訂了聘用合同。
在最初的工作中,馬克斯為張裕帶來了耳目一新的現代釀造技術和釀酒設備,并為張弼士購買的釀酒葡萄苗進行選育和雜交,新的葡萄藤成活了,結出的果實糖分豐富,顏色鮮艷,而且抗蟲、抗病、抗寒。
張弼士很高興,他借用了雜交的赤霞珠、蛇龍珠、麗品珠幾種釀酒葡萄的英文統稱“Cabernet”,將馬克斯·馮·巴保釀造出來的美酒稱為“解百納”,意為中國紅酒了解“海納百川”。
信達雅兼備。
有了資金支持、人才支持和品種支持的中國紅酒,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本來完全有機會,趁著這一波紅利而一飛沖天。
然而義和團的到來,讓一切成為泡影。
作為義和團的發源地,山東擁有數量龐大的義和拳拳民。
1899年底,山東泰安,英國傳教士西德尼·布魯克斯在寒冷的冬天被脫光衣服,在遭受義和團百姓毆打后死亡,并被斬首,他是有記載的第一名死于義和團的外國人,也是義和團公開屠殺外國人的開始。
1900年6月和7月,義和團在河北保定和山西太原襲擊了外國人的學校,至少殺死了53名孩子。
山西省的一位英國浸信會傳教士GB Farthing 家庭合影。1900 年,照
在這種社會環境下,在華外國人風聲鶴唳,像馬克斯·馮·巴保這樣的技術人才,怎么可能專心為中國釀酒,怎么可能在專業領域獲得新的突破?
英國學者瑪麗?蒂芬的書《中國歲月:赫德爵士和他的紅顏知己》第七章,專門講述了義和團陰云之下煙臺外國人社區的狀況,她寫道:“5月27日,星期日,卡拉爾一家,福勒一家,以及埃克福德一家分乘三條船,前往西海岸,又從那里繼續前行到巴保男爵的葡萄園。我們五個人劃著小船走了很遠……我們還繞著一艘日本軍艦劃了一圈。在回來的途中,我們遇到維維安和萊拉,以及吉勃里家的孩子,他們都劃著自己的船。于是我們在‘森塔號’巡洋艦附近聚攏,停靠在一起,等待巴保男爵和‘森塔號’司令劃船趕上來……”
包括馬克斯·馮·巴保在內的外國人們不敢靠岸,在海上漂流的慘狀,躍然紙上。
當然,除了巴保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之外,花重金雇傭他“振興民族產業”的張弼士,更像是冤大頭。
面對這樣的暴行,滿清政府又是怎么表態的?
彼乃益肆梟張,欺淩我國家,侵佔我土地,蹂躪我民人,勒索我財物。朝廷稍加遷就,彼等負其兇橫,日甚一日,無所不至,小則欺壓平民,大則侮慢神聖。我國赤子,仇怨鬱結,人人欲得而甘心。此義勇焚燬教堂,屠殺教民所由來也。
這是1900年6月21日,光緒帝發布的《上諭》原文。
就在同一天,滿清官兵“由長官授意”當街打死了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公然挑戰《萬國公法》中“外交人員人身不可受侵犯”的國際原則。
面對這樣的政府,即便沒讀過四書五經的張弼士,也愧與之為伍:心灰意冷的他返回南洋,不再上心國內的生意。1904年,張弼士在英屬馬來西亞檳城創辦東南亞第一所華文學校——孔圣廟中華國民型華文學校,志在脫離滿清政府的體系,培養有更廣闊視角的華人。
而1909年以后,張弼士更是公開站到了授予他官銜的滿清政府的對立面,捐資贊助孫中山革命。
位于馬來西亞檳城的張弼士故居
義和團的拳民們,今天殺了洋人的孩子,明天可以就回家,喝著傳統的甲醇超標的自釀白酒,種田過日子,順便還罵罵洋人的酒像是馬尿,哪有我天朝上國的傳統美酒好喝;但中國葡萄酒的發展,中國制酒工業的現代化,卻永遠地錯失了那一個窗口。
雖然張裕葡萄酒在辛亥革命之后重新開張,紅白葡萄酒和白蘭地都陸續上市銷售,并獲得了眾多國際大獎。
但十幾年的空白期,看起來不長,有時候,卻失去了先機。
就在中國葡萄酒發展因義和團運動停滯的那些年,日本著名的甜葡萄酒“蜂印香竄”上市、享譽世界的日本牛久chateau酒莊建成、日本甲州地區也成為國際葡萄酒行業認可的新世界產區之一。直到1971年,《世界葡萄酒地圖》第一版發行之時,都只收錄了日本酒莊,沒有中國酒莊。
日本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對釀酒葡萄來說并不算是太好的種植環境,但一步先,步步先。直到20世紀90年代之后,中國葡萄酒才依靠多元化的產區、龐大的人才儲備和消費基數,漸漸扳回局面。這一晃,竟是百年。
更可悲的是,看似螺旋上升的歷史,對生命有限的人來說,卻可能是一生的遺憾。1917年,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戰北洋政府對德國和奧地利宣戰,時年55歲的馬克斯·馮·巴保不得不啟程回國。他把一生最黃金的20年用在了中國,但其中十年,卻因為歷史的曲折而荒廢。這位事實上的中國葡萄酒技術之父,最終也沒能讓本來擁有種植優勢、資本優勢和市場優勢的中國葡萄酒成為受到全球認可的新興產區。
歷史的一粒塵埃,落在個體身上,就是難以承受之重。
為紀念馬克斯·馮·巴保對中國葡萄酒產業的貢獻,新疆石河子建
參考文獻
Creating awineheritage inJapan.C Wang- Asian Anthropology, 2021 - Taylor & Francis
Dragonwine: developments in the Chinesewineindustry.P Jenster, Y Che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WineBusiness Research, 2008 - emerald.com
Peking plots: Fictionalizing theboxer rebellionof 1900.RG Forman- Victorian Literature and Culture, 1999 - cambridge.org
"中國歲月 : 赫徳爵士和他的紅顏知己".(英)瑪麗?蒂芬著 ; 戴寧, 潘一寧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1
《張裕公司大事記》.宣傳材料.201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