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只談文學,不說其他。同學顧教授寫了一首詩:
堂呼忠義又如何,地煞天罡枉自多。
一殺滄州小衙內,梁山便是惡人窩。
要說《水滸傳》里誰最憋屈,不只一個林沖,還有一個人,美髯公朱仝。
這位朱仝最講義氣。晁蓋智取生辰綱,他是縣里的都頭,放走了晁蓋;宋江殺了閻婆惜,他又放走了宋江;同僚雷橫打死了知縣的姘頭白秀英,他又放了雷橫,然后他自首,被刺配滄州。
滄州知府知道他是好人,沒難為他,恰好4歲的小衙內看見這個大胡子,就纏著他玩。于是朱仝得了個好差事,每日哄孩子,接送上下學什么的。
三次救人性命的朱仝,卻是最坑得最慘的一個。宋江想要他上山,但這人三次看著兄弟落草,就是不為所動。吳用就用毒計,派李逵去把小衙內抱走,一斧子把孩子的頭“劈做兩半個”,把朱仝逼上絕路。
朱仝知道后說:“是則是你們弟兄好情意,只是忒毒些個!”你們也太缺德了!
2
接下來的情節就有意思了。朱仝明知道李逵是吳用指使,但他見了李逵,就要拼命,吳用雷橫拼死攔住。朱仝說:
“若要我上山時,你只殺了黑旋風,與我出了這口氣,我便罷。”
李逵聽了大怒道:“教你咬我鳥!晁、宋二位哥哥將令,干我屁事!”
朱仝仍然不饒:“若有黑旋風時,我死也不上山去!”
可見朱仝和吳用李逵乃至晁蓋宋江們的價值觀根本不同,他接受不了這種沒底線、無差別攻擊的殘暴。
朱仝上梁山是個被脅迫的錯誤,好在小說給了朱仝一個最好的結局,不但善終,還大破金兵,成了民族英雄。
3
這樣此事就有了極大的討論空間:朱仝拿李逵問罪,有道理沒有?斧劈小衙內,李逵有沒有責任?
第一,很明顯,李逵之罪,和吳用相同。
妥妥的傳統文化:孟子說,人皆有惻隱之心。看到別人被殺戮、受迫害、被摧殘,自己于心不忍,這是人之所以為人的特征,也是最基本的人性。沒了這個人性,就不能叫做“人”。甚至不能叫做牛。小時候看過殺牛,同伴被殺,其他牛會哀嚎,會流淚。
你說李逵對小孩下手,他還是人嗎?他外號“鐵牛”,看來還不如一頭善良的牛。
第二,更大的問題,李逵以為自己做得對,認為自己無辜。
面對罪惡,李逵反倒委屈,我是忠實執行軍師的命令,關我鳥事!
正因為這種腦子,吳用才派他干這事。
因為李逵的腦子最容易被控制,最適合干這種事,他就是專門替宋江干臟活的打手。
世間最可悲的就是李逵這種人,他們以為做的是正確的事,卻不知道自己在作惡。他們特別容易被蠱惑被煽動,吳用只需告訴他,那小衙內長大了就是高衙內,壞人吶!李逵一聽有理,拎著板斧就去了。
反思能力更是沒有的,壞事暴露,被聲討被指責,他的理由是執行“軍師命令”,我身不由己,我也是受害者。
那個打死校長事件的反思,是不是就是這個說辭?這叫哪門子反思?得,打住,跑偏了。
4
吳用更是只出壞主意,梁山上所有壞事都與他有關。
宋江突然病了,據說只有神醫安道全才能治好。吳用就叫來張順,說“好歹叫他同來,切勿有誤”,不管什么招數,你得把安道全帶來。
這個“救哥哥性命”,就是唯一的正確,為了這個,不問其他,你看著辦。
張順見了安道全,結果安道全不去,因為他眷戀一個相好的女子李巧奴。當天夜里,張順將李巧奴和侍奉的虔婆四口,全都殺死,在墻上寫“殺人者安道全也”。得,安道全只有上山。
吳用為什么派張順?因為張順是宋江的鐵桿兒,和李逵一樣。
識別吳用其實很簡單,第一,他一定告訴你只有“忠義堂”重要,其他都可以不要。第二,他會攛掇你的怒火和仇恨;第三,他永遠以偏概全,替你制造敵人,梁山以外沒好人,小衙內將來就是高衙內,山下的女人都是壞人,你看咱宋大哥、楊雄、武大郎、雷橫、史進,碰上的都是什么女人?第四,他會告訴你,你是真的鐵桿,像張順和李逵一樣的心腹。第五,假如捅了簍子,責任是張順的,與他吳用無關。
如今互聯網上有多少個這樣的“吳用”?各種臭魚爛蝦、鐵頭鋏頭,招數都是一樣的。打住打住,又跑偏了。
吳用和李逵是絕配,吳用制造李逵。你看李逵下了梁山,碰上一個李鬼騙他說家里有老娘,李逵就給了他十兩銀子,可見李逵不是沒有善心,不是不能善良。前提是身邊沒有吳用。
而他只要奔梁山而去,老娘都得被老虎吃嘍,眾人還要大笑,從此他什么都沒有了,天殺星誕生了。
5
至于宋江,以至整個梁山的面目,魯迅看得透徹:
他們所打劫的是平民,不是將相。李逵劫法場時,掄起板斧來排頭砍去,而砍的是看客。一部《水滸傳》,說的很分明:因為不反對天子,所以大軍一到,便受招安,替國家打別的強盜——不“替天行道”的強盜去了。終于是奴才。
什么宋江吳用,終于是打著替天行道旗號為非作歹的奴才,李逵呢,更是宋江的奴才。所以宋江給他喝了毒酒,他哭著說“生時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個小鬼”。
李逵這“天殺星”,作者給他的任務就是毀滅,這樣一個毀天滅地的人物,原來“終于是奴才”,他平生殺人無數,多是濫殺無辜,這一輩子過的,原來就是個可憐蟲。
《水滸傳》里不是沒有好人。真正閃耀人性光輝的,比如魯智深。魯智深坐化前說: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魯智深一直在尋找那個“我”,他有底線。
為什么水滸英雄身上,又有那么多壞事?一位評論家說得好:《水滸》是四百年來老百姓發泄一肚皮怨氣的地方。
文學是可以發泄怨氣的,可是如果有人把虛構代入現實,殘害婦女兒童,打死校長,那并不是吳用李逵教壞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