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專注力培養方法》一書中寫到:“10歲之前的養育方式影響孩子專注力發展。”
專注力好的孩子,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到最后,專注力分散的孩子,經常打馬虎眼,丟三落四的,不管是學習還是運動,都特別容易半途而廢。
專注力集中的孩子更容易進入“忘我”的境地,能夠認真思考,有把事情做成功的能力。
要提高孩子專注力,有3個注意點要牢記:
注意點1:讓孩子養成對事物“感興趣”的好習慣,保持好奇心;
注意點2:不要讓孩子養成“差不多行了”、“之后再做”的壞習慣;
注意點3:幫助孩子養成獨立思考和做事的習慣,不要人云亦云。
幫助孩子培養好這3個注意點,養成好的專注力,家庭日常養育過程中,有10個非常重要的好習慣,如果家長有意識的去做,全家一起培養“好習慣”。
如果你家孩子有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愛東張西望,發呆走神,小動作多,經常丟三落四,寫作業一下喝水,一下上廁所,做不了需要長時間集中精力的事,這篇文章一定好好看看,收藏起來帶著孩子慢慢改善。
好習慣1:培養孩子的“喜好能力”,對事物感興趣,能夠感動,養成用積極的眼光看待事情;
好習慣2:不用否定的語言,比如:“不行”、“不可能”、“好累”、“好辛苦”等負面語言少用,多用正向的語言溝通;
好習慣3:不要習慣把事情延后,如果孩子經常說:“等會再做”、“以后再說”,就能難養成集中精力“獨立完成事情”,父母要想辦法促使孩子說出“現在做”。
好習慣4:效率和質量同樣重要,不要一味要求孩子做的更快更好,而養成只追求速度不管質量的習慣,對于成長期的孩子,全力以赴的習慣比“高效率”更重要。
好習慣5:凡事有始有終,無論什么事情都要做到底是培養孩子專注力非常重要的一點,而不是做到一半就松懈,說:“差不多了吧,就這樣吧”,這樣很容易半途而廢,有時候收尾工作同樣重要。
好習慣6:認真傾聽別人說話,傾聽需要全神貫注,認真聽別人說話,可以提升專注力。父母首先要養成認真聽孩子話的習慣,以身作則。
好習慣7:做不到的事情,坦然說出來,失敗和失誤都不是壞事,知道自己接下來該怎么做很重要,可以讓孩子自己思考怎么改變。
好習慣8:不要輕視別人,“感興趣”和“喜歡”是專注力的第一要素,喜愛能力不僅對事,人也如此。如果孩子討厭某個老師,可能就不會認真聽這位老師的課。家長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說老師:“不好”、“不行”等話語,從小就應該培養孩子“喜歡他人”、“尊重他人”的能力。
好習慣9:創造可以集中注意力的環境,比如不要一邊放著電視,一邊讓孩子專心寫作業,給孩子準備一個安靜的“秘密基地”,只有孩子可以在這里寫作業。
好習慣10:反復深入思考,鍛煉孩子對同一件事情反復思考的能力很重要,孩子可以深入思考,判斷力和理解力都會不斷提升,逐漸可以獨立表達自己的想法。
在父母看來,自己孩子的狀態大多是“喜憂參半”,不自覺的就會關注孩子的缺點。
但請記住并相信,現狀是“暫時”的,即便孩子現在專注力差,但孩子是動態的,是成長的,只要開始改變,孩子就有可能養成好的專注力,相信孩子成長的可能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