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際關系中,我們沒有義務去提供免費的情緒勞動。誰更忍受不了沉默、尷尬和沖突,誰就可能被剝削更多的情緒價值。
比如,身邊有朋友常向你吐槽工作和生活,你出于細膩的性格去安慰、開導并提供建議,可當你需要情緒撫慰時,對方卻很不耐煩。
任何人想要得到你的友善、安慰鼓勵等正反饋,都應該有交換,可以是物質,也可以是同樣的情緒價值。
我們必須讓一些人知道,你給出的正反饋是有“價格”的,沒有出對應價碼就沒資格享用你的“好”。
每個人的能量有限,我們太容易用共情能力去喂養別人,但情緒勞動是勞動,創造的情緒價值有時甚至有真金白銀的價值,就像心理咨詢按時計費。
只有雙方都付出情緒勞動,才能締結健康、有溫度的平等關系。
所以,當別人想要從你這里得到情感寄托和心理撫慰時,除非對方也對你付出同等情緒勞動,否則沒必要透支自己的精神力量去滋養對方。
一定要拒絕無償的情感勞動,不要有拯救他人的想法,尊重他人命運,放下助人情結。
同頻的人會互相扶持,提供情緒價值,而單純索取的人是消耗你的人,跟他們多說一句話都是不負責任。
不管在朋友關系中還是公共場合,我們都不需要為任何人的情緒負責,為現場氣氛負責。“替人尷尬”是對自己精神能量的隱性剝削!
記住,解釋和圓場通常是下位者做的事,我們要做上位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