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先修路”,這句標語,曾經出現在無數農村的墻壁上,這代表了當時廣大農村人最為迫切的一個愿望。時至今日,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在國家的大力幫扶下,目前已經實現了“村村通”,每一個行政村都有了硬化路,村民的出行條件大大改善。
對有些村子來說,修路可謂來之不易,可能是村民盼了很多年才盼來的水泥路、柏油路。告別了泥土路后,走上硬化路的村里人,對新修好的路格外重視。要知道,農村修路難,道路養護更難,幾乎為零,長期以來都是有人修、無人管,尤其是路修好后,想要再重修,就更難了,需要等的時間更久。
為了保護村里村外來之不易的硬化路,讓新修的路盡量使用更長時間,一些村子就在村外道路上安裝限高限寬設施,比如限高架、限寬墩等。安裝這些設施的目的,主要是防止一些大貨車、大卡車從村里通過。
農村修路,考慮的是村里人的出行需求,設計的通行能力,只不過是各種小型車輛、農機等,質量標準并不高。而那些滿載的大貨車、大卡車,載重遠遠超過農村公路的設計標準,這些車輛經常通過農村道路,很容易就會破壞村道路面。
有人說,大卡車、大貨車為啥放著好好的國道省道高速公路不走,要去走農村小路呢?有的可能是躲避大路上的超限檢查,有的則是繞近路,總之原因有很多種。這就導致一些村子,經常有大型車輛經過。
打車過路,不僅會壓壞路面,還容易引起交通事故,對村里人來說是個安全隱患。另外噪音也大,晚上影響村民休息。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前些年,很多農村都興起了修建限高限寬設施,農村公路上經常能見到各類限寬墩、限高架等設施。這讓不少大車司機很是頭疼,也經常見到有人開車被限高架卡住的交通事故。
這些限制車輛通過的設施,對村民來說可以防止打車通過,但對整體交通運輸形勢來說,卻是不利的。過多的限高限寬,讓本來形成網絡的交通運輸道路,處處受限。
并且村頭的這些設施,還會影響村里的發展。很多村子現在都有人搞規模種植、養殖,經常需要有大車運來原料、運走糧食蔬菜牛羊等產品。這些車輛,也往往會被道路限制設施拒之門外。
農村道路上的限寬限高,其實從相關法律法規上看,本身就是違規的。公路上的限高、限寬設施,只能由公路管理部門進行設置,其他任何人無權私自設置。相關部門會根據實際需要,在道路上設置限制措施。而個人私自設置,未經安全評估,破壞了公路的完好、安全和暢通,如經發現,要進行拆除,以消除安全隱患。
因此,近段時間以來,各地都在大力拆除農村道路上私自設置的各種限寬限高,只要不是當地交管部門、公路管理部門依法設置的,都必須要拆除。很多村道上的限高架、限寬墩都被拆掉了。
拆除各類限寬限高,過往的司機肯定是最為贊同的,但村里人卻有意見了,有人就說,城市里都限制農用車進入,農村限制大卡車走怎么了?
那么,對于拆除,你有什么看法呢?你是否支持拆除呢?歡迎說說你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