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取得了一項令人矚目的成果:發現了一顆罕見的星系GS-NDG-9422。這顆星系位于宇宙早期,燃燒的氣體溫度幾乎是它附近宇宙恒星的兩倍,而且它的亮度竟然超過了周圍的恒星。這一發現為我們了解宇宙的起源與演化提供了新的線索。
科學家們在大爆炸后約10億年的時期探測到這顆星系,GS-NDG-9422內充滿了熾熱的巨星。研究團隊的首席研究員、牛津大學的天文學家亞歷克斯·卡梅隆在觀察星系光譜時感嘆道:“我在觀察星系的光譜時的第一個想法是,‘那真奇怪,’這正是韋伯望遠鏡設計用來揭示的:全新的早期宇宙現象,這將幫助我們理解宇宙故事是如何開始的。”
GS-NDG-9422星系的獨特之處在于其內部燃燒著極為熾熱的恒星。這些恒星以大量光子轟擊周圍的氣體云,使得氣體云比它們自身還要明亮,這是研究人員認為在最古老恒星代的星系中可能存在的罕見現象。牛津大學的亞歷克斯·卡梅隆教授在對這一現象的觀察時,感嘆道:“那真奇怪。”正是這種新奇的現象,正是韋伯望遠鏡所致力于揭示的:早期宇宙中尚未被我們完全理解的現象,這揭開了宇宙故事的開端。
天文學家們雖然尚未明確最早恒星團塊何時開始聚集成我們今天所見的星系,但普遍的宇宙學觀點認為,這一過程在大爆炸后的最初幾億年間緩慢展開。對于早期宇宙中恒星的種類以及它們所需的點燃時間,研究者們也依然充滿疑問。由于大爆炸后所產生的唯一物質是氫和氦,因此被稱為“第三代恒星”的原始恒星,通常被認為是巨大、明亮且熾熱的。然而,第一批宇宙中的巨型恒星燃燒得極為猛烈,導致它們迅速消亡,通過超新星爆炸將核心所形成的重元素散布到宇宙中,最終為后來的行星與恒星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為了探尋最早恒星的存在,研究人員將韋伯太空望遠鏡的視線對準了天空中一個遙遠的區域。由于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固定的,因此越深入宇宙,我們所看到的時間就越久遠,因為來自更遠的光源所發出的光線經過了更長時間的旅行。這一特性使得天文學家們成功發現了9422星系.
這顆恒星燃燒溫度高達約80,000攝氏度,幾乎是我們本地宇宙中發現的恒星溫度40,000到50,000攝氏度的兩倍。盡管如此,這些超熱恒星卻可能并不是宇宙中最古老恒星代的一部分,因為研究顯示,該星系中的元素并不僅僅是氫和氦,因為這意味著該星系已經經歷了多次恒星的形成與爆炸過程。恒星在其生命周期中通過核聚變反應生成更重的元素,如碳、氧、鐵等。這些元素在恒星死亡后以超新星的形式散布到星際空間,最終被新的恒星吸收,形成新的星體。因此,一個星系中存在較多元素的跡象,說明這個星系中的恒星已經經歷了幾代的演化。
這些超熱恒星通常形成于星際氣體云密集的區域,它們的形成往往伴隨著強烈的引力作用和高能量的爆炸事件。由于其高溫,這些恒星釋放大量的紫外線輻射,對周圍環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可能會導致其他恒星的形成或是星際介質的加熱與電離。
牛津大學的宇宙學家哈雷·卡茨在對此現象的研究中表示:“我們知道這個星系中并沒有第三代恒星,因為韋伯的數據展示了過多的化學復雜性。”他進一步指出:“這個星系中的奇異恒星與我們所熟知的恒星類型截然不同,可能為我們理解星系如何從原始恒星演變為現有的星系類型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隨著這些“缺失環節”恒星的發現,天文學家們正加緊深入探索早期宇宙,以尋找更多類似的星系。這將有助于解答這些恒星類型在宇宙早期階段的普遍性,為我們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變提供新的視角。卡梅隆教授表示:“這是一個非常激動人心的時刻,能夠利用韋伯望遠鏡探索過去無法觸及的宇宙時代,我們正處于新發現與理解的起點。”
這項發現不僅僅是科學界的一次突破,更是人類探索宇宙奧秘的又一重要里程碑。第一代恒星通過核聚變生成的重元素為后來的星系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建筑材料”。這些元素不僅是行星形成的基礎,也是生命產生的必要條件。科學家們通過JWST等先進望遠鏡的探測,能夠更清晰地追蹤這些恒星與星系的演變歷程,為未來的研究奠定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