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叫李彩霞,今年51歲,自去年退休后,我和老伴便搬到了兒子家里,與他們一同生活。
今年夏天,遠嫁的女兒帶著剛滿兩歲的小外孫,千里迢迢回來住了兩個月。
在這兩個月里,孩子們圍繞在我們身邊,歡聲笑語時刻回蕩在屋子里,我們老兩口盡情享受著這天倫之樂。
女兒回來的時候,給我們每個人都精心準備了禮物。兒子兒媳也絲毫沒把妹妹當外人。
尤其是兒媳,每天下都準時回家,然后利索地張羅飯菜。聽說妹妹愛吃魚,她便經常買魚回來,變著花樣做給妹妹吃。
她還貼心地考慮到妹妹可能會想念婆家那方的飯菜,時不時就會帶著妹妹一起去吃火鍋。
逛街時,只要看到適合小侄子穿的衣服,她也總會挑選上幾樣。
女兒臨走的時候,我給外孫收拾東西,這一收攏查看,才發現兒媳竟然給他買了三四套嶄新的衣服呢!
雖然他們都已成家立業,但姑嫂之間還能相處得如此融洽,我的心里簡直像開了花一般甜滋滋的。
然而,兩個月的美好時光轉瞬即逝,女兒要帶著外孫回家了,她悄悄告訴我,想買件大衣送給嫂子以表謝意。
2
我心里,一方面覺得兒媳這段時間照顧女兒確實辛苦,另一方面又實在不想讓女兒再破費。
因為自打外孫出生以后,女兒一直在家全職帶娃,平常全靠女婿的補給生活,我著實不忍心再讓女兒增添經濟負擔。
于是我悄悄跟女兒說,讓她開開心心離開就行,其他的都由我來安排。
女兒走后,我自掏腰包拿出4000塊錢給兒媳,并說是女兒為了感謝她這段時間的悉心照顧,讓我幫忙拿給嫂子的。
兒媳起初堅決不肯要,連連推脫了好一陣,但我告訴她這是小姑子的真心實意,最終她才滿心歡喜地收下了。
兒媳走后,老公卻激動地反駁道:“你真是個戲精,這不是多此一舉嘛!咱們一家人原本好好的,你這么一弄,反倒顯得生分了。”就這樣,我們兩人你一言我一語,激烈地爭論起來。
第二天,兒媳拿著一件漂亮的妮子大衣來到我和老伴面前,滿臉笑容地問道:“爸媽,這衣服好看嗎?這就是我拿妹妹給我的錢買回來的。”
我笑著回應道:“好看,這顏色特別適合你的膚色。”
兒媳高興得合不攏嘴,接著又說:“我媽給我寄了一些核桃油過來,等到了我就給妹妹寄兩瓶過去,核桃油小外甥吃了能更聰明。”
3
老伴一聽,趕忙說道:“不用不用,別什么都想著妹妹,你娘家給你的東西,你自己好好享受。”
可兒媳卻皺著眉頭說道:“爸,您這么說就不對了,我這樣做也是想讓妹妹和咱們一起感受家的溫暖,即便我們相隔甚遠,也絕不厚此薄彼,咱們永遠都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老伴一聽兒媳能說出這番話,高興得直點頭夸贊。
過了一會兒,女兒也打來電話,說嫂子給她發了衣服的圖片,還說過兩天就該把核桃油給她郵寄過去了。
最后,她說道:“謝謝媽,我這次回娘家這么長時間,不僅沒花多少錢,您還處處為我著想,給我留足了面子。等我重返職場賺錢了,一定好好孝敬您。”
我連忙回應:“好啊,好啊!”
掛了女兒的電話,坐在一旁的老公主動跟我搭話:“彩霞,還是你有遠見啊!我甘拜下風。”
我笑著說道:“我們長期跟兒媳生活在一起,女兒回來懂禮數,這也是對嫂子熱情招待她的一種認可呀。以后的日子還長著呢,人情世故可是必不可少的。要是她們彼此都小氣摳門,那親情的路可就斷咯。”
聽我這么一說,老公更是心服口服,不停地連連點頭。
父母漸漸老去,女兒回娘家也就是回哥哥家,嫂子懂得承擔,女兒懂得感恩,雙向奔赴,這親情的關系才能長長久久地走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