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氣勢如虹的中藥奶茶,終究沒能創造奇跡。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年初還發展勢頭迅猛的中藥奶茶,一度引來許多創業者紛紛投入資金,期望能夠在這波熱潮中分一杯羹。然而半年左右,一批中藥奶茶店卻開始陷入倒閉潮。那些當初滿懷信心的創業者,如今只能無奈關門。
近期據央廣網報道,河南鄭州的周先生投資40萬加盟了一家中藥茶飲品牌。開業之初,前兩周每日還能售出200多杯,可不到半年,銷量就急劇下滑,有時一天僅賣出一兩杯,日營業額跌至一兩百元,每月虧損高達3萬元,至今已累計虧損18萬元。
就在周先生所在的加盟商群里,還有許多地方的加盟商也出現銷量下滑的狀況,在群里出售店內設備以彌補虧損的信息也不在少數。
交流群內都在轉手
在連續數月巨虧之后,周先生終于不堪重負,決定關閉店鋪,搬遷并更換門頭,自創品牌重新創業。
同樣情況,重慶網友在小紅書發帖,稱自己在6月投的30多萬開的中藥奶茶店日營業額只能做到400元,天天虧本,堅持了3個月后也關門大吉。
一方面,有關的“中藥奶茶”話題在抖音播放量曾達4.2億次;小紅書高達8萬篇的中藥奶茶推薦筆記。另一方面,網上又出現許多有關中藥奶茶店關門的帖子,中藥奶茶在全國出現“批量關門”的狀況。
就在8月份,還有媒體在報道長春堂旗下“順時而飲”中藥店“一天賣幾百杯”。這邊是中藥奶茶生意火爆,另一邊又在說多地出現關門潮,這樣夢幻的兩極現象在同一片天空下發生了。
追溯中藥奶茶發展起因,養生茶飲等“中藥+”產品抓住了人們對大健康需求的體現,但目前仍處于初創階段,整個賽道還是無序競爭、高價低質的1.0時代。
當下中藥茶飲的興起,體現出現在年輕人對中醫文化的重視與弘揚,但如何能把中藥茶飲做得科學、規范、有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賴商家自身的制作工藝。
01■
中藥奶茶困在哪兒?
01 行業亂象
中藥奶茶(示意圖,與文中所述無關)
中藥奶茶一夜爆火,新手小白大量下場,加上加盟亂象拱火,短時間造成大批門店經營不營,門店難以為繼。
一些社交平臺上充斥大量幾萬元、10萬元即可加盟廣告,還畫出“3個月回本”“輕松月入過萬”的大餅。這些極具誘惑力的廣告詞和夸張宣傳,讓不少創業新手開始心馳神往。
其實新手下場前,稍微下點功夫研究一下專業機構出的行業報告、現制飲品頭部品牌的加盟條件,就能分析出個大概。一個還沒跑出頭部的細分賽道,能有多少成熟可靠的加盟模式輸出?
02 口感與定價
藥房出品的“珍珠奶茶”
中藥茶飲的一大賣點在于其獨特的藥食同源理念,將傳統草藥與現代飲品巧妙結合。然而,這種創新嘗試也帶來了口感上的挑戰。
許多中藥本身帶有較重的苦味、澀味或特殊氣味,盡管商家努力通過調整配方、添加糖分等方式改善口感,但往往難以完全掩蓋其“藥味”。對于習慣了甜蜜順滑奶茶口感的大眾來說,中藥茶飲的接受度難免受到影響。
目前在106種的藥食同源食材原料中,真正適合飲品的僅有20種,這不但大大限制了中藥奶茶的研發出新,而且大多數口感酸澀、氣味不佳。
雖說門店可以用黃冰糖等方式來改善氣味和口感,但依然無法掩去“中藥味”。在大眾點評等平臺上,有關中藥奶茶店的評論上有很多是“口味像草根”、“太苦了”、“味道一般”、“氣味不好聞”等負面評價。
由此造成中藥奶茶復購率普遍偏低,再加上原料成本、供應鏈等因素影響,中藥奶茶單價普遍在15元以上,不但高出同期主流茶飲價格高出一大截,也勸退大批潛在消費者。
03 噱頭營銷與實際功效
人參水成為網紅爆款
中藥茶飲常常被賦予諸如養顏美容、滋補養生、調理體質等健康功效。然而,這些宣傳往往缺乏嚴謹的科學研究支持,消費者的實際體驗與預期效果可能存在較大差距。
一方面,中藥作用復雜,個體差異大,單憑一兩杯茶飲很難達到顯著的調養效果;另一方面,市面上部分產品可能過度夸大或模糊宣傳,導致消費者產生過高期望,一旦未能立即見效,便容易失去信心。
02■
中藥奶茶還缺一個落地生根
中藥飲品不是什么新東西,有些廣東涼茶引入魚腥草、苦丁、夏枯草等中草藥,口感和氣味也不友好,但銷量常年不衰。說明口感不佳并不一定會阻攔人們喝中藥奶茶,中間需要有個大家認可的消費價值連接兩端。
中藥中醫里理論博大精深,講究辯證施藥,陰陽平衡,如何讓這種玄而又玄的文化知識變成看得見摸得著的產品?
中藥奶茶店(示意圖,與文中所述無關)
深圳一家中醫院內開了一家中藥奶茶店,店內有烤奶、涼茶、茶飲和甜品四大類銷售。店員介紹稱,這四類產品分別具有補氣益血、清熱降火、安神寧心和滋陰潤燥的功效。“目前,我們的主打產品是茶飲和烤奶系列。茶飲統一售價為8元一杯,烤奶則是15元一杯。
由于部分中藥間存在藥性相克的情況,門店采取了錯開銷售的方式,以確保食品安全,同時也為顧客提供了口味的多樣性。”店員還提到,推出中藥奶茶的初衷是為了弘揚“藥食同源”的理念,并希望通過這種國粹養生的方式來激發大眾對中醫文化的興趣。
據瀟湘晨報報道,該報記者在店內觀察了約一個小時,期間售出了大約40杯中藥奶茶,其中還包括部分醫院的醫護人員。
至于功效,更多是一種心理安撫作用。深圳龍崗另一家中藥奶茶店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中藥奶茶肯定無法實現治療功效,它更多的是作為一種風味獨特、具有一定營養價值且養生的健康飲品。”
她說,例如熬夜或者女性來生理期,身體感覺不舒服時,飲用熬夜奶茶、溫經奶茶產品后,可以達到“輕養生”的目的。
中藥奶茶相關話題
法理上,我國《食安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生產經營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藥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
同時,我國食安、醫療監管相關法規也規定,食品飲料營銷宣傳不能含有或暗示具有治療功效內容。
實際操作中, 監管部門不要求茶飲、咖啡門店具備醫藥相關資質,店內的飲品用的不能是中藥材,可以是藥食同源原料。
而且目前多地監管部門對中藥概念的食品、飲料業是持鼓勵態度的,如深圳還專門出臺《深圳經濟特區中醫藥條例》,明確鼓勵企業研發、生產并推廣以特色中藥材為原料的藥膳、藥飲、化妝品、藥浴等產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