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個假期,我們發布了一篇《給「Royal Match」換個新主角跑出800萬月流水,“豬豬”怎么成了手游吸量一大秘技?》,因為當時剛好觀察到「Piggy Kingdom」這款以“豬”為主角的三消游戲開始爬榜。而這一次臨近假期,恰逢又一個以動物為主題的游戲跑出了一些成績,而回看過去半年,以“貓”作為題材的游戲也沒少刷屏,比較出名的包括「Office Cat:Idle Tycoon Game」和「Cat Snack Bar」等等。
貓咪,正在成為游戲產品的一個吸量密碼。
上線5年,靠Hello Kitty新店開張翻紅沖上美榜Top 3
提到貓咪,許多人想到的都是它們毛絨可愛、憨態可掬的樣子。人類被貓咪吸引的歷史也非常悠久,能追溯到公元前幾千年的古埃及。而放到現代,對貓吸引力的最直接體現就是與之相關的寵物市場規模,市場分析公司 IMRAC 的統計數據顯示,2023 年僅美國的貓糧市場總規模就達到 359 億美元,到 2032 年將增長到 479 億美元。愛貓熱潮大有愈演愈烈之勢。
在移動端,“貓咪”的魅力同樣驚人。廠商很早就開始借用貓咪討喜的形象來吸引玩家,誕生了不少爆款,比如最早的「會說話的湯姆貓」。隨后貓咪題材也在手游賽道走紅,比如 2014 年日本廠商 PONOS 上線的塔防 SLG「The Battle Cats」,目前總下載量已超過 9100 萬次,上線十年之后,近 30 天流水依然能達到 619 萬美元(點點數據)。
「The Battle Cats」是目前流水最高的貓咪題材手游之一 | 圖片來源:PONOS
這款畫風獨特的游戲,不僅日本玩家愛玩,在美國也有一定受眾,甚至還隨著新冠疫情帶來的游戲需求增長,迎來了一波高峰。在 2021 年,「The Battle Cats」美國市場月流水曾達到 150 萬美元峰值,最近 30 天流水也達到 50 萬美元,占全球總流水近 10%。對于往往只能在“老家”跑出成績的日本中小廠商來說是個不小的成就。
而就在假期前,美國又有一款韓國廠商的產品「Come on Kitty(中文名:小貓咪快過來)」爬上了 Google Play 手游下載榜 Top 3,這款產品也是靠“貓咪”這個題材走紅,結合的玩法則是最近比較火的“華容道”。
「Come on Kitty」的主線很簡單,就是讓玩家捕獲領養各種花色造型的貓咪,給自己的起居室添加生機。捕獲貓咪的方法則是玩“華容道”,把捕獲貓咪的“籠子”做成棋盤,在籠子最內側放好“誘餌”(比如一條魚)”,挪動周圍方塊讓開一條路線,讓貓咪從入口走到目的地(誘餌所在位置),完成捕獲。
配合輕松愉快的主題,「Come on Kitty」在美術上也走了簡約可愛畫風。筆者覺得從視覺上講,游戲里的貓咪的確還是挺蠢萌可愛的,也有一定吸引力。
玩華容道捕獲貓咪,裝點屋子,是「Come on Kitty」的主線任務 | 圖片來源:Come on Kitty
榜單成績來看,「Come on Kitty」的走紅相當突然,游戲在9 月 14 日直接空降 Google Play 美國手游下載榜 Top 3,下載總榜 Top 10,之后總榜排名最高曾達到第 3 位。直到 9 月 21 日開始排名才逐漸下滑直至出榜,熱度大約維持了一周左右。
「Come on Kitty」曾進入美國 Google Play下載總榜 Top 3 | 數據來源:點點數據
但可惜的是,這突然的爆火并沒能轉化成 DAU 和流水。雙端日流水最高只有 6 美元;DAU 曾經有過一波增長,最高也只有 4700 人上下,目前也在慢慢下滑。
就在不久前,另一款“華容道”游戲「Seat Away」也曾成功起量,其背后廠商 Rollic 通過套用此前已經有熱度的“上車”超休題材,運用過去改造超休素材的經驗,調整難度,成功讓游戲變現,目前月流水穩定在 152 萬美元(約合 1068 萬人民幣)。「Come on Kitty」緊接著走紅,讓人覺得可能是一款最近才上線的跟風仿品。但實際上,「Come on Kitty」早在 2019 年 1 月就已經上線(data.ai 數據)。背后發行廠商為韓國 Rainbow Rabbit Games,該廠商還上線過不少大休閑游戲。
自上線以來超過 5 年的時間里,「Come on Kitty」的 DAU 最高峰就發生在最近爬榜期間 |數據來源:點點數據
回頭去看這款“老”游戲的突然間爆火,也與買量無關。廣大大數據顯示,游戲在最近的投放活動變化并不明顯。廣告素材創意數量峰值也只有 22 個,也和空降登頂時間不符。反而是游戲的 Google Play 關鍵詞搜索透露了一些信息。
「Come on Kitty」在 Google Play 關鍵詞“hello kitty”的搜索結果排名曾上升至第 17 名,且與游戲登頂Google Play 美國手游下載榜時間段基本吻合 | 數據來源 :點點數據
點點數據顯示,在空降登頂的同一天(9 月 14 日),「Come on Kitty」在 Google Play 搜索關鍵詞“hello kitty”的結果排名從接近 200 名直接沖進 Top 50,最后一度上升到第 17 名。此外在關鍵詞“hello.kitty”以及“hello kitty games”的搜索結果排名也在同期大幅上漲,同樣沖進 Top 20。也就是說,「Come on Kitty」的此次爬榜很可能與 Hello Kitty 在這段時間上升的熱度相關。
「Hello Kitty Nail Salon」也在 9 月初爬上美國Google Play 手游下載總榜 Top 13 | 數據來源:點點數據
而 Hello Kitty 帶火的還不止「Come on Kitty」這一款游戲,上線多年的官方游戲「Hello Kitty Nail Salon」也從 9 月 5 日開始重新爬上美國 Google Play 手游下載榜,一路沖到 Top 13,時間正好比「Come on Kitty」空降 Top 1 早一點。廣大大顯示這款游戲在最近一年都沒有投放記錄。
Hello Kitty Cafe 在美國開設新店的消息從 9 月 4 日開始在 X 上預熱 | 圖片來源:X
再去尋找 Hello Kitty 的熱度,最可能的答案出現在 X 上。Hello Kitty 的官方在 9 月 4 日發 X,預熱官方飲品店“Hello Kitty Cafe”以及周邊商店將在 9 月 7 日于美國環球影城步行街開張新店,消息貼的閱讀量達到 4.2 萬次。之后 9 月 7 日當天的帖子閱讀量更是突破 8 萬次。
9 月 4 日的預熱消息出來之后,9 月 5 日,官方游戲「Hello Kitty Nail Salon」開始爬榜,用戶在應用商店內的搜索行為順便給「Come on Kitty」帶來了潑天的流量。
沒能接住的“潑天富貴”
如上所述,這些對貓咪有興趣、被吸引來并下載游戲的用戶,沒有被轉化成 DAU、也沒有付費,面對潑天的流量,「Come on Kitty」到底是哪里掉鏈子了呢?
首先,需要正視的一點是,因為靠著 Hello Kitty 開新店“被帶火”,玩家下載游戲是因為 Hello Kitty 的 IP 熱度,所以下載后實際體驗肯定會有落差。雖然榜單頭部位置每天能夠帶來的數萬下載量,但在最高點也才累計了不到 5000 的 DAU,因而流水也必定不太好看。
在筆者仔細體驗后發現,這款游戲其實有著不錯的題材與畫風、清晰的核心循環,但結合對比之前的案例來看,在難度控制和變現設計上有些拉胯。
「Come on Kitty」的游戲內容可以分為“抓貓(華容道)”和“養貓(家裝)”兩部分 | 圖片來源:Come on Kitty
正如前面所說,「Come on Kitty」的核心機制可以分成兩部分,一個是玩華容道“抓貓”,另一個就是家裝玩法“養貓”。
抓貓本身又分成兩部分。首先玩家要花費游戲內資源“愛心值”來購買“誘餌”,放到華容道棋盤的“終點”。然后通過華容道解謎挪動方塊,讓棋盤外的貓咪吃到誘餌,就能通關。成功通關一次”抓貓”后就可以提升貓咪的滿意度,滿意度續滿之后就會獲得新的貓咪。貓咪的滿意度提升幅度則和誘餌的品質直接相關。
“抓貓”部分要求玩家購買誘餌,從而積累貓咪滿意度,捉到貓咪 | 圖片來源:Come on Kitty
抓到貓咪后,新貓咪會被安排在玩家的起居室內,玩家可以給起居室購置各種家具,給貓咪改善生活環境。家具需要花費另一種資源“貓薄荷”購買,貓薄荷主要通過通關華容道獲得。
在起居室里,玩家還可以和貓咪互動,通過擼貓、洗澡和鏟屎照顧它們的起居生活。貓咪則會以愛心值作為回報,讓玩家購買更多高品質誘餌抓貓。形成一個“抓貓——養貓”的核心循環,如下圖。
「Come on Kitty」的核心循環其實和“三消+家裝”近似 | 白鯨出海繪制
除此之外,玩家還可以花費貓薄荷來解鎖貓咪的更多“賣萌”姿勢,讓貓咪睡覺、吃飯或者在房間里打滾。雖然都是靜態圖片,不過配合簡單的畫風也算得上可愛。對于本身就對貓咪有感情的玩家也的確蠻有吸引力的。
相比許多地方借鑒大休閑的「Seat Away」,「Come on Kitty」的體驗依然明顯更像傳統華容道,難度也更低 | 白鯨出海繪制
「Come on Kitty」沒能接住“潑天”流量的主要原因,可以直接和靠“華容道”走出大 IAP 的「Seat Away」對比得出。雖然兩款游戲的基礎機制都是華容道,但「Seat Away」的改動幅度明顯更大,通過增加時間限制、添加不可移動障礙等方式,讓游戲的難度可以利用更多數值設計來把控。而其背后的廠商,可謂改造超休題材的一把好手,擰螺絲、解繩子,通過各種數值設計添加難度,都能做成千萬月流水,其調整難度也形成了一定的思路。
相比之下「Come on Kitty」依然和傳統華容道玩法基本相同,沒有時間限制,也不會改變棋盤形狀來給玩家上強度,這樣一來游戲的難度曲線就不好把控,很難安排變現節點。
「Come on Kitty」的道具設計也比「Seat Away」更簡單,而且只有一項需要內購 | 白鯨出海繪制
由于關卡設計本身能控制數值的地方就少,因此「Come on Kitty」的道具設計也明顯更簡單。三種道具里最管用的就是“提示”,能直接手把手教給玩家通關的每一步操作,這也是唯一一個能用游戲內資源“貓薄荷”購買的功能。另外兩種功能用處不大,在游戲里免費提供。
此外游戲難度也很低,筆者在目前玩過的 30 關游戲里完全不需要使用任何道具。
相比許多地方借鑒大休閑的「Seat Away」,「Come on Kitty」的體驗依然明顯更像傳統華容道,難度也更低 | 白鯨出海繪制
實際上,「Seat Away」和「Come on Kitty」在變現成績上的巨大差異,很可能也反映了兩款產品背后廠商在休閑賽道經驗上的差異。Rollic 此前已經有了“改造”超休素材的經驗,知道如何成功安裝一套 IAP 系統。而 Rainbow Rabbit 在當年上線時并沒有這些經驗,對后續運營很明顯也不是很上心,因此才在玩法相似、題材都有大受眾的基礎上形成如此巨大的差異。
「Come on Kitty」不行,但貓咪可能真的行
「Come on Kitty」因為游戲本身、以及起量“不正”的原因,沒能接住這波流量。但我們結合這半年觀察來看,貓咪題材的游戲正在走出一波行情。
在歐美市場,「The Battle Cats」針對15-25歲男性玩家展開了針對性營銷,并取得了成功 | 圖片來源:PocketWhale
以 2014 年上線的「The Battle Cats」為例,通過有針對性的 KOL 營銷,依然能維持不錯的流水,在 Reddit 上游戲討論區總人數達到了 12.5 萬人,在整個 Reddit 平臺上位居前 2%。玩家們會切磋最好的進攻戰術,也會分享各種搞怪表情包。
目前 Reddit 上「The Battle Cats」討論區的總人數已達到 12.5 萬人 | 圖片來源:Reddit
而更是有韓國廠商 Treeplla 一直在鉆研貓的題材試水各類游戲。該公司主要嘗試的是以各種貓咪為主角的放置模擬經營游戲,例如經營餐廳的「Cat Snack Bar」以及經營木材廠的「Lumbercat:Cute Idle Tycoon」,都曾經進入過美國 Google Play 手游下載榜高位。
從 2023 年初至今已經有 6 款貓咪題材產品進入美國 Google Play 手游下載榜頭部位置,其中又有 3 款產品集中在今年 8 月-9 月爬榜 | 數據來源:點點數據
Treeplla 依靠「Office Cat:Idle Tycoon Game」成功轉型大流水路線 | 圖片來源:Treeplla
在多次嘗試后,該公司最近上線的「Office Cat:Idle Tycoon Game」,成功轉型大流水產品,9 月 22 日雙端全球流水已經突破 10 萬美元,最近 30 天流水也已經達到 188 萬美元,其中美國市場占比 33.58%,位居第一。與此同時,出海廠商也在嘗試貓咪題材,例如北京叁一互娛的模擬經營游戲「Cat Boba Tea」也進入了 8 月 Sensor Tower 出海手游下載榜。
不斷有貓咪題材的游戲登上榜單高位,背后是被貓咪吸引的海量玩家,包括鏟屎官、或者喜歡貓咪但條件暫時不允許養貓的預備鏟屎官,弄清他們的畫像,找到他們喜歡的玩法,做出大流水游戲,應有不小空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