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主持召開座談會,與雅戈爾、美團、中天科技、東軟集團、寶豐能源等民營企業負責人座談交流。
座談會上,鄭柵潔再次提到“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自己人”。
國慶節后第一天,國家發改委就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系統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的相關措施,其中就包括多項民企期盼已久的政策。
1
“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自己人”的說法,最早是在2018年被中央首次提出的。
2018年11月1日,民營企業家座談會召開,最高層在會上明確表示,“民營經濟是我國經濟制度的內在要素,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
之后,全國多個地方將11月1日設為“民營企業家日”。
去年以來,最高層又重申了“自己人”的說法。
2023年3月,最高層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會議的工商界代表時再次強調,黨中央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三個沒有變”,始終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己人。
2024年6月,國務院在向全國人大匯報《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情況的報告》時同樣提到,民營經濟是我國經濟制度的內在要素、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
今年以來,相關部門出臺各種措施,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的地位被空前提高,但社會上有一種民營經濟“夜壺論”的錯誤論調,稱經濟形勢好的時候對民營企業不友好,只有在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才會想起來民營企業家是“自己人”。
國家發改委最近再提“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自己人”,足以說明國家對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的認同是一脈相承、一以貫之的。
2
既然是“自己人”,那么“自己人”遇到困難,出手相助幫其解決困難也自然是責無旁貸的。
在9月27日的座談會上,發改委主任上半句講到,“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下半句就強調“要全力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一見財經注意到,自從確立了與民營企業常態化溝通機制后,國家各部委、各省市與民營企業家互動座談的頻率明顯提高。
以國家發改委為例,今年以來,國家發改委主任已經親自召開了5次座談會,其中1月份1次,4月份1次,5月份1次,8月份1次,9月份1次。
每次座談會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是聽取比較典型的民營企業家對當前經濟形勢的看法和感受,幫助推動解決困難問題,增強企業發展信心。
3
全力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并不只是說說而已。
在10月8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劉蘇社說,將加快民營經濟促進法的立法進程,從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
劉蘇社在回應關于如何提振民營企業家投資信心的提問時說,還將加快修訂招標投標法,著力破解地方保護,促進各類所有制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推動修訂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促進機關、事業單位、大型企業及時支付中小企業賬款。
劉蘇社還特別提到,將規范異地行政執法行為,建立健全異地行政執法協助制度,防范選擇性執法、趨利性執法。強化行政執法監督,對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行為堅決糾正、嚴肅追責。
在一見財經看來,規范異地行政執法是有針對性的。
9月7日,被稱為“非洲手機之王”傳音控股公告稱,9月6日收到丹東市振安區監察委員會簽發的《留置通知書》和《立案通知書》,公司財務負責人肖永輝被采取留置措施及立案調查。
受此消息影響,9月9日開盤后,傳音股價一度大跌超過8%。
該事件更大的負面影響,是對正在恢復的民營企業家信心的打擊。傳音控股總部在深圳,高管被遠在東北的丹東市留置讓很多人不解,部分民營企業家又成“驚弓之鳥”。
不過,好消息是,10日以后的9月17日,傳音控股發布公告稱,丹東市振安區監察委員會簽解除了對傳音財務負責人肖永輝的留置措施。
在上述新聞發布會上,鄭柵潔強調,提倡要更多采取包容審慎監管和柔性執法方式,不能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執法,不能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
從國家發改委即將出臺的實質性措施看,節前再提“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自己人”,絕不是簡單說說,而是希望給民營企業家安心謀發展吃下一顆“定心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