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將討論當前的經濟形勢,以及由此引發的中央政府經濟刺激政策和股市行情;還會分析中國到底需要多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政策和散戶股民應該如何看待當前的政策與股市。
當前的經濟形勢
從宏觀經濟統計數字來看,當前的經濟形勢不太樂觀。
九月公布的八月份中國經濟指標大部分走弱:新建住宅平均售價降低5.3%,創九年以來的最大跌幅;上半年法拍房達到20余萬套,同比增加12%;不包含在校生的青年失業率增長到18.8%,創下九個月以來的新高;今年1~8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2.6%;今年1~8月全國土地出讓收益下降25.4%……
雖然三季度的GDP數據還不到公布的時候,但是根據八月份工業增加值只有4.5%,并且較前月放緩,再結合其他宏觀經濟指標走弱的情況來估算,中國7月和8月的GDP增速只有4.8%和4.5%。
而中國一二季度的GDP增速分別為5.3%和4.7%。因此,很多國內外經濟學者和分析師對中國經濟能否完成年度GDP增長5%的目標產生了懷疑。
中國經濟增長是否能夠達到目標可不只是經濟問題,更是政治問題和國際問題。因此,中央一定會在今年余下的四個月里采取一定力度的政策,來刺激經濟的增長。
短期就能見效的自然就是財政和金融刺激政策了。而長期的經濟增長則必須通過更加深入的改革開放,解放生產力來實現了。
因此,經濟學者和投資者們迫切的想知道,中國的經濟刺激計劃的規模會有多大?
近期,中央政治局和各有關部門召開了一系列會議來解答這些疑問。
三場會議發布刺激政策,但還缺重要一場
要梳理刺激政策會有哪些,規模多大的問題,需要看四場重要的會議,其中三場已經發生,第四場將很快發布。
一、中央政治局會議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9月26日召開了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會后發布了公報,強調“要加大財政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并提出了一系列刺激經濟的政策要求,主要有如下五項:
- “要發行使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和地方政府專項債”;
- “要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實施有力度的降息”;
- “調整住房限購政策,降低存量房貸利率……”;
- “要努力提振資本市場,大力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險、理財等資金入市堵點……”;
- “要出臺《民營經濟促進法》,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這些政策要求都是比較明確的指示。會議之后,各有關部門都紛紛行動起來,逐條落實以上要求,并做了信息發布。
二、金融部門政策發布會
在中央政治局召開經濟會議的前兩天,也就是9月24日,中國央行、證監會、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召開了新聞發布會。
三家金融單位宣布了降準、降息,并向證券市場和房地產市場定向放水等一系列措施。具體見《央行降準、降息和定向信貸應對經濟下行,效果會怎么樣?》一文。
由此,政治局會議提出的主要政策要求清單中的第2、3、4項已經開始落實。
受此消息影響,A股市場突然爆發,連續暴漲。投資者們突然信心倍增,由陰轉晴,似乎一場史無前例的大牛市已經呼之欲出。人們以滿懷期待的心情進入了“十一”長假。甚至有著名經濟學者喊出了股市節后“開盤即收盤”的口號。
三、發改委政策發布會
發改委有小國務院的稱號,是國內經濟規劃和協調的機構。它的政策動向,受到廣泛的關注。
“十一”長假結束之后的10月8日,A股市場開盤果然呈現出奇觀,大盤漲停!但是高處不勝寒,這時的投資者們十分期待財政刺激政策的落實。
然而當天召開的發改委新聞發布會卻有些務虛,主要是重復之前已有的“精神”;除了說明明年還將繼續發行超長期國債外,沒說什么具體的刺激政策措施和規模;令投資者們感到比較失望。
受此失望情緒的影響,當天的股市高開低走,以大陰線收盤。市場情緒很受打擊,又到了股市徘徊的時刻。
但是在會后的兩天,也就是10月10日,發改委和司法部聯合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促進法》草案明確了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總體要求,以及從公平競爭、投資融資、科技創新、規范經營、服務保障、權益保護、法律責任等方面作出的具體規定。
《民營經濟促進法》的立法,有助于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可以穩定市場預期、提振發展信心。這雖然不是短時間就見效的促進經濟措施,但是能夠提振民營企業投資發展的信心,對中國經濟的長期發展很有好處。
由此,中央政治局會議主要政策要求清單中的第五條也開始落實了。
四、財政部政策發布會
經濟發展就相當于駕駛汽車,財政政策相當于離合器檔位,金融貨幣政策就相當于油門。只加油門不掛檔是不能讓車輛正常行駛的。缺少了財政政策的主導,金融貨幣政策只會在金融市場催生出泡沫。
股市泡沫吹的很快,破的也就很快。如果想要一場真正的牛市,就必須要有財政政策的驅動。財政和金融政策對股市的相互影響見《中國未能如望推出重大財政刺激政策,港股暴跌,A股徘徊》一文。
A股市場已經經過幾天的徘徊,急需強有力的財政政策來明確方向。眾望所盼的財政刺激政策會來嗎?
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的五項重要政策要求清單中的第二到第五項都已經開始落實了,只剩首先提到的第一項“要發行使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和地方政府專項債”的財政刺激政策還沒有開始落實。而這是財政部的本職工作。
A股呈現高開低走大陰線之后的一天,也就是10月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終于發出通知,將在10月12日(星期六)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財政部部長介紹“加大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情況。
從新聞發布會的主題來看,一定是和中央政治局會議主要政策要求清單中的第一項相關的。看來這項政策要求將要開始落實是沒有多少懸念的了,那就看具體的項目和規模有多少了。
如果財政刺激政策的規模符合預期,那么對股市就會起到支撐和促進作用。
不過,中國政經趨勢研究學者馬江博在微信公眾號發文說,今年預算內的國債已發得差不多,額外發債須經全國人大批準;十月份的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將是觀察財政增量政策的重要時間窗口。
所以對周六的財政發布會,也不宜期望過高。
會有多大規模的經濟刺激?
不久之前,路透社曾經報道,中國可能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發行約2萬億人民幣元的特殊國債,用于增加對居民的補貼。據說補貼的內容可能包括購買大型家電補貼,甚至包括為二胎家庭的每個孩子提供每孩每月800元的生活津貼等。
更有甚者,在金融機構發布金融刺激政策和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之后,市場上就不斷提高對中國財政刺激政策的預期。一些學者、分析師和投資機構紛紛拋出自己心中對你刺激政策規模的估算:2萬億、3萬億……,甚至10萬億人民幣元等,似乎至少不低于2萬億規模似的。
新加坡華僑銀行亞洲地區研究與策略主管謝棟銘則估算,中國接下來可能會發布2至3萬億人民幣元的擴張性財政政策,包括之前已經發布的金融刺激政策在內,全年刺激政策的規模將接近年度GDP的7%。
財政部附屬智囊團的前主任賈康上周表示,財政部應該發行高達10萬億元人民幣的長期政府債券,用于基礎設施和公共工程的投資。
花旗銀行的經濟學家在周五的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我們同意像......賈康這樣的高級政策顧問的觀點,即考慮到中國自身的刺激歷史,可能需要超過10萬億或GDP的10%來扭轉經濟(趨勢)。”
德意志銀行則測算,今年的經濟刺激政策規模相當于中國GDP的6%,與2020年疫情暴發后的救市力度相當。這個規模仍然小于2008年實施的刺激計劃。
2008年,中國為了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推出了“四萬億”投資計劃,金額占當年GDP的比重超過了10%。澳新銀行估算,這項刺激計劃要是以現在的匯率來換算,規模相當于14萬億人民幣元。
這樣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政策顯然是不可能的,至少現在是不可能的。
散戶股民應如何看待政策刺激下的股市?
金融和財政刺激政策對股市當然有促進作用。其中金融刺激政策的效力快而短,而財政刺激政策的效力則慢而長。
但也不能盲目樂觀。散戶股民,尤其是新一代股民們對兩個問題必須明白:
一是這批刺激資金由于需要辦理手續,且體量較大,不會立刻馬上就大規模進入股票市場;至少進入的速度遠不如散戶、游資和中外對沖基金來的那么快。
二是股票市場不是慈善場所,沒人會在這里發福利。國家不會向股民做慈善,國家金融資本也不是用來送錢或者虧錢的。否則可是會有國有資產流失的風險責任問題。
那么這批將要進入市場的刺激資金會為散戶抬轎子或者高位接盤嗎?答案是顯然的。
因此,散戶股民需要明白:無論對股市未來的走勢是看多還是看空,這兩個基本原則都應該牢記在胸。
《央行降準、降息和定向信貸應對經濟下行,效果會怎么樣?》
《中國未能如望推出重大財政刺激政策,港股暴跌,A股徘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