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崇尚人文精神,彰顯醫者仁心的時代,作為一個工作了24年的老大夫,商學征醫生想在這里給大家談一點感悟吧。
1992年,商學征在高考前讀了一本名為《人到中年》的小說,就是這本小說,把他帶進了醫學的殿堂。世間術業有幾何,至精首善當為醫。醫者,托舉著生命的重量,也傳遞著人間的溫度。
在那個年代,在他們那個比較貧困的地方,能上重點大學非常不容易。2000年大學畢業他就一直從事內分泌專業的一臨床、科研及教學工作。今年已經24年了。24年彈指一揮間,沒有毛主席那種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氣勢,但是商學征平平淡淡踏踏實實的走過他作為一個醫生的漫漫旅途。回想他的從醫之路,可以用學習學習再學習,辛苦辛苦再辛苦,平凡平凡再平凡來總結,自始至終他都懷著對生命的敬畏,當他選擇醫學,便決心竭盡全力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用所有智慧和汗水,為之奮斗終生。
醫生是一個本分的職業,也是一個憑本事吃飯的職業。年輕的大夫除了不斷的學習,還應該做點什么呢?在這里作為一個年過半百的大夫,想給年輕的醫生們一點建議:
第一是要有個好身體,要保持運動。只有強壯健康的體魄,才能應付這個社會的節奏。
第二就是要多讀書,多走出去看看。讀書是走向成功的捷徑,可以把別人的經驗和教訓全都變成自己的。
除了讀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旅游可以豐富自己的人生經歷。現今社會工作和生活的壓力大,人們都容易emo,多出去看看眼界就更寬廣,想到還有那么多大好河山沒見過,那么多美食沒嘗過,是不是就更容易重新燃起斗志。年輕的朋友一定要記住,一個人的生活廣度,決定了你自己的優秀程度。
第三是要多提要求,我非常喜歡香港作家倪匡一句話:人類之所以進步,主因是下一代不聽上一代的話。所以我喜歡提要求的學生,喜歡有思想的學生,喜歡不同觀點的溝通碰撞。不過我對我的學生也有要求,我希望你們再努力一點,用你們的智慧和天賦,把我培養成優秀的碩士生導師和博士生導師。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商學征堅信這是每位醫師一生的信仰及承擔的責任。從醫之路坎坷艱辛,選擇學醫就是要對醫學事業執著追求,對護佑生命義無反顧。在挽救生命的征程中,你們總是盡力奔跑,只因生命需要爭分奪秒;你們總是精益求精,只因身后牽系著萬家燈火。在每一個國家和人民需要的關鍵時刻,不擇高下,遠近必赴,以醫者的專業與擔當,筑起護佑人民生命健康的鋼鐵長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