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心平
2.5萬億元!
這可能是2024年9月底,企業活期存款余額相比2023年同期減少的大概額度。
根據公式,M1(狹義貨幣供給)= M0(流通中的貨幣)+企業活期存款+機關團體部隊存款(也可以理解為財政存款)+農村存款+個人持有的信用卡類的存款。
所以,M1- M0= 企業活期存款+機關團體部隊存款(也可以理解為財政存款)+農村存款+個人持有的信用卡類的存款,其中企業活期存款占M1的比重高達 40%以上。
根據央行提供的M1和M0數據簡單計算可知 ,2024年9月末,M1-M0的差值為50.64萬億元,與2023年9月相比,這個數據同比下降高達11.02%,M1-M0比去年同期少了6.27萬億元。
以6.27萬億元為基礎,按照M1-M0中企業活期存款占比40%計算,保守來說,2024年9月相比去年同期減少的企業存款約為2.5萬億元。
如果你對2.5萬億元沒有概念的話,可以看下面的簡單匡算:
相當于1億家企業,平均每家活期存款少了2.5萬元;
或者相當于1000萬家企業,平均每家企業活期存款少了25萬元;
或者還可以相當于100萬家企業,每家存款少了250萬元
下面的兩幅圖說明,這種下降的速度,在今年加速了。
活期存款余額下降,說明越來越多的企業入不敷出。
企業一旦沒錢了,影響會非常大。
企業是社會經濟活動中的主力,員工的工資是靠企業付的,國家的稅收也是企業交的(員工的個人所得稅,也是在企業給員工的工資中代扣,員工的消費稅等,也是來自于其在企業的收入),這還包括社保的繳納,公積金的繳納等等。
企業一旦沒錢了,影響是連鎖性和全局性的。員工就業、員工收入、國家稅收、社保繳納,上下游企業的貨款賬期,都會受到直接而顯著的影響。所以,裁員、降薪、收縮、乃至破產就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結果。
因此,如果不止住企業活期存款下滑的趨勢,宏觀經濟的形勢也就會更加嚴峻,也許正是國家看到了這樣的形勢,才會在十一國慶節前,出臺了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期望能讓經濟止跌回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