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臨門,古人用蝙蝠諧音福
中國人歷來有五福臨門之說,指的是人的五種福分,人人夢寐以求。五福俱全之人被認為是人生最完美之人,人人羨慕。
但你可曾知道,除了五福還有六極。指的是人生六種最不幸的事情。五福好多人都知道,可是六極卻罕有人知。也許是人們趨利避害的心理,所以往往忌諱提到六極,久而久之,就少有人知道了。
不過只知五福,不知六極,不知如何避害又如何趨吉,又怎得五福?
所以今天我們把五福和六極都說說。
《尚書》,也叫《書》,儒家五經之一
其實所謂五福六極之說出自《尚書·周書·洪范》。雖然出自《周書》,實際上卻是商朝的文化,是商朝遺臣箕子(商紂王的叔叔)對周武王講的商朝的治國安民之道。洪范的意思就是天地大法。
其中講到五種福分。
五福:
一曰壽,
二曰富,
三曰康寧,
四曰攸好德,
五曰考終命。
翻譯過來就是:
五福:
一是長壽,
二是富裕,
三是健康平安,
四是遵行美德,
五是老有善終。
此五福人人喜愛,但能全得者卻是鳳毛麟角,蓋因世事難料,人生無常。歷來人們公認的五福俱全的人就是唐代的郭子儀。
唐人郭子儀
郭子儀武舉出身,平定過安史之亂,雖武功甚偉,但在險惡的官場之中卻能全功保身,最終老得善終。所以大家認為他是五福俱全之人。
郭子儀確實很有福,但我倒是認為另一個人更有資格稱得上五福俱全。等我說完六極,咱們再說他是誰。
六極:
一曰兇、短、折,
二曰疾,
三曰憂,
四曰貧,
五曰惡,
六曰弱。
沒到換牙就死了為兇,不到二十歲就死了為短,沒結婚就死了為折。此三種意為短命夭折。
所以六極者:
一是短命夭折,
二是疾病,
三是憂愁,
四是貧窮,
五是邪惡,
六是懦弱。
此六極是人生之六大最不幸,成功避開,則五福才得。不短命則壽,不疾病、不憂愁、不懦弱則康寧,不邪惡則攸好德,終得善終。
其實人生本來無常,好多不確定的因素讓人防不勝防,疾病,壽命,貧富往往不能控制。但是唯有三樣人生之大不幸是可以控制的。那就是憂愁、邪惡和懦弱。要想避開憂愁、邪惡和懦弱,關鍵在于人心。在這方面做得最好的我個人認為就是那位龍場悟道、開創心學繼而人生近乎開掛的明代大思想家、軍事家、政治家,各種技藝幾乎樣樣精通的王陽明(王守仁)。他可以說是近代唯一的思想家。蔣介石就十分崇拜他。可惜蔣達不到他的高度。
王陽明,儒家最后一個圣人,開創心學
王陽明天生聰明,學啥會啥,曾經自學兵書,自學武藝,而且還很精通。后來父親讓他考取功名,于是王陽明開始學習朱熹的理學(明代八股取士,科舉考試只考程朱理學),可是他卻對父親說他要當圣人,把父親氣得夠嗆。
面對翠竹,王陽明格了七天七夜
朱熹的書上說格物、修生、齊家、治國、平天下。世間萬物都有理在,只要去格(靜思),就會有所得。于是王陽明開始見一物,格一物。一根竹子竟然格了七天七夜,最終還是什么也沒有格出來。
索性王陽明暫時放下了格物,參加科舉,結果一舉中第,舉南宮第二人,賜二甲進士第七人,觀政工部,累官至兵部主事。后因卷入政治斗爭,被貶至貴州龍場驛站,做了一名只有一個人的政府招待所所長。龍場驛站地處偏遠,人煙稀少。王陽明毫不在乎,精神百倍地經營驛站,沒過多久驛站就有了生氣。
貴州龍場,王陽明在此悟道,開創心學
經營之余,王陽明繼續思索萬物之理。終于在一天夜里,貴州大山深處,王陽明躺在棺材里,面對浩瀚無垠的星空突然悟道:原來圣人朱熹錯了,不應該存天理滅人欲。天理即人欲,天理即人心,天理就在心中,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從此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心學誕生了。
悟了道的王陽明人生也仿佛開了掛。曾經以一人之力平定了江西寧王之亂,平亂剿匪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開壇講學,傳播心學,遂成一代宗師,政治斗爭中雖善保身,卻不懦弱,總能堅持道義,除惡揚善。
王陽明確實做到了祛除憂愁、邪惡和懦弱。他的內心是強大的,所以他能避開六極,贏得五福。
人人喜歡五福,但如果我們為了求得五福而讓心里不安,即使僥幸得到幾福,又能算是真正的幸福嗎?
下次我將通過五福的排序探求商代文化的特點及其對我們的影響,敬請期待。
您認為歷史上誰算得上五福俱全之人,請說出您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