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語
以下摘自“述策”團隊創始人許述2024年新作《這也是美軍:美軍的50個弱點》
在不少人印象里,美軍是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存在,形象酷、收入多、地位高,滿世界旅游,退役后還有各種保障。在美國,參軍似乎是個不錯的職業選擇。近年來,華裔美軍在媒體上頻繁曝光,其他外國裔到美國后加入美軍的人也不少。那么,軍人職業對正宗美國人尤其是精英群體的吸引力又如何?
2009、2013年,美國著名調查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先后做過同一個主題的調查:十大行業對社會的貢獻度,軍人都以絕對優勢高居榜首,分別有84%和78%的人認為軍人貢獻最大。有趣的是,盡管大家都認為軍人對社會貢獻最大,但愿意去當兵的美國人卻越來越少??v向的數據更能說明問題,就參軍意愿而言,70后80后是60后的三分之一,00后則是60后的六分之一,可謂一代不如一代。
普通美國人愿意當兵的比例越來越低,更別說社會精英了。2015年巴黎發生恐怖襲擊后,哈佛大學政治學院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值得玩味:你是否支持美軍打擊ISIS?回答“是”的占60%。但被問到是否愿意親自上陣時,比例跌至15%。根據美國國防部的統計,2014年參軍的初級軍官中,美國排名前20大學出身的人僅占可憐的0.5%。這么低的比例不是那一年的特殊現象,而是長期如此——退回去20年,這個數字也只有1%,好不到哪里去。上具體案例。1958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750名畢業生有400多人服役,占53%;2006年,該校約1100名畢業生中,只有9人參軍,比例不足1%。美國國會議員透露:“普林斯頓并不是特例,因為這種現象現在隨處可見。”美國記者進一步證實:美國的頂尖學府都不鼓勵畢業生參軍。
哈佛大學的“國防生”
美國軍校培養的軍官只占約15%,軍官最大的來源是地方大學的ROTC項目(相當于中國過去的“國防生”),約占40%,畢竟美國大大小小的高校有差不多7000多所,基數比62所軍校大太多。美軍的ROTC項目進駐各大高校,吸引學生參加的誘惑之一是提供獎學金。如你加入美國陸軍在哈佛大學的ROTC項目,每年可以拿到約4萬美元獎學金。這夠不夠有誘惑力呢?經濟蕭條時期,這個獎學金有一定吸引力,但其他時候就不一定了。特別是名校,自身造血功能強大,而且混得好的校友還有大量捐贈,這些錢有相當一部分用作獎學金。以麻省理工學院為例,60%的學生都可以拿到獎學金。如果拿到的獎學金比ROTC更多,還不用參加訓練,畢業后也不用去部隊服役,你還會參加ROTC嗎?連《紐約時報》也認為:“ROTC項目在精英大學的吸引力比較小,常常只對經濟條件較差又得不到資助的學生有誘惑力?!痹诠鸫髮W,如果你加入ROTC,有同學看到你穿軍裝訓練會感到疑惑不解:“哥們兒,你是覺得好玩兒嗎?畢業后不會真去伊拉克或阿富汗打仗吧?”“美國版知乎”Quora有這樣一個問題:美國哪個大學的ROTC項目最好?一個職業分析師是這樣回答的:“你在那兒無非就是來回走走軍步、看看地圖、參加體能測試,純屬浪費時間?!?/p>
可選擇的兵源少了,而部隊又必須維持一定數量,那就只有一個選擇——降低參軍標準,這不可避免會導致素質下降。近期研究表明,就基本知識能力而言,40%的美國海軍陸戰隊軍官達不到二戰時海軍陸戰隊軍官的選拔標準。
部隊招不到優秀兵源,連著名軍校的報考人數也在下降。冷戰結束后,美國海軍軍官學校和空軍軍官學校的申請人數下降很厲害。2005年,報考海軍軍官學院的人數由上年的13922人降至11140人,降幅20%。空軍軍官學院更慘,由上年的12430人減至9604人,降幅23%。資格最老的西點數據好看些,報考人數由11881人降至10774人,降幅約10%。盡管如此,西點招生部主任瓊斯憂心忡忡:如今的年輕人對軍事院校的興趣與冷戰時代“簡直沒法比,對我們來說,這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美國人嘴里說軍人職業是個香餑餑,為哈又不愿意“吃”?
一個人在選擇職業的時候,一般有三種考慮:一是升官,二是發財,三是愛好和成就感。
如果沖升官去參軍,要爬到金字塔頂端得祖墳冒青煙。如果要做到陸軍上將,得打敗差不多7000+競爭對手,中國考清華北大也沒這么難吧。而且,美軍晉升體制按部就班,不利于優秀人才特別是具有創新能力的精英脫穎而出。在這種情況下,精英們自然不愿意去部隊熬資歷,就是去了也會千方百計找機會走人換場子。
一名美軍上校的退役證書
如果沖發財去當兵,就算做到大官也掙不到多少錢——除非腐敗。而要是在地方混,實現“財務+人身”雙重自由則容易得多也快得多。
如果既不想當官也不想發財,就為了情懷和理想去當兵,喜歡還不行嗎?
行,太行了,部隊最喜歡這樣的人。問題是:這樣的人有多少?到了部隊能堅持多久?
參軍既能當官,又能發財,還有成就感,難道就只能是夢想嗎?那倒不是,如果生活在秦漢時代,現實還是能照進夢想的。只要你立下軍功,就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量化為官階和財富,光宗耀祖,青史留名。所以秦能統一六國,漢能“雖遠必誅”。
可惜,美軍打死也達不到中國漢唐的高度。原因很簡單,別看美國人口口聲聲說軍人貢獻大地位尊崇,其實骨子里對軍人充滿戒備心理,而且采取了種種制度措施進行防備。
美國開國誰功勞最大?軍人。但戰爭一結束,軍隊就被遣散得沒剩幾個人,老兵們未得到妥善安置。一戰獲勝誰功勞最大?還是軍人。但美國又沒安排好老兵,導致退役軍人圍著白宮討說法,遭到麥克阿瑟和巴頓殘酷鎮壓。就是到了今天,美國軍人一樣被壓得死死的。在美軍,官當到頭是參聯會主席,尷尬的是,這個“軍頭”沒啥實權,對下管不了各軍種老大和各聯合部隊司令,對上在國防部長面前就是個擺設——顧問而已。將軍們說:老子不想當參聯會主席,就想當國防部長,行不?行,但有一個前提條件——退役7年之后。美國法案專門作出這一規定,目的就是讓想當國防部長的將軍們在軍隊的關系網和勢力消褪得差不多。
美國軍隊的上限不可能達到漢唐的高度,下限卻有各種可能。特別是當美國經濟出問題,軍人待遇得不到保障的時候,美軍從神壇跌落的慘狀與蘇聯解體后的俄軍相比,可能有過之無不及。
退一步說,就算美軍在升官、發財、成就感三個方面與大公司平齊,對精英的吸引力也競爭不過地方。別忘了美國人是出了名的“不自由,毋寧死”,而美軍再人性化也不可能像地方那樣自由。而且,由于美軍特別重視輪換制,每幾年就要換單位換崗位換地方,拖家帶口,老婆不好找工作,孩子教育成問題,實在太折騰。
越來越多的美國人不愿意當兵,精英們更不想到部隊浪費時間,還有兩個很重要的因素。
一是兵役制。擱以前,美軍可真是個大熔爐,由于實行義務兵役制,不管你是渣渣還是精英,到了年齡都有服役義務。逃避兵役被認為可恥,克林頓競選總統的時候,當年逃兵役還被翻出來說事兒。但越戰之后美軍改為募兵制,精英們就有了不去當兵的選擇權。越戰后期,美國國內反戰運動風起云涌,哈佛、耶魯、斯坦福等名校紛紛把ROCT項目趕出校園,一關就是幾十年,直到發生911才有所好轉。
二是陷入長期戰爭的泥潭。越戰和伊拉克戰爭有異曲同工之處:初期美國人參戰熱情高漲,但隨著戰爭長期化,傷亡越來越多,譴責聲音越來越大,當兵打仗的熱情越來越低。
打仗的時候升職概率高,為何不留?
沒錯,打仗確實有更多晉升機會,但那主要是中高層軍官的福利,其他人則是數字,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對尉級基層軍官來說,打仗時晉升概率比中高級軍官們低得多,死亡概率卻高得多。所以,美國的基層軍官們更喜歡當“和平官”。美軍為什么規定優先提拔在一線直接與敵人交過火的軍人?正是因為愿意冒死的人不那么多——如果多,還用得著鼓勵?
進部隊的優秀人才少了,出去的卻在增多。按照陸軍的規矩,西點軍校畢業生要服現役5年才能“轉業”(還有3年預備役)。20世紀90年代以來,熬到5年立馬走人的西點畢業生通常為1?4到1?3,。但進入新世紀之后“變臉”了,以2001年畢業的西點學生為例,干滿5年就閃人的占44%。作為西點軍校第一名的畢業生,麥克阿瑟在部隊干了一輩子,做到上將。同樣是西點軍校第一名畢業的蓬佩奧,按規定服現役滿5年就迫不及待“轉業”,先去讀律師專業,然后經商,最后從政干到國務卿,比老前輩麥克阿瑟混得好。
為解決兵員問題,美國除了降低征兵標準,還想了一個招:向外國裔敞開軍營大門。有人說這體現了美國人的自信、大度、寬容,其實,美國人更多是無奈——如果正宗的美國人夠用,還會用外國裔么?有句話叫“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說不定哪一天,這些外國裔將反噬美國。
(本文參考的參考資料16個腳注從略)
附:“述策”團隊創始人許述2024年新作《這也是美軍:美軍的50個弱點》出版上市后的海外圖書市場部分反饋:
1.美國
(1)Actrace Source for Chinese Publication(美國圖書館服務商,專門為美國各大公共圖書館配送中文版圖書的網站,2003年以來一直開展相關業務)
Actrace Source for Chinese Publication
(2)EveryMarket(美國紐約百貨商品平價商店,成立于2014年)
2.臺灣
(1)三民網路書店(源于1953年成立的三民書局,其網絡書店于1996年上線)
三民網路書店
(2)博客來(臺灣最大的網絡書店,兩岸三地最早成立的網絡書店,成立于1995年)
博客來
3.香港
香港大書城、臺灣大書城(二者都由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管理運營,打造兩岸三地最好最全的中文圖書網站,2013年上線)
香港大書城
臺灣大書城
4.馬來西亞
城邦閱讀花園(馬來西亞最大的中文網路書店,1998年上線)
城邦閱讀花園
“述策”團隊創始人簡介
許述,軍事學博士,曾在戰區級機關工作,出版專著《這才是美軍》《兵道》《這也是美軍:美軍的50個弱點》, 2019年成立團隊,專注于研究美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