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一個朋友咨詢我25萬左右買什么電車,預算可以上浮3萬-5萬。
我推薦了不少國產電車,基本上都是800V+5C+智駕的車型,但他回頭卻來了一句,奔馳寶馬奧迪有什么選擇嗎?
身邊有很多買電車的,但點名確定要買奔馳寶馬奧迪所生產的純電車的,他是第一個,這充分說明了兩件事兒:
1、常年的電動化發展,讓我忽略了奔馳寶馬奧迪,這不是我的問題,因為奔馳寶馬奧迪在電動化領域,真的不出色。
2、我非常堅信他買的不是車,是車標。
隨后我也確認了,這是他第一次買車,所以品牌價值大于產品價值,所以會堅定不移的選擇奔馳寶馬奧迪,并且要順應時代買個電車。
豪華品牌的電動化產品,價格碎了一地!
其實在電動化這個板塊中,做的最好的是寶馬,目前寶馬i3的價格已經跌破了19萬,但單月銷量依然表現不佳,全新的寶馬MINI COOPER EV,上市三個月的銷量不佳扛不住,價格直接下調到了15萬左右,算上報廢補貼13萬就能拿到手!
寶馬i5的價格也扛不住,奔著30萬就去了。
至于奧迪和奔馳,純電車直接就沒辦法看,比如說奔馳的EQE,指導價50萬的車,目前的終端價格甚至都不到30萬,新車價格直接6折。
而且這個價格持續了很久,但9月份也只是完成了可憐的3臺,奔馳系列中賣的最好的純電車,是奔馳的EQE SUV,9月份賣了321臺車。
奧迪也沒好到哪里去,奧迪品牌中賣的最好的是奧迪Q4 e-tron,單月銷量不足2000臺,終端價格跌破了20萬,其次就是奧迪的Q5 e-tron,一個月也只能賣400臺左右。
哦對了,純電車領域還有一個雷克薩斯,但銷量更慘淡,數據統計都不完整。
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出來,豪華品牌在電動化市場中,其實是非常有性價比的,甚至要比國產新勢力還要便宜,但銷量卻一瀉千里,原因只有一個。
在新的板塊中豪華品牌不存在品牌支撐力,用戶看的是產品實力,但這些傳統豪華品牌的續航、充電速度、科技感、自動化表現都不好,所以勸退了不少人。
很多人無法理解,因為豪華車的價格很便宜了,至少要有一個品牌和性價比優勢吧,20多萬買一個尺寸5米的奔馳純電車,怎么也不至于慘淡成一個月幾百臺吧?
理由開頭我也說過了,這是定向選擇的結果。
買電車的人,大多數都是換購群體,大多數人已經體驗過了豪華品牌,比如說ZEEKR、理想、蔚來車主,他們早已經不需要品牌來支撐自身的價值。
當老一派奔馳寶馬奧迪用戶群體在買電車的時候,考慮的一定不是品牌,而是產品本身的價值,那么自然就不會考慮豪華品牌的電車,因為豪華品牌旗下的純電車型的產品力在國內真的跟不上。
我開頭的那個朋友,要買電車的原因也不難分析,因為他沒有買過奔馳寶馬奧迪的車型,所以想買一臺。
但這部分用戶群體非常少,如果奔馳寶馬奧迪堅持不妥協,那么在未來的中國市場中,至少電動化這一杯羹,是分不到一點了。
9月份的電動化滲透率維持在53%的高位,這意味著消費者在購車時一般都會選擇去買電車,油車大盤賣不動,豪華品牌就不會好過,這也是過去幾個月,所有的豪華品牌都在積極調整價格的原因。
如果品牌神話不復存在,豪華品牌的價格調整就還會繼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