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個前瞻服務器的最新戰(zhàn)況,一個前所未有的現(xiàn)象。
目前美國大選的焦點戰(zhàn)場,既不是族裔問題也不是各路搖擺州,而是又回到了性別話題。
因為大家驚奇的發(fā)現(xiàn),哈里斯居然無法動員黑人男性選民投票。
這兩年歐美社會的主流思潮之一是身份政治,也就是疊BUFF
我是黑人,我上臺就會為黑人說話,所以黑人兄弟快來投我
我是女性,我上臺就會通過一堆無條件利女的法律,所以姐妹們都來投我
我是印度裔,我上臺就會關照印度裔社區(qū),印度大兄弟們快來投我
哈里斯更是集大成者
首先,她是女性,其次,她的父親是牙買加裔黑人,母親來自印度,并且1986年哈里斯通過加州大學扶持弱勢群體計劃進入加州大學拿到了法律博士學位。
既是女性,又是黑人,還是少數(shù)族裔,并且是高級知識分子。
按理說BUFF疊到這種程度,哈里斯應該很容易拉到選票吧?
你不支持,那你就是歧視黑人歧視女性
你要敢說哈里斯政績不好,那就是破防了是看不得女性力量
黑人,女性,少數(shù)族裔應該都會投給她吧?
事實是并沒有,大家驚奇的發(fā)現(xiàn),哈里斯無法動員黑人男性。
最直接的對比,2008年奧巴馬選舉的時候,作為第一位黑人總統(tǒng),他獲得了97%的黑人男性票和93%的黑人女性票,幾乎所有黑人都支持了這位同胞。
而2024年哈里斯的數(shù)據(jù)是多少呢?按理說同樣是黑人,雖然比不上奧巴馬,但應該也能動員不少人投票吧?
所以是80%?還是70%?都不對
答案是只有60%。
而且這60%還是靠黑人女性拉上去的,在年輕黑人男性選民里,哈里斯的支持率居然匪夷所思的跌破了50%,只有40%。
但這還不是最夸張的,如果只是不出來投票,那還不算什么,但美國有色人種協(xié)進會做了一個調(diào)查后發(fā)現(xiàn):
在50歲以下的黑人男性中哈里斯支持率只有49%,且有26%的年輕黑人男性干脆表示要投給特朗普。
有人可能不理解,投給哈里斯的人不是依然比特朗普多嗎?怎么就匪夷所思了?
你要明白一個大前提,特朗普一直以來被稱為保守白人紅脖子代表,甚至一度被指責為3K黨,種族主義者。
而民主黨則一直以擁抱多元化政治正確著稱,基本盤就是黑人,女性,少數(shù)族裔。2020年老拜登參選都拿到了80%的黑人男性票。
而現(xiàn)在,黑人女性候選人哈里斯,居然能讓一半以上的年輕黑人男性選擇不幫忙,更是把26%的年輕黑人男性逼的去和紅脖子抱團,這種局面別說無法預料,在之前甚至是無法想象的。
能把黑人逼的去和3K黨一個戰(zhàn)壕,這得是什么樣的逆天存在啊!!!
民主黨自然是被驚呆了,所以前兩天,奧巴馬親自出馬去黑人社區(qū)為哈里斯拉票,但奧巴馬他們對于這個情況顯然也沒準備,上來還是那套政治正確口號:你們作為黑人,怎么能不投自己同胞呢?是不是歧視女性?
這個發(fā)言直接讓輿論炸鍋,各路黑人男博主直接跳反,甚至連NBA球星名宿都實名反對。
特朗普那邊更是火上澆油,喊話我愛黑人男性選民。
對于這種前所未見的情況,各路媒體也說辭不一,
有人認為也許是身份政治的溢出效應,即疊了太多BUFF,可能導致其中個別群體感到被忽視。
有人認為也許是哈里斯空泛話的口號無法讓黑人男性信任。
但我覺得有一個黑人老哥的采訪發(fā)言可能說到了關鍵:
那就是黑人群體作為之前身份政治運動“黑命貴”一員,太理解身份政治這一套打法了。
身份政治的本質(zhì)是政治動員,過去黑命貴等身份政治能夠無往不利的關鍵就在于“率先動員”。
因為世界上的絕大部分人是日子人,日子人是沒有態(tài)度偏向的。
所以在一個大家都是日子人的社會里,你先抱團,就一定會有優(yōu)勢。
當黑人和白人發(fā)生沖突,大部分人客觀中立的時候,有一部分人用黑人受罪論,幫助弱者論等理論無腦站黑人,天平就會導向黑人。
你擺事實講道理,對方不講道理無腦站族裔,那么理客中可能就會犧牲你去和稀泥,以維護大局。
亞裔考不上哈佛,會認為是自己學藝不精
黑人考不上哈佛呢?那毫無疑問是白人社會的系統(tǒng)性壓迫,所以哈佛必須給黑人直接通過。
發(fā)展到極致,就是在考卷上寫一百遍黑命貴就能上斯坦福。
亞裔搶超市是搶劫,那黑人搶超市呢?零元購了解一下。
說到底,法律并不維護正義,法律的本質(zhì)是維持社會的穩(wěn)定。
所以當相當一部分人無腦抱團的時候,社會為了穩(wěn)定,往往會滿足抱團方的要求,哪怕并沒有道理。
俗稱打出統(tǒng)戰(zhàn)價值。
黑人作為過去幾年身份政治的廣泛參與者,對此心知肚明,黑人博主們更是門清,那個黑人的發(fā)言就說的特別直接:
“我們確實是基于身份政治把奧巴馬選上臺的,我不是說這是壞事,他確實做了一些我并不完全反對的事”
所以,當哈里斯打出女性力量的牌時,黑人男性對于后續(xù)劇情發(fā)展,可以說沒有人比他們更懂女性力量。
今天強調(diào)女性力量,明天呼吁增加女子入學名額,后天推進女性犯罪輕微化,大后天不就能零元購了?
雖然不可能達到某些國家捅別人一刀還讓獲賠1500的水準,但也絕對能四處橫行無所禁忌了。
到時候,白人都住白人區(qū)富人區(qū),是哪個倒霉蛋要和這堆版本T0待在一塊呢?
所以為什么寧可去投特朗普?老白男固然是殘酷的資本家,但資本家最多也就剝削你的剩余價值,還給工資,資本家要賺你錢,好歹也要裝模作樣說兩句好話吧?馬斯克這些有進取心的資本家,甚至會想著做蛋糕吧?
你呢?你,男性,有罪,打錢!
哈耶克聽了要慚愧,亞當斯密聽了直流淚,資本主義相比下都要變慈善家了。
你說不可能,我就是呼吁女性力量,怎么會發(fā)展到特權群體呢?
哥們,你騙別人可以,我一個黑命貴親身參與者,還能不懂這一套?都是千年狐貍,客套話就不要講了好吧,
你說的這些臺詞都是當年我們編的。
所以事實就是,身份政治這個動員機制,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因為信息透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擴散速度。
1870年普法戰(zhàn)爭爆發(fā)的時候,所有人都看好法國,包括普魯士自己。
法蘭西人以為自己可以像過去幾個世紀那樣,靠著國力軍力優(yōu)勢碾壓普軍。
普魯士這邊除了俾斯麥很多人提心吊膽又會有一場耶拿慘案。
但最后結果是,盡管國力軍力都不占優(yōu),但靠著鐵路系統(tǒng)和兵役制度先動員起來的普魯士碾碎了法國。
你確實有百萬大軍,但我有一只天天進行輿論戰(zhàn)的飯圈常備軍,并且率先動員出幾十萬軍隊投入前線時,你的百萬大軍在哪呢?沒有動員起來的軍隊,就等于不存在。
于是等到1914年一戰(zhàn)的時候,所有人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行了總動員。
薩拉熱窩的槍聲響起后,為什么戰(zhàn)斗先在千里之外的馬恩河打響呢?
薩拉熱窩在東歐,馬恩河在德法邊境,隔了十萬八千里,歐洲各國是失了智嗎?
答案恰恰是因為大家都是聰明人。
德國知道我要去東線戰(zhàn)場收拾塞爾維亞,西線的英國法國就會一波壓過來,所以必須先解決西線戰(zhàn)場。
英法兩國也知道德國會先打西線,所以在你啟動之前,我先一步進行總動員。
中間也不是沒人想過喊停,德國希望英法停止動員,英法希望德國停止動員,奧匈皇帝更是真心想避免這一戰(zhàn),但有用嗎?沒用
因為1870年的經(jīng)驗讓所有人非常清晰的明白一個事實,哪怕你有更多的軍隊更強的國力,你沒動員但對方完成動員,那你就死定了。所以槍聲一響,所有國家都發(fā)了瘋一樣開始戰(zhàn)爭總動員。
普法戰(zhàn)爭距離一戰(zhàn)就四十年,但兩場戰(zhàn)爭的形態(tài)差異猶如天壤。
而到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過去需要幾十年普及的概念,現(xiàn)在可能一兩年就會擴散。
哈里斯喊了個女性力量,都還沒上臺,更別說推進具體政策,但黑人男性這邊仿佛聽到了薩拉熱窩的槍聲一般,立刻開啟了動員。
因為他們愚蠢嗎?
不,恰恰是因為過去幾年他們作為身份政治運動的參與者,對這一套發(fā)展模式太清晰了,
先強調(diào)女性力量,再呼吁增加福利,接著是偏向性立法,最后宣布男性有罪,不就這個流程嗎?
既然無論如何男性都是有罪,那為什么不跳過流程直接開打呢?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這一戰(zhàn)現(xiàn)在不打,以后也還是要打,所以干脆早點打。
大家都是日子人的情況下,率先抱團的群體確實能無往不利,可當所有人都明白這個道理時,一聲槍響就會點燃歐羅巴的火藥桶。對于一直在挨打的群體來說,戰(zhàn)爭也變的幾乎沒有代價。
你說一旦進入戰(zhàn)爭立場再無調(diào)和,每天都要面對槍林彈雨,但問題在于,對面不早就這么干了嗎?不分黑白無條件站自己人,使勁往對方頭上扔炸彈,對面一直就這么干的啊?所以哪怕是全面戰(zhàn)爭,局面也不會變的更糟糕,那還有什么可顧慮的呢?
你無法威脅一個已經(jīng)在地獄的人。
理解這個,你也就真正理解了京東請楊笠這件事,為什么鬧出如此大的風波了。
你覺得是一件小事,但也有人認為,是薩拉熱窩的槍響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