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天下·學術考察
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長河中,佛教作為心靈啟迪與智慧啟蒙的燈塔,點亮了無數追尋者的生命旅程。
在世界佛教傳播史中,上座部佛教被認為最接近佛陀的原始教義。而斯里蘭卡作為上座部佛教的搖籃,是全世界佛教徒們心中的圣地。作為南傳佛教的核心傳播地,斯里蘭卡的佛教以其質樸、嚴格的戒律和專注于個人覺悟的修行特點,歷經兩千多年依舊保留著佛陀初期傳道的精神。
跨年之際(2024年12月28日-2025年1月1日),我們將踏上斯里蘭卡這片佛國凈土,開啟一場佛教尋根之旅,感受最原始的佛教智慧,尋找內心的平靜與自由之道。
01
打開一個不同于大乘佛教的信仰之門
對普通的中國人來說,著重利他和普度眾生的 大乘佛教(Mahāyāna)有著絕對的影響力。我們平時能接觸到佛教教義和流派,也多來自大乘佛教。
但事實上,大乘佛教與原始佛教之間有很多差異,在某種意義上并非佛教的本來面目。這次斯里蘭卡的朝圣之旅,我們希望帶大家認識佛教的另一條傳播路線。這條路線呈現出了一條與大乘佛教截然不同的信仰之路:上座部佛教(Theravāda)。
圖 | 鹿野苑博物館館藏釋迦牟尼像
上座部佛教在教義、修行方式和宗教哲學上與大乘佛教均存在顯著差異,但它更集中體現了佛陀最初教義的核心精神。而斯里蘭卡正是上座部佛教的代表。
大家耳熟能詳的大乘佛教經典,如《心經》《法華經》《維摩詰經》,都是佛教后期的經典。而上座部嚴格遵循《巴利三藏》,這是佛教最古老的經典文獻,被認為是對佛陀教法的原始記錄。
在修行的過程中,到底自我解脫更為重要,還是普度眾生更為重要?這是上座部佛教與大乘佛教的根本分野所在。這也是非中國的思想與中國思想的根本分野所在。
作為一個完全異質的文明,佛教在其原始教義上更多地強調個人的自由與解脫,而并不很關心社會的解脫。但在中國文明的視野中,一個人如果只關心自己的自由和解脫,離圣人的境界還有很遠的距離。因此,中國思想的哲學一開始就拒絕了上座部的理念,更多地接受大乘的精神。普渡眾生似乎是每一個人中國人都無法繞開的理想。
但我們想說的是,這個理想恰恰構成了所有人的精神枷鎖,使得我們每一個人在修行的路途中的背負越來越重,最終導致了自我的迷失,普渡眾生的目標也難以實現。
佛陀悟道,本身就是一次生活的“革命”。而回歸原初,對我們來說,就是回歸那個被我們所遺忘的“自由”。希望這一次的尋根和回歸,能讓我們在日益內卷的生活和工作中尋找到自我最初的那一份“本真”。
去斯里蘭卡,就是回歸最為原初的“楞伽”,讓自由重新進入我們的精神世界!
02
重新理解上座部佛教
大乘佛教更加地“世俗化”,而上座部佛教在俗世生活的層面則嚴格遵循佛陀制定的戒律。
自由、孤獨、簡樸、嚴格,是那么地令人生畏,但卻又是那么地讓人向往,回歸上座部,就意味著回歸自我的原點。而回到自我的最初原點,就意味著對自我現在生活狀態的一場“革命”。那么,上座部佛教在哪些方面能夠引發自我的生活與生命的“革命”呢?
上座部佛教被認為是最接近佛陀原始教義的佛教形式。它通過《巴利三藏》保留了最古老的經典內容,并且在兩千多年的傳承中,嚴格遵守這些教義,使得其宗教實踐保持了原始佛教的簡潔與純粹。與大乘佛教不斷發展新經典和教義體系相比,上座部佛教的優點在于其清晰明了的修行道路,讓我們的修行之路更加確定。
圖 | 科倫坡博物館的巴利語貝葉經
在上座部的修行實踐中,戒律是最根本的事項。一向為我們不太重視的律宗其實構成了上座部修行的核心。即便如同弘一大師那樣的“世間菩薩”,律宗所帶來的嚴苛與“苦”也是讓人望而生畏的。
但是這種“畏”不是懼怕,而是對內在生命的厚度的敬意!回到上座部,就是回到這種厚度!
在這個消費主義和物質主義橫行的世界,上座部所提倡的簡樸生活在我們的生活世界中形成了強烈的“視差”。我們真的能夠通過降低自己內心的欲望來實現對消費社會的克服嗎?抑或是我們還是需要一個外在于我們的精神權威對我們的生活加以訓誡?前者對我們自我的修養要求太高,后者卻又減損了我們的自由?到底何種路徑才是真實且可欲的?
希望在這一次的上座部之旅中,朋友們能夠找到屬于自己的答案!
03
重新認識斯里蘭卡的全球性
佛法的原始傳承、佛教文化的日常性實踐、全球僧伽網絡的構建以及宗教外交的實踐是斯里蘭卡在當代世界中全球性特質的體現。這種體現需要我們認真對待這個南亞世界的邊緣國家。在這個意義上,回歸到邊緣就是占據全球性的中心位置。
全球性的本質不是日新月異,而是亙古不變。在佛教傳播的領域,只有斯里蘭卡實現了。
所以,我們這一場心靈之旅,除了關注上座部佛教,還要關注斯里蘭卡這塊土地!
圖 | 斯里蘭卡獅子巖
讓我們踏上這條追隨佛陀足跡的道路,在斯里蘭卡這片凈土中,感受上座部佛教的理念和智慧,完成對自我的超越與救贖!
04
行程安排
Day 1丨12月28日
佛牙寺
丹布勒洞穴寺
◎ 佛牙寺興建于15世紀,以供奉斯里蘭卡國寶釋迦牟尼牙舍利而聞名。對本國信眾而言,是一生至少要到一次的朝拜圣地。◎ 丹布勒石窟是斯里蘭卡有名的佛教寺窟,珍藏著面積達2100平方米的用樹汁等原料繪制而成的壁畫與157尊雕像,具有很高的宗教藝術價值。
Day 2丨12月29日
阿努拉德普樂勒古城
獅子巖
◎ 阿努拉德普勒古城自公元前3世紀到10世紀一直是僧伽羅王朝的都城,歷史上曾繁盛一時。據說2000多年前阿育王之子渡海至此,開創了斯里蘭卡佛教。◎ 獅子巖是一座用了18年時間構筑在橘紅色巨巖上的空中宮殿,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Day 3丨12月30日
波隆納魯沃古城
米內利亞大象保護區
◎ 波隆納魯沃古城是斯里蘭卡的古都,有許多古老的宮殿、寺廟和佛塔,展示了古代僧伽羅王朝的輝煌成就。◎ 米內利亞國家公園是一個大湖邊的野生動物保護區,這里是觀察野象群的理想場所。
Day 4丨12月31日
開拉尼亞寺
智增、智嚴佛學院
◎ 開拉尼亞寺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年前,是斯里蘭卡最古老的佛教寺廟之一。大殿中有很多壁畫反映佛陀宣講佛法,最終平息戰亂的壯觀場面。◎ 智嚴佛學院,成立于1875年。在殖民統治時期,為復興斯里蘭卡的民族文化、語言、教育和佛教活動做出了卓越貢獻。
南部海灘船游
高蹺漁夫
◎ 斯里蘭卡擁有近1600公里棕櫚樹成蔭的海岸線,是世界各地海灘度假者的理想目的地。我們將在Day 4帶大家乘船出海,觀看野生海龜和高蹺漁夫。
Day 5丨1月1日
出海觀鯨
出海觀鯨
◎ 每年鯨魚們會在孟加拉灣和阿拉伯海之間遷徙,途中會路過斯里蘭卡海域。正因這個原因,斯里蘭卡成為世界上最佳的觀鯨地之一。
05
主理學者
許小亮
大觀學者、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教授
主要研究領域:法律哲學、人權法、佛教史、中國古典文學等。喜馬拉雅《中國佛教史》主講人。長期為蘇州佛教居士林的居士們開設佛教史課程。著有《法學流派的人學之維》等。
歷史學嘉賓
施 展
大觀學者、上海外國語大學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教授
著有《樞紐:3000年的中國》《溢出:中國制造未來史》《破繭:隔離、信任與未來》《邁斯特政治哲學研究: 鮮血、大地與主權》等。
博物學嘉賓
楊 曄
博物探索學校創始人,鳥類和海洋生物達人
《中國國家地理》野外科考專家,BBC《美麗中國》紀錄片副導演。
06
報名方式
掃描二維碼添加考察助理微信
獲得報名信息
微信號:eidos671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