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野豬數量激增,近幾年遇到野豬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了。它們不僅在農村地區出現,甚至在一些城市里,偶爾也會有野豬走上街頭。
經科學家們的調查評估,全國的野豬數量已經突破了200萬大關,分布于28個省份里,其中在26省數量多到明確致害的程度,給農業生產、交通安全等帶來了較大的危害。近日,北京門頭溝的一戶居民家中,也闖入了一頭野豬,這讓房主嚇了一跳。
受傷野豬誤闖民宅后暈倒了
事發的地點位于北京門頭溝妙峰山鎮的一個小區里,,根據居民描述,大概是在上午10點鐘的時候,突然間就有一頭野豬闖進了自己的家,然后跑到臥室里面。可能是因為受傷了的緣故,這只野豬進入房子之后并沒有到處亂竄,也沒有破壞家具等,最后竟直接倒在了臥室的床邊。
居民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幕嚇了一跳,盡管野豬暈倒了,但自己也不敢輕舉妄動,最終求助了消防。工作人員趕到之后,果然在臥室發現一頭躺著的野豬。
從體型來看,是一頭成年的大野豬,估計有50斤重,體長一米多。經過仔細檢查,人們發現這頭野豬的右前肢受傷了,腳部腫脹得難以行走。它下山闖入民宅的原因,或許正是與這有關,畢竟受重傷的野豬,在野外是很難獲取到足夠的食物的,這才下山闖入人類活動區域。
考慮到野豬是非常兇猛的動物,而且受傷了容易出現應激反應。最終人們決定用繩子將其四肢綁住,交由相關部門處理。
依舊不能私自獵捕野豬
眾所周知,在以前生產力不發達的年代,人們普遍過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活。那個時候狩獵對于山里人來說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甚至不少人將此作為生計。對于國人來說,體型大、數量豐富的野豬,就是人們最重要的獵物之一。
如今人們早已不需要靠狩獵來填飽肚子了,但仍有不少人在觀念上還未轉變,甚至不惜冒著法律風險去獵捕野生動物。面對這“送上門”的野豬,不少人表示應該“收下”。
其實在野豬被“三有”保護動物名錄除名之后,就有不少人認為野豬已經不屬于保護動物,是否能夠自由獵捕?實際上是不可以的,盡管野豬不再屬于國家保護動物,但在禁獵期、禁獵區、保護區等獵捕野豬,用禁止的方式和手段捕殺野豬,依舊要負法律責任。
另外,在某些野豬數量比較稀少的省市里,野豬也有可能屬于當地保護動物,都是禁止私自獵殺的。目前來說,狩獵野豬仍然需要得到許可,即便是持證的狩獵隊合理合法捕獲的野豬,也不可食用或者交易,要交給專業的機構進行無害化處理。所以面對“送上門”的野豬,也不可以私自“收下”,正確的做法是報告有關部門,讓專業人士來處理。
偶遇野生動物要保持安全距離
全國生態環境逐漸向好是大勢所趨,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漸漸上升是必然。那么相對應的,人們目擊或偶遇野生動物的概率也會有所增加。
其實不僅僅是野豬,當我們遇到任何野生動物的時候,最好的做法就是要保持安全距離,不要去貿然打擾,以免遭到攻擊。對于野生動物來說,闖入人類活動區域,對人類的出現是非常警惕的,精神容易緊張,也更容易出現應激反應。
動物傷人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是蓄意傷人,二是激情傷人。像過去出現的“食人虎”、“食人獅”,以捕食人類為目的的傷人,就是蓄意傷人。而現實中大多數情況下的動物傷人,都是激情傷人,因為人類的出現刺激到了它們,從而引發的攻擊。
比如曾誤闖黑龍江密山市臨湖村的野生東北虎,在逃竄的過程中就傷害了行人,這種就屬于激情傷人。而我們偶遇野生動物要保持安全距離,目的就是防止它們激情傷人。
如果有動物闖入家里的時候,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冷靜,不要去驚擾它。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關緊門窗,將它困在屋子里,以防到處亂竄傷人。然后報告給相關部門,等待專業人士來處理。正如此次野豬闖入北京一民宅的房主一樣,不主動接觸它,等待救援是正確的做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