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顧國寧先生多位友人處獲悉,知名主持人顧國寧先生,因突發疾病,經醫治無效,于2024年10月29日在上海逝世,終年46歲。
顧國寧 資料圖
公開資料顯示,顧國寧,1978年出生于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
顧國寧曾擔任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頻道《朝聞天下》《晚間新聞》《新聞直播間》的主播,他是第六屆央視主持人大賽亞軍,曾擔任兩屆CCTV“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主考官,還曾參與導演、策劃并實施特別節目、大型直播近百場。
近年來,顧國寧逐漸開始從事幕后節目策劃等工作,并擔任了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專業業界導師。
10月8日,顧國寧社交媒體更新視頻,分享養狗經驗。
防猝死指南
猝死如同一個隱形的嗜血殺手
潛伏在大家的身邊,讓人猝不及防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
該如何科學預防心源性猝死
一旦出現危急情況,該如何自救
小保來為大家進行解答~
一
心臟驟停是一大主因
你知道嗎?猝死其實離我們并不遙遠。那些在工作崗位上連續奮戰、廢寢忘食的身影,那些在運動場上過度透支體力的健兒,都有可能成為猝死的潛在受害者。前兩天晚上,58歲的王阿姨在起夜時突然暈倒,其家屬見狀,沒有片刻猶豫,立即撥打了120急救電話。幾分鐘后,救護車趕到現場,此時,陸阿姨又突發心臟驟停,車上的急救護士立即為她開展心肺復蘇,并用除顫儀為她進行電除顫。
時間就是生命。王阿姨被送至醫院后,醫護人員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經過全力救治,她總算恢復了自主心律。為了防止陸阿姨再次發生猝死,心內科團隊為其安置心臟植入式除顫器。目前,王阿姨恢復良好,心臟超聲等各項指標均正常,再過兩天就能出院回家。
“心臟驟停是導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致死、致殘率較高。該例患者能夠搶救成功、無任何后遺癥,與其家屬采取的正確院外急救措施密切相關。”
蘇大附一院心血管內科主任、主任醫師蔣廷波介紹,心臟驟停發生的最佳急救時間只有4分鐘左右,在我國,院外突發猝死患者的搶救成功率只有1%,因此,家屬第一時間撥打120急救電話,而非自行開車前往醫院,是非常明智的選擇。救護車上的醫護人員會及時為患者進行心肺復蘇并使用自動體外除顫器除顫,這些均可以大大降低死亡率和致殘率。
二
該如何預防猝死等心腦血管疾病呢?
猝死的原因多種多樣,但總結起來,大多與我們的生活方式和習慣息息相關。長期的壓力、過度勞累、不良的飲食、缺乏運動、吸煙酗酒等等,這些看似平常的行為,日積月累,都在悄悄侵蝕著我們的健康。
01
調整生活節奏
要預防猝死,首先得從調整生活節奏開始。給自己設定合理的工作時間,避免無休止的加班和熬夜。要知道生命只有一次。保證每天有足夠的睡眠,讓身體和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復。在飲食方面,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少吃油膩、辛辣和高糖高鹽的食物。每餐七八分飽,不給腸胃增添過多負擔。
02
適度運動
運動是保持健康的良藥,但一定要適度。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和強度,做好熱身和拉伸,避免在身體疲勞時強行運動。同時,保持良好的心態也至關重要。學會釋放壓力,用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挑戰,不讓負面情緒長期積壓在心里。
03
定期體檢
定期進行體檢也是必不可少的。不要覺得自己年輕就忽視身體的檢查,很多疾病在早期是沒有明顯癥狀的,但通過體檢卻能及早發現,將危險扼殺在搖籃里。
03
該如何有效救治,避免引發猝死
應留意急性心梗發作前的“警報”,盡早識別心肌梗死并及時治療,一旦出現胸悶、胸痛等“前驅癥狀”,千萬不要心存僥幸,一定要盡快前往醫院,因為對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時間就是生命。心梗發作時要牢記兩個“120”,即第一時間撥打120急救電話,盡量不要開車自行前往醫院;選擇具備介入治療條件的醫院,爭取在發病120分鐘內開通血管,如此才能避免延誤最佳救治時機。
專家視頻科普1:熬夜會猝死嗎?
專家視頻科普2:猝死的征兆有哪些?
來源:澎湃新聞、顧國寧個人賬號、蘇州疾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