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有一種長得十分怪異的大型動物,它的臉長長的像駝鹿,背部肌肉隆起跟棕熊相似,四肢粗壯蹄像牛,后腿彎曲且比前腿短又很像鬣狗,寬扁的尾巴則像山羊,一對短而尖銳的獸角又跟角馬很像。
這種動物就是羚牛,因為這些外貌特征,所以也被稱作“四不像”。細分來說,我國的羚牛可以分為4個亞種,分別是秦嶺羚牛、四川羚牛、不丹羚牛和貢山羚牛。這4種羚牛在形體上極為相似,只是在毛色上有些許差異。
兩頭羚牛現身公路,見車來趕忙逃離
羚牛是一種非常珍貴的野生動物,它們與大熊貓、金絲猴、朱鹮并稱為“秦嶺四寶”。早年間羚牛的數量比較稀少,想要看到它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然而近幾十年的時間里,由于缺乏天敵,加上生態環境逐漸向好,羚牛的數量也在漸漸上升,相關的目擊事件也越來越多。近日,有司機駕車行駛在云南怒江峽谷內的道路上,就發現了兩頭羚牛的身影。
從畫面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大一小兩頭羚牛,看樣子是母獸帶崽的情況了。起初這兩頭羚牛在公路上慢悠悠的行走,像是吃飽消食一樣,在公路上遛彎,十分悠閑。直到它們察覺到了身后的汽車,于是趕忙一路小跑逃離。
由于羚牛蹄子的構造使然,它們在柏油路上奔跑并不適應,所以看上去十分滑稽,就像是穿了高跟鞋一樣在路上小跑。它們在公路上小跑了一段距離之后,發現道路邊的圍欄有缺口,于是它們趕忙逃離了公路,最終消失在了叢林中。
喜歡群居的大型猛獸
生活在秦嶺地區的是秦嶺羚牛,在四川唐家河一帶的是四川羚牛,在我國西南一帶,雅魯藏布江以南地區生活的是不丹羚牛,而分布于東喜馬拉雅山脈,在怒江以北的高黎貢山等地出沒的羚牛,自然就是貢山羚牛了。
相對于秦嶺羚牛來說,貢山羚牛的毛色深褐色的占比更大,有些個體甚至通體深褐色。羚牛的體型龐大,成年之后能達到200-400公斤,無論是雄獸還是雌獸,腦袋上都會長出尖銳的短角。
羚牛是一種非常合群的動物,尤其是雌性羚牛,幾乎一輩子都在群體中度過。它們所形成的羚牛群,往往規模比較大,成員少則十數頭,多則上百頭。一般來說,夏季的時候它們所形成的群體相對較大,冬季的時候相對較小。
羚牛不僅合群,而且群體還很有紀律。尤其是在隊伍行進的時候,體現得淋漓盡致。羚牛群移動的時候,往往排成一列縱隊。領頭的和一些健壯的公牛,會走在隊伍的最前面和最后面,分別起到開路和壓陣的作用。而雌牛和所有的幼牛,會走在隊伍的中間位置,被很好地保護了起來。
落單的羚牛比成群的更危險
羚牛的樣子乍看之下比較怪異,但整體上也能給人一種憨厚人畜無害的感覺。但實際上這種動物非常兇猛,其兇猛程度不亞于虎豹等肉食動物。羚牛除了有“四不像”的外號之外,它還有一個外號叫“秦嶺殺人王”。
這些年來,由于羚牛數量增多,相關偶遇事件也越來越頻繁發生,不少人受到了羚牛的攻擊。早在2008年的時候,《成都商報》就有相關的報道,提到了在過去的十多年時間里,羚牛傷人事件多達150余起,造成了20多人死亡。
針對過去羚牛傷人事件的總結,人們發現主動攻擊人的羚牛,大多數都是落單的個體,反倒是羚牛群,很少出現主動攻擊人類的現象。單獨行動的羚牛,多數是年長雄性個體,它們只有在發情期的時候,才會和羚牛群一起度過。
所以當我們在野外遇上單獨行動的羚牛,需要更加警惕一些,千萬不要去接近它們,以免遭到攻擊。當然,雖說羚牛群比較不容易主動攻擊人,但遇見了也不要貿然去接近。
在當下,在有羚牛出沒的山區里面,遇見羚牛是概率比較高的一件事了。有時候可能是一頭,有時候可能是一群,但無論是哪種情況,我們遠遠看見了就要主動遠離,“不打擾、不傷害”是我們對待野生動物的正確態度。另外,駕車路過這些地帶時,車速要放緩,隨時提防野生動物沖出道路的情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